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章 迁城

作者:爱是生命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县史说:“周大人将新城选在此地,日后这里肯定会重新兴旺起来的!”周瑜满怀深情地说:“但愿如此!”有钱好办事,加上此地交通便利,建筑材料容易获取,不到两个月,一幢幢崭新的房屋建成。周瑜用剩下的钱招募民工,挖了一条水道,环绕新城,并且和巢湖相通,便于交通运输,还用挖出的泥土筑成城墙,以保护新城。周瑜下令确保民工伙食,不仅管饱,还要管好,每人还发少量补贴。劳动现场,民工们干得热火朝天,打夯的人们高喊号子,密切配合:

    号子震云天(啊,嗨哟嗨哎),石夯空中抛(啊,哎哎哎嗨哟嗬)。夯折龙王腰(啊哈,哎嗨嗨哟嗬)!

    夯绳要拎紧(啊,嗨哟嗨哎),齐心又协力(啊,哎哎哎嗨哟嗬)。夯儿打得好(啊哈,哎嗨嗨哟嗬)!

    周瑜看到火热的劳动场景,兴致很高,也帮忙运土。民工们看到居巢长亲自参加劳动,受到鼓舞,力量倍增。

    可是老居巢城不仅有古王宫,还有商家店铺、居民住户,有许多人相信周瑜的话,主动搬到新址,还有少数人不愿搬走,说:“我们活这么大,还没听说过发洪水能将这条大堤冲毁。官府小题大做,尽干些不着边际的事,瞎折腾。”有人甚至怀疑周瑜借搞工程之机捞了大量的金银财宝。“世上没有不吃腥的猫!”“天下乌鸦一般黑”的话不绝于耳。还有人听信风水先生的胡言乱语,说新城四周几乎都是山,犹如龙被困在笼子里,大不吉利,不是风水宝地。听到风言风语,周瑜默默忍受,没有强制他们搬迁,而是尽量做好应对灾难的措施。有些人看在眼里,纷纷为他打抱不平:“说话要凭良心,周大人不是那样的人,你看他多累!”“瞧他瘦成什么样子了!那些在背后嚼舌根的人真没良心!”“他不是自私贪财的人。”

    师父预测的发洪水日期一天天逼近,周瑜感到压力越来越大,一天只睡一个时辰。他一面招募民工加固大堤,一面疏散周围农村住户,还筹集粮食,准备药材,并且集中渔船随时准备抢救落水之人。他还安排专人看守救灾物资。手下见周大人如此辛苦,都很感动,个个勤勉敬业,各项事务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眼看天空阴云密布,即将要下雨,周瑜赶紧派衙役敲锣打鼓通知没搬走的人家带着值钱的东西搬到高处——那里竹子、木材多的是,可以就地取材,做成帐篷,充当临时安身之所。虽然情势危急,但是仍有少数人充耳不闻,熟视无睹,冷言冷语地说:“朗朗乾坤,多日没下雨,怎么会发大水,真是中了邪,尽说胡话!”“不知他哪根神经出了问题。”新城建好后,周瑜调来了多艘大船,将古宫中大部分物品及所有人员全部运走,只剩下一些残破的筒瓦、板瓦和瓦当,地上一片狼藉。由于刘喜成天只顾吃喝玩乐,不很管事,他手下人干起事来也比较马虎,加之宫中物品实在是太多,忙乱中丢下银印、玉印、铜印等一些体型不大的东西。县衙不大,东西不多,也很快搬到新城。旧城一下子空旷了不少,失去了往日熙熙攘攘的景象,有人哀叹:以前每天晚上,街上到处火树银花,现在这里几乎成为一座鬼城。没搬走的人心情复杂,有的心生失落之情,也有的怨恨周瑜,背地里咒骂他:“这个遭雷劈,被鱼吃的家伙,出这么个馊主意,许多人都搬走了,只留下我们孤孤单单,好不凄凉!昏官害死人不偿命。”“千刀万剐的狗官!”诅咒声不绝于耳。周瑜理解这些人的心情,无怨无悔,以德报怨,为了这些人的安全,他不得不请来师父帮忙。浮槎真人拎着一只竹笼,竹笼里有一条两米长的蛇,他事先用白漆将蛇身漆成白色,带着道童,一路吆喝:“小白龙下凡了!小白龙下凡了!大家快来看呀!”那些没走的人看见后觉得很好奇,纷纷跟着道长来到古王宫前。道长说:“小白龙托梦给我,说巢湖即将发大洪水,比以前的几场洪水都要大。”有人问:“大到什么程度?”道长说:“这里将变成一片汪洋。”有些人害怕起来,也有少数胆大之人不相信,他们在一起议论:“老道是周瑜请来骗我们的,不要信他的鬼话!”“是的,我活这么大也没见过巢湖发大洪水!”道长听到后,知道这伙人难以说服。于是,他将脸贴近“小白龙”,众人不知他要干什么,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现场顿时鸦雀无声。过了一会儿,道长对着大家说:“小白龙说,他怕有人不相信,准备显灵——大家看好了——门前两个石狮子的眼睛马上要变红了!”说完,坐在地上,双目微闭,口中念念有词,众人大气都不敢出,眼睛紧盯着狮子的眼睛。过了半柱香的工夫,狮子的眼睛果然慢慢变红了。现场所有的人都相信了道长的话,他们赶紧回去搬家。周瑜和道长见状,暗暗舒出一口气。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