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外传 曹操出场显风流

作者:爱是生命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由于接下来的情节充满刺激性的悬念,大家都想知道曹操到底会拿出什么证据,所以,人群以曹操到书摊的最近路线为界,自动分成两部分。

    曹操面前的路虽然狭窄,但是已经够他顺利通行。他每向前走一步,身后立刻被人填补、封闭,就像朝前航行的船,划出的尾痕很快被流动的水修补,恢复平静——因为他个头不高,所以个高的人站在他背后也能够看清眼前的情况。

    全场大概有300多人,里三层外三层,鸦雀无声,大家都充满好奇地等待结果的出现。骨察礼也很想近距离看看曹操会怎么做,他会拿出什么证据。她试图朝前面挤,但是人群像凝固似的,根本挤不进去。

    由于她早已经踮起脚跟,所以没法使自己变得更高一些,骨察礼恨自己个子不高——虽然在女子中间她个子应该算高的,但是现场的人大多是男子,个子矮的不多,尤其是在她前面的人个子都比较高,她本想使出轻功,飞跃到书摊上面的大树上。

    但是理智告诉她这么做不妥,一是容易喧宾夺主,今天的看点或者说焦点是矮个子男人指出伪书《孙谷子》的破绽,自己突然来个轻功,必然会吸引人们将关注点转移到自己身上来,因为那棵树的枝杈很高,自己飞上去的话,会吓傻现场的人。

    偌大的洛阳城,卧虎藏龙之地,虽然会轻功的人不在少数,但是能飞这么高的人为数不多,这样不仅有可能使鉴别活动受很大影响,甚至泡汤,而且会暴露自己的身份。这就不是因小失大的问题,不仅会失去“大”——即暴露自己身份,而且连自己非常感兴趣的“小”(即鉴别书的真伪)也不可欣赏到,她是多么喜欢孙谷子的书简,她迫切地需要弄清书简的真相。

    骨察礼心想:虽然自己处在人群外围,看不真切矮个子男人(曹操)的一举一动,但是总可以听到他的声音的吧——即使听不清楚,总可以从别人的口中获知真相吧——即使别人不告诉自己,通过摊主的表现总可以知道实情吧?

    她不住地劝说自己要冷静,要忍耐,结果很快会揭晓。所以,她压抑住自己的欲望。果然,没过多久,传出曹操的声音——虽然骨察礼觉得时间过得真慢。

    好在曹操的声音是清晰而洪亮的:“诸位请看,此书中有几处明显的破绽,请听我一一道来:大家不会不知道,许多文字,在秦朝始皇帝统一文字前有多种不同的写法,韩国有韩国的写法,楚国有楚国的写法,而孙谷子是赵国人,他应该用赵的文字,所以书简中绝大多数常用字都用原先赵国的文字,这是不会令人怀疑的,但是,书简中有个垚字的写法出了问题,由于此字是生僻字,在赵国的书简中也不多见,伪作者一时难以查找到该字在赵国的写法,所以用了秦统一后的文字;还有生僻字焜也是如此,竟然用了楚国的写法,通过这两个字我足以判断该书是伪书。”

    此语一出,人们如梦初醒,纷纷惊呼:“哎呀,说的太对了,太有本事了!”“真是太有才了!”,“知识太渊博了!”“他真不是一般的人,竟然知道这么多知识!”,“此人太聪明了!”……

    骨察礼听后,茅塞顿开,心想:很少有人知道冷僻字的不同写法,应该在极为罕见的六国图书中可以查到——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后,六国的文物在战火中乃至战后遭到毁坏,特别是经历楚汉战争,七国之乱,八王之乱……能流传到今天的实在是太少了,如果说此人也是在蒙的话,可是这个垚字的写法分明是秦朝以后才出现的——这显然是一处无可辩驳的硬伤,孙谷子绝对不可能用这种写法。

    人们赞不绝口,摊主听后也是如遭雷击,这个证据太有说服力了——证据不在多少,而是看其能不能击中要害。他脸色煞白,冷汗直冒,浑身哆嗦,众人在钦佩曹操的同时,也将鄙夷憎恶的目光射向这个卑鄙的书商。

    为贪图钱财,任凭谬种流传——该书商的信誉受到致命一击。但是老练的书商确实有两下子,他死而不僵,绝地反击,狡辩道:“你,你说这垚字,赵国时是什么写法,拿出证据来。”

    虽然许多人都晓得此书是伪书,垚字的这种写法是秦朝以后才出现的,但是要举出赵国的文献来证明其写法上存在的漏洞,难度却很大。因为即使举证人拿出有力的证据,书摊主死不承认该怎么办呢?他完全可以反诬此物是伪造的,因为众所周知,原来六国的文物后世留存极少,而且鱼龙混杂,真伪难辨。

    曹操刚想说他在太学见过几本赵国的书简,上面有垚、焜等字的写法时,突然从人群外围传来一个响亮的声音:“我可以举证!”众人一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到说话人身上,只见此人身材瘦高,年龄约30岁左右,髯须油亮,双目炯炯有神,戴着四方帽子,穿着黑色男式汉服,一看就是个有学问的人。此人是京兆尹司马大人家的先生司马渊,

    曹操此时刚从济南相职位上迁到京师任职,他觉得此人有些面熟,但一时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众人见他要举证,更加相信曹操刚才所说的话,司马渊的面前立即闪出一条道路,方便他走到书摊前。

    司马渊拿起伪书简,对书商说:“刚才我见这么多人围聚在这里,已经问清了原因,而且亲耳听到你们的谈话,实话告诉你,我可以替这位先生举证。”书商听说这话,感到十分意外,他额头上的青筋显得更加突出,但是他毕竟做这桩生意多年,老奸巨猾,他几乎不假思索地问道:“你们是否认识?”他的潜台词是如果认识,你们举证无效。

    司马渊大声说:“不认识!”书商贾印嘿嘿冷笑几声,说道:“你敢指天发誓吗?”司马渊听后毫不迟疑,正气凛然地说道:“这有何难!”

    于是伸出右手,朝向天空,一字一句说道:“本人司马渊,请苍天明鉴,我所说的话句句属实,绝无半句虚假,如若有假,听凭惩罚!”贾印听后,心里开始发虚,但他负隅顽抗,仍然制造麻烦,他说:“你到底如何举证?你要拿出真凭实据,当然,我说的真凭实据不是你随便从哪里找几件赵国的书简来蒙混,你得确保,至少让我相信你的书简不是伪造的,而是原始的真迹。”

    贾印心想:既然他俩不认识,不可能串通来揭穿我,因而他们身上不可能携带稀世少见的孤本善本,反之,如果有,那就足以说明他们二人是合伙的,是串通好的,这意味着举证无效。否则,很难出现这样的巧合。

    司马渊心想:此人真够刁蛮的,对付这种人只有采取特别的方法,否则,现在就是回府取来赵国的书简,不,哪怕从太学取来赵国的书简他也不会认可的。

    司马渊说:“为了及时解决这一僵持不下的问题,我建议采取一个简易的办法,为节省时间,我不回去取原汁原味的赵国书简,而且取来你也故意不相信。我与这位先生分别写一个垚和焜字在赵国的写法,如果相同,说明我们举证是对的。你也可以从现场找一位通晓赵国写法的先生同我们一道写,然后比对。”曹操听后表示赞同:“这个办法来得快,简便易行。”

    贾印担心真相很快就被揭穿,自己无法向众人交代,于是他故意刁难司马渊和曹操,借口他们二人是同伙,串通好来对付自己,因而明确反对这个办法。

    司马渊听后怒火被点燃,但是他努力克制自己,语气和缓地说:“我刚才说过了,你不相信我们,还可以随意从现场找一位通晓赵国文字的先生同我们一道写,然后比对。”贾印听后,一脸坏笑,说道:“你这简直是在侮辱我,你把我当小孩子哄骗吗,我怎么能确认现场没有你们的同伙?”

    曹操一听,觉得他很不配合,根本没有诚意,怒道:“现场这么多人,让你随意挑选一个人,怎么没有可信度?你这是强词夺理,故意刁难!”

    贾印听后,气焰嚣张地吼道:“老子刁难你?笑话,是你们自己不明事理。现场虽然有很多人,但是知道赵国文字写法的人有几个?如果有,恐怕是你们的同伙,否则他为什么到现在没站出来帮腔?”

    司马渊和曹操一听,感到事情确实很棘手:是啊,到现在没人挺身而出声援自己,看来认得赵国字的人确实凤毛麟角,偌大的洛阳城,恐怕也找不出上百位来。他们很着急——司马渊不住地用右手拍脑袋,曹操急得直挠耳朵,二人冥思苦想,绞尽脑汁。

    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