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正文 15.15

作者:柳锁寒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意大利的使臣马迪亚灰溜溜回国没几天,就到了光绪十六年的五月节里,艳阳高照,气温渐渐升高。

    白青拿着料子在给若桐缝制夏装,按着往日量下的模子放宽一寸,做出来一比,竟然短了好大一截。

    载湉听了很高兴地说:“是么?太好了,朕也长个子了。”

    话语中透出浓浓的傻白甜气息,让若桐情不自禁抬手捂脸,生出一种小学妹恋上高三学长的校园小言既视感。

    好在皇帝掉线的智商很快恢复,踟蹰着说:“爱妃,朕有件事想跟你商量。”

    “太后想要把总理衙门的权利收回去,朕觉得与其跟她争这些草包的忠心,不如另起炉灶。”

    这次的三门湾事件深深让光绪认识到清廷总理衙门那帮老顽固的不合时宜。先是胆小如鼠,一听洋人两个字就怂;其次还迂腐顽固,法国大使夫人这么重要的角色,竟然没人想到去接待,因为跟女人谈判打交道“非君子所为”;最后还窝里横,整天勾心斗角,想在皇帝太后跟前两面讨好。

    总理衙门还是新兴机构,六部有多迂腐就不提了。这样的“权利”争来又有什么用?还不如让慈禧抱着她满是蛀洞的大棒沾沾自喜,他们另起炉灶铸造出一支真正的神兵利器。

    “怎么个另起炉灶法?”

    载湉明显是思索良久了,毫不犹豫地说:“国家重器,一是军力,二是人才,三是人心。朕准备把京师同文馆拿下来,日后中国不能再有外国大使找上门来,却连个女翻译都找不到的事了。二来,朕觉得那个‘浙江进步学会’弄出的报纸,是教化万民的利器,用得好,可抵十万雄兵,应当援助他们久办c多办。”

    “而且朕还想组建一支新军。”

    说到最后一点,若桐终于骤然色变。军队!这是他们上辈子最大的短板。

    “朕想过了,这支军队的用意不在于打仗,而是属于暗卫性质,是你我最后的防身利器。数量再精不再多,有二三百之数就足够了。但是人人都要会用新式火器,也要能上马开弓。”

    载湉生怕她理解不了,还补充道:“体量小,除了省钱c掩人耳目之外,更大的好处是容易保证忠心。朕看世界史上那些政变,大都伴随着军队哗/变,一旦矛头掉转,千辛万苦组建的新军反而成了自己给自己挖的坟墓。”

    可不是这样吗?前世掌管新军的袁世凯倒向慈禧,他们瞬间成了案板上的肉。小皇帝也长心眼儿了,若桐欣慰地点点头,瞬间觉得自己几万字的世界史没有白翻。

    “如果只是二三百人的话,臣妾倒有个好主意。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他们养在京城。”

    “哦?”

    “您想想,什么地方可以光明正大地容纳二三百人储存兵器c演习武艺,却不会引人怀疑?”

    西海沿子,云酥堂背后的小院里。喜连成科班的班主连鑫望着上锁的院门,重重叹出口气。月仙走了,班子里却没找到能顶替她的角儿,生意渐渐寥落。他和账房商量着,一人给了一两银子,遣散了大半成年的学徒。

    唯独身边剩了十几个十岁不到的孩子,不知该作何处理。乱世里谋生不易,把这么小的孩子遣散出去,无异于是让他们自生自灭啊!

    正在犹豫之际,外面大徒弟忽然上气不接下气地跑进来:“师傅,喜事,大喜事!贵人已经到门口了!”

    载澍背着手在院子里转了两圈,不由再次对皇上崇拜得五体投地。这是一处阔朗的三进大院,前后有井,四面开门,离紫禁城骑马一刻钟就到。兼之戏班子里的武生本来就是要苦练武艺的。备点刀c枪c剑之类的真家伙,每日对打练习,根本不会有人怀疑。

    简直是杀人越,呸,暗度陈仓c培养心腹的必备之地啊!连他这个常年跟着串戏的人都没想到,皇上这么一个难得出门的洋派青年,居然能想到这层上来!果然万岁爷就是和寻常人不一样。

    载澍大手一挥:“你这班子不用解散了,爷包下这儿了!去,买点肉给孩子们开开荤。”

    “哎哟喂我的爷,”班主激动得直抹眼泪,“您真是活菩萨下凡了。月仙没能先遇上您,是她没福。”

    哈?怎么忽然扯到这上头去了?载澍嘴角抽搐,不过比起私下从事间谍秘密的罪名,他愉快地接受了情圣这个设定。

    赶走了意大利人,载湉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了许多,开始意识到皇后c谨嫔二人虽然不对他胃口,但是进宫原非她们本愿。他近日又看了很多古今中外的市井杂书,对知己难求的程度有了新的认识——外国君主只能娶一个老婆,还不许离婚,自己买三中一,已经够幸运了。心头那口郁气一出,他也愿意护着二人一世衣食无忧c体面安荣。

    有了皇帝的关注,谨嫔手头宽松,又有事可做,心境较之以往又别是一番开阔爽朗,三下五除二就把五月节的礼单安排得妥妥当当,还顺带抄了一份给翊坤宫。

    若桐难得做一回闲人,抱着缠枝莲手瓮坐在永和宫炕上,一边啃着夏天晒的各种果脯蜜饯,一边慢悠悠地翻着一本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书。

    正在惬意之时,外头太监忽然报:“慧主子c瑜主子来瞧瞧二位小主。”

    慧主子c瑜主子指的是同治皇帝留下的慧皇贵妃c瑜贵妃两位妃子。因为光绪是过继到同治的老爹咸丰皇帝名下,宗法上算是以同治亲弟弟的身份,兄终弟及,承嗣大统。

    如此一来,同治留下的四位后妃地位就相当尴尬了——慈禧才是太后呢,如果叫她们太妃的话,又错了辈分。可是继续叫贵妃或者娘娘的话,又没法跟光绪的妃子区分开来,倒像载湉跟自个儿的寡嫂有什么瓜葛似的,听着不雅。宫里的人只好以封号主子的方法混着叫。

    原本她们跟谨嫔好,是因为大家都是守活寡的苦命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其他几妃看着谨嫔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心下难免生出不快。

    谨嫔察觉到这种微妙的差距,仿佛喉咙里塞了个槟郎似的,咽又咽不下,吐也吐不出,半晌叹道:“请吧。”

    慧皇贵妃此行,乃是因为宫中后妃太妃里,就数她的“脂粉生意”做得最大,消息也最灵通,自然不会错过洋行生意火爆的情报。

    那废弃的俄罗斯教堂经过改装之后,现下已经成为京城一景了。以前京城里买东西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一锤子买卖,从来没有什么“购物体验”一说。可是现在西四牌坊的二层小楼里,装点得天宫似的,守门的人也从不问来客贫富贵贱。以至于京城的市民闲了,都乐意携家带口去逛逛。

    兼之城里有不少开戏园子的老板c老字号的掌柜c王爷贝勒府上的管家之类的人。本土的杭绸苏缎蜀锦那都是当官的人才能买的。这些人虽然有钱,但是身份低微,也只能跟普通百姓一样穿戴。如今忽然见了个华美不下丝绢的洋布,如何不喜,七八两一匹的价格于他们,更只是洒洒水而已。

    洋行开业不过月余,慧皇贵妃家的几间布庄就已经生意大差。她听闻背后有他她拉家的身影,不由动了分一杯羹的心。

    原本听说若桐在,慧皇贵妃脚步一顿,露出些畏惧,等看到姐妹俩齐齐下炕相迎c执晚辈礼c口称嫂子,方才又显露笑容:“二位妹妹真是太客气了,都是一家人何必这样?”

    嘴上这么说着,可一点没有让免礼的意思,还是等姐妹俩结结实实地拜了下去,才连声叫起。反而是瑜贵妃,微微朝旁边侧了侧身,只受了个半礼。

    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