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正文 心灰意冷

作者:萧靖轩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秦风领兵驻防土城后,萧天佐立即派先锋奇葛领五万兵马前去叫阵。一连三天,辽军都在城下叫骂,孟良c焦赞请战也被秦风派去东西两个城门驻守,其余将士请战也被按了下去,只是每天坚持派人巡城,但还是坚守不出。

    “元帅,城外的叫骂实在让人受不了了,不如派兵出战,总好过让他们骂缩头乌龟强。”袁彬愤愤不平地说。秦风缓缓地放下了手中的书笑道“小不忍则乱大谋,再等七天吧!”

    薛英不满地说“等?再等我们就被城外的唾沫星子给淹了,末将实在忍不了了。”

    “嘭”秦风手上的书被重重地扔在了桌案上。“忍不了也要忍,城外是谁呀?是奇葛,他是我以前的师傅我的骑射是他教的,你要我向他交战吗?奇葛身后是契丹的将士,城内是大宋的将士,你要我让他们去送死吗?薛英,别忘了你的母亲也是汉人。传我将令,凡有轻言出战者,军法从事。”

    秦风很无奈,而城外的奇葛更无奈。任凭他怎么叫骂城里的宋军就是不出战,再这样耗下去恐怕士气不振,军心焕散。于是,奇葛写信给萧天佐请教如何攻城。

    “哼,这个奇葛去了这么久还打不下土城,真是无能。宋军这个秦风到底是何方神圣,为什么只是坚守不出呢?”萧天佐的大营里萧天佐正在怒骂奇葛。在身边的另一员大将突勒赤劝道“元帅不必动怒,这秦风坚守不出我军无法攻下土城,不如让宋朝皇帝下旨逼他出战,实在不行就杀了他以绝后患。”

    “突勒赤言之有理,马上密信告诉王义荣,让他无论如何要让这个秦风离开土城。等本帅平定中原之后,本帅上表陛下和太后封他做汉王,长江以南都是他的。”萧天佐对突勒赤说,突勒赤心领神会地称是。

    早在十年前,萧天佐就派人潜入宋境策反了王义荣,许诺给他王侯之位,封君之尊。这王义荣也是尽心尽力地替萧天佐办事,想早一点当辽国的诸侯王。如今,接到了萧天佐的密信马上召来了两个心腹,密谋怎么对付秦风。“如今穆桂英已经到了定州但长途奔袭,粮草不济正在休整。她派秦风守土城,可秦风坚守不出,萧元帅想让我等除了秦风,不知道二位有何良策?”

    “监军,如果我们说秦风勾结党项李德明,圣上会如何处置秦风呢?”

    王义荣听完啧啧称赞,不过马上又皱眉了“此计虽好可是没有证据呀?”

    “哈哈,监军怕是忘了,去年年初李德明派人入朝时曾拜会过秦风。当年,秦风在延州不杀党项降部,李德明感念其恩还把他父亲李继迁曾佩戴过的宝刀赠给他。说秦风坚守土城是想拥兵自重,勾结李德明谋反,圣上不杀他恐怕也不会用他了。”

    王义荣如获至宝地笑道“好,我这就上书弹劾秦风。二位,萧元帅说了日后封本官为汉王,到时候本官也不会亏待二位的。”对于王义荣的承诺两人心知肚明拱手笑道“多谢监军”

    前线战事焦灼,汴梁城内真宗也非常焦虑。就在他心烦意乱的时候,王义荣的奏本送到了,真宗看过之后大发雷霆但很快又冷静了下来,立即召集群臣商讨此事。“王义荣上奏,说秦风驻守土城,坚守不出是拥兵自重,并且勾结党项李德明谋反,不知道众卿对此事有什么看法啊?”

    真宗的话着实让大臣们吃了一惊,实在无法相信秦风会谋反。秦风在朝廷上下都很有人缘,不论是杨家还是八贤王c寇准,就连与他们不和的王钦若c丁谓对秦风也不是很排斥。现在说秦风要谋反,对大臣们而言简直像天方夜谭一样。

    “启禀圣上,秦风谋反并无实证,恐怕不好轻断呀!”寇准回复真宗说,八贤王也说道“圣上,如今只听信一片之辞便怀疑秦风太过轻率了,也容易让前方将士们寒心啊!圣上三思。”

    “请圣上三思”

    真宗看着群臣的态度心里有些犹豫,这时老臣毕士安说道“圣上,老臣以为圣上既担心秦风有谋反之心又怕枉杀忠良,那不如弃之。既不杀之亦不用之,只是舍之弃之即可。圣上可下旨将秦风召回削去其兵权,只保留其职务给了闲职即可,待征辽大军还朝给他委派了文官抚慰一下就好了,不知圣上以为如何?”真宗正要允准八贤王又劝真宗道“圣上,如此行事,是否有失公允呢?”

    “宁枉勿纵,八王爷,圣上只不过是免了秦风的兵权而已。日后,他还是可以为国效力的。”王钦若说。八贤王和寇准虽然据理力争可毕竟拗不过群臣的坚持只好同意让真宗下旨。

    秦风依然在土城坚守不出,也不知道朝廷发生了什么变故。在第十天的时候,秦风接到了回定州的军令便带了袁彬c薛英等人回了定州。刚到大帐外就发现气氛不对,多了许多持剑的甲士而且装扮像是宫中守卫的金枪值卫士,想到了这里秦风心里也在喑自揣度发生了什么事?

    “秦风接旨”进了帅帐后秦风就听见王义荣的喝斥,秦风正想问发生了什么事却看到佘太君示意的眼神,立即跪下接旨“臣秦风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查御辽兵马副元帅秦风驻防土城却坚守不出,仼贼辱我大宋国威,失我国仪,此举有负皇恩,罪及当诛。然朕今念秦风曾有功于国,从轻发落,自即日起秦风所部一律听从穆元帅调谴,秦风保留其御辽兵马副元帅之位,望卿戴罪立功,钦此。”

    “臣秦风接旨,谢圣上隆恩。”宣完了圣旨,王义荣转身就要走,却被秦风一把拉住了。“王监军,在下想问一句,到底发生了何事?”王义荣将秦风的手从自己的手臂上拿开笑道“秦元帅,本官无可奉告,只是提醒你一下‘朝廷疑尔’望秦元帅好自为之吧!告辞。”

    从帅帐回到自己营帐的路上秦风都在念叼这句话“朝廷疑尔”。难道说有人泄露了他的身份,可如果那样他早就被抓起来了,究竟是为什么呢?朝廷又为什么会怀疑他呢?这些迷团都在笼罩着他,让他内心中充满了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

    “元帅,怎么回事,为什么我们的兵都被人接管了?还有昨天你去接圣旨又发生了什么?怎么你回来以后整个人都不好了?”薛英和袁彬冲到了秦风的帐中,他们都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其实秦风也想知道,因为他现在也很疑惑。

    “朝廷在怀疑我,所以免了我的兵权。如今我只是一个挂名的副元帅了。”秦风端起了桌子上的茶杯说。一听这话,一身的秦莞马上就跳了起来“什么?四哥那个狗皇帝罢了你的兵权,太过分了,这个昏君。”这一番咒骂吓得萧玉颖马上捂住了她的嘴。“莞儿,小点声,别让人听见了。”

    虽然说秦莞的话很偏激但秦风也觉得在理,自己坚守土城虽然无功却也无过,就这么被罢了兵权实在不甘心。

    真宗免了秦风兵权又催促出战,穆桂英看士兵已经休整完毕,粮草也已经押到,便派杨宗保出战。杨宗保首战告捷,穆桂英特地召集众将为其庆功。“元帅,杨将军出战土城斩首一千,俘虏二百人。不知如何处置?”副将问道。

    “元帅,不如善待这些俘虏,放他们回去吧!”秦风向穆桂英求情。王义荣却反驳道“秦副元帅,这些辽兵在大宋境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怎么能轻易放过呢?应该一律斩首。”秦风对此却不以为然“王监军,他们也是人,不能以偏概全。只要善待他们,日后他们也会心存善念的。”

    王义荣哈哈大笑说“秦副元帅,你太妇人之仁了。这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如何能放过辽人呢?”也不管秦风的反应如何,王义荣也没有理会帐中其他人的意见,直接唤过行令兵命人将所有的辽军战俘一律处死。让王义荣没有想到的是,秦风心里被这一句话深深地刺中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日后若是有人知道了他的身份,恐怕也不会相信他潜入中原没有其他的目的。

    回到自己的营帐,秦风便对秦莞和萧玉颖说“我们回上京吧!”萧玉颖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句给惊住了,她知道秦风对现实很失望,可实在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其实萧玉颖也很想回上京,自从五年前她随秦风来到了大宋后就再也没有回过上京,她确实想家了。但萧玉颖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师兄,你想好了吗?真的决定要走了吗?”看到秦风郑重地点了头,萧玉颖才彻底的放心了。

    “四哥,如今宋辽两国还在交战,你还是御辽副元帅,怎能大敌当前,临阵而走,如果是这样,我们如何回大辽呢?”秦莞放出这么一句大煞风景的话,又让两人的心凉了半截。“这有何难!”只见这时,南关靖从帐外走进来了。“主公,在下有一计可解此困局”

    “先生请讲”

    南关靖上前指着定州说:“主公,宋帝对你已经起疑,这定州非久留之地。如果上书请辞又会被人冠以心怀怨忿之罪,不如主公上书请命带兵出征。在下推测,一连两日三封奏疏足以让宋帝将主公罢官免职了”秦风思忖南关靖的计策后不禁拍手称妙“先生高见,烦请先生为我草拟一份奏折如何?莞儿,研墨”

    秦莞听了规矩地跑到桌前研墨,“先生请”秦风向南关靖摆手示意道,南关靖笑而不语,坐到了桌前拿起了萧玉颖递过来的笔挥毫而就。

    自从罢免了秦风的兵权,真宗心里总是感觉有点不安,可却也说不上来是怎么回事。“圣上,定州八百里加急到了。”真宗拿起奏折犹豫了一下又放下了,“给朕念”站在真宗身边的八贤王便接过了奏折打开念道“臣秦风启奏圣上:臣前日因守土城失利而受责,臣心悔矣。臣欲将功折罪领军出战,以赎已过,万望圣上允准。”

    “圣上,这是秦风的请战折。”八贤王合起奏折对真宗说道。真宗听完秦风的奏折不喜反怒,“皇兄,这秦风是在怨朕罢了他的兵权,想一雪前耻呀!不过可惜,秦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朕只是借了个由头而已,如果他和李德明勾结谋反朕又将如何?”真宗抬头看了看八贤王那呆滞的神情,叹息道“皇兄,朕看不必理会。朕绝不能让这大宋江山有半分的闪失,所以只能牺牲秦风了。牺牲一个秦风可以换来天下安定,朕相信他会理解朕的。”

    真宗原本想着回绝了秦风的请求也就行了,可是,真宗没有想到秦风会继续上书。短短两天,真宗的御案上已经有了三份秦风上的请战折。看到秦风接二连三地上疏,真宗也开始动了怒,他对秦风的行为实在是无法容忍了,真宗决定严惩秦风,以儆效尤。

    很快,一份八百里加急从汴京的皇宫中向边关驰去,一封带着真宗的怒火的圣旨像一支利箭射到了定州的宋军大营里。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以秦风文武兼备,当委重任,特以擢拔为御辽兵马副元帅,图卿以身报国,上安天地,下抚黎民。前风土城之事,朕已宽佑,只待卿思君恩之盛,不负朕躬,然风心怀怨忿,不思悔过,阴弄权柄以拥自重。朕虑再三,此行实不可容,今罢秦风御辽兵马副元帅之职,贬为庶民,永不叙用,钦此。”

    “罪臣秦风领旨”

    接过圣旨的秦风心里如释重负,缓缓地舒了口气。从今以后,他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身份被发现了,他的心里也不会再有那所谓的愧疚感了,他以后可以堂堂正正地说出自己的名字——耶律隆晖。

    “端陵,不知道你以后做何打算,是否已经有了想法?”佘太君这一发问惊住了正在暗自窃喜的秦风,他恍恍惚惚的差点忘了自己还正身在宋军大营,并没有回到辽国,赶紧克制住自己的心情,生怕被人看出了端倪。“太君,如今圣上已经将我贬为庶民,我想就此离开,回乡安渡余生。反正我也早已厌倦了这些纷争,倒不如早点离开,也求个自在。”

    既然秦风已经起意要走了,佘太君也不便挽留,只是心里觉得有点可惜了。一直以来在佘太君的眼中,都觉得以秦风的才干只要多加历练,日后一定是可塑的将才。可惜了这样的一位难遇的将帅之才就这样被埋没了,朝廷如此猜忌武将实在是让人心寒。又一想到杨家屡受奸臣陷害不也正是因为大宋重文轻武,对武将提防猜忌的结果吗?如今,秦风虽受诬陷被罢职削权,但比起落得身首异处的悲惨下场,这已经是比较好的结局了。

    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