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正文 第三十四章:沙市码头

作者:汉阳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齐王氏刚离开歪脖子柳树,一个小伙子飞一样地向她奔来,跑到跟前从背后一把抱住齐王氏。齐王氏回头一看,是三年多没见面的儿子训伢子。“姆妈!”一声略带稚气的呼喊把齐王氏喊得热泪盈眶。三年多啦,儿子已长成一个俊朗的小伙子。他简直就像丈夫选烈脱的一个壳当齐王氏见到训伢子时,她的眼前交替出现的竟是两个人的身影。训伢子的神态c身材c相貌和当年那个舞狮的少年是何等相似呀!可是,他的音容笑貌又多么像十三年前从万岁河桥上走来的那个赶考不中,怏怏回家开办干一馆的少年啊!训伢子拿过姆妈的行李包裹,亲昵地扶着姆妈的肩膀向立善堂走去。听说女儿回来了,张王氏连忙从屋里迎了出来,一把拉住姑娘的手,从上到下,打量了几遍,又从前到后围着她转了几圈。她拍了拍女儿身上的灰尘:“你看你个鬼丫头,一去就是三年多,你儿子都长得么大哒,你还晓得回来?”“姆妈,怪女儿不好。这几年,您吃苦了。”说着母女二人眼睛都红了,姆妈先流泪,齐王氏也眼泪长流。一旁的训伢子说道:“你看你看,你们这两个人,姆妈回来是喜事,哭么子呀!”他一边说一边走到外婆身边,抽出手来替张王氏擦眼泪。一边说:“伽伽(江汉方言,伽伽即外婆),不哭不哭,姆妈没回来时,您一天念叨三遍,今儿回来哒,哭么子啦!”他又走到齐王氏面前:“姆妈,你一去三年多,在外面一定吃了很多苦,耶耶的死因您查清了吗?”

    一提到外面,齐王氏停止了流泪。她掏出手绢擦拭了眼睛,对训伢子说:“儿呀,你也长成人了,今年要考省立学堂,所以姆妈惦记着你才赶回来的。”“那你在外几年,访到一点眉目没有呢?”“有一点眉目了,说来话长,等消停点姆妈再跟你说。”“好,那我们今天吃个团圆饭。”训伢子连忙出去安排了。齐王氏进到了他的房间。一家人欢天喜地地吃过团圆饭。儿子又到姆妈房间坐了半天,拉了会家常。训伢子看姆妈很累了,于是和伽伽各自回房休息,房内只剩下齐王氏一个人。齐王氏坐在太师椅上,看见她出门时天天必看的《梦溪笔谈》还搁在床头柜上,十六年前的那一幕又浮现在眼前。那个夕阳西下的傍晚,胖三婶满脸焦急地拉着被王蜂蜇了的幺巴子走进立善堂的情景历历在目。齐王氏心神不宁地走到窗下。十多年来,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他的敲窗声总是不期而至。可是今天,人去楼空,幺巴子不知人在何方?那天,在荆江大堤旁的柳树下,齐王氏眼睁睁地看见幺巴子没等到她最后无奈地向轮船上走去。她两眼噙满泪花,听着划破长空的凄厉的汽笛声渐行渐远。她的心就像被这汽笛撕成了两半。她躲在柳树下,直到看不见轮船的身影,才闪出来,怀着无限的惆怅转身望向沙市的方向,沿着荆江大堤徒步走去。齐王氏知道,如果跳上了轮船,她和幺巴子今后也许会过上幸福的生活。她的下半生,将会比现在精彩。但她的儿子训伢子,将从此在河岭抬不起头来。儿子将永远在别人的指责中生活。为了自己的幸福,而害了儿子,毁了儿子的幸福,她是死也不会干的。而今天错过了这一次,她和幺巴子将各走各的路。也许从此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她下半辈子会在孤寂中生活,再也不会有期盼的幸福。但她怎么也没想到,这会是和幺巴子的永别。

    齐王氏含着热泪一步三回首地沿荆堤向沙市方向走去。这时,天已近中午,她来到一个叫马家寨的渡口,已饥肠辘辘。这时,一个打三盘鼓的小姑娘吸引了她的注意。“打起了三盘鼓哎,敲起了小竹竿,过往的老少歇歇脚,听我来唱一唱。”一个红袄绿裤c腰中扎一条黄绸子的小姑娘,在码头边摆开了一架小皮鼓。这个鼓有三个木脚做的架子,一面蒙着牛皮,一面是空的。放在架上是鼓,拿下来就是盛钱的工具。她边打边唱,边用手上的两根竹竿用一只手敲,打着节拍:“沙湖沔阳洲,十年九不收。来了周扒皮,天天把税收。百姓不堪苦,卖儿又卖女。小女无泪哭,打起三盘鼓。”码头上很快聚集了一大群看热闹的人。齐王氏也停下了脚步,看这个清秀的小姑娘如泣如诉地表演。

    这时,一位中年男子,看样子是小姑娘的父亲,见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于是将手一拱:“南来的,北往的,江湖豪杰,老辈少兄,在下姓周名围字早,名字就叫周围早!今天与小女逃荒来到贵地,在此自不量力卖艺糊口,献丑了。大家有钱的捧个钱场,无钱的捧个人场!”说完他脱光上衣,就将一根铁链在自己身上乱抽。抽了一会儿,他拿出一根红布带,束在自己的腰上,把腰束得只剩一碗口粗。然后深吸一口气,将左脚右脚分别在地上跺得啪啪响。只见他憋红着脸,又把那根红布带紧了紧,系好结后,抱拳拱手道:“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我周围早初来乍到,携小女到此卖艺,望各位天南海北的朋友高抬龙虎两膀,让在下过去。有劳处,容当后谢!”说完,他两眼一瞪,双手一劈,脚下一蹬,一个大鹏展翅,打了一套眼花缭乱的拳术。打完拳,他又拿出一把宝剑,手拿一根木棍。用宝剑在木棍上一阵乱削,白花花的木屑被削了下来。然后他将宝剑插入腰间的红布带上,又从打三盘鼓的小女手中接过两颗明晃晃的铁弹子,这铁弹子足有鸭蛋大。他用左右两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分别捏住这两颗弹子,快步绕场一周,给那些看热闹的人看。这时,人越来越多。

    为了打开圆场,那打三盘鼓的小姑娘拿出一根红缨绳,绳子的头上拴着一把梭镖。她一手拽着绳子,一手拿着梭镖,嗖的一声向前面涌动的人群掷去,人群哗的一下向后退去。她把梭镖舞得像风车一样,绕着圈快速地跑动,边舞边喊:“梭镖不认人,快快向后退。”人们为了躲避梭镖,纷纷往后退。一个漂亮的演武场就在小姑娘梭镖的挥舞下被圈成。那中年男子拿着铁弹子走到场地中央,将手一拱,“在下周围早,自幼得高人指点,觅得良方,可销魂,止血,增力。我把它们制成一枚蜡丸,取名为‘周围早销魂止血大力丸’。今天来到贵地展示一番,让大家开开眼界。吃了我这大力丸,神奇无比,力大无穷。下面我表演给你们看看。”说着,他又从三盘鼓黄色袋子中掏出一枚蜡丸,把蜡剥开,里面是颗黑漆漆的药丸。小姑娘递给他一碗水,他把丸子服下,然后一手拿着宝剑一手拿着铁弹子绕场一周,又回到场子中央说:“各位看官,我已服下大力丸,腹内已聚满千斤神力,下面我将把这两个铁弹子吞进腹中,在喉咙里插上宝剑,然后用我腹内的神功将铁弹子和宝剑打出。”说完他稍作停顿。四周看热闹的人群马上安静下来,惊奇地等待着他表演。

    这时,齐王氏本想从马家寨过长江,到对岸公安斗湖堤去乘船到宜昌。可是渡船还在江南没过来。远远地只见一面白帆还停在对岸。长江上的渡船,是靠风帆做动力的,所以不是按时间发船,而是按风向发的。现在没风,不知要等多长时间。齐王氏混在看把戏的人群中,听说这周围早有如此奇方,出于一个郎中的本能,她就想见识见识这个奇特药方的功力。于是她背着包袱,睁着眼睛饶有兴趣地看这人表演。只见这周围早将系在腰间的红布带再一次松开,一手拉一头往腰间一束。口中念道:“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看我周围早来表演!”只见他将双脚在地下噔噔噔地左右交替连蹬几下,把红腰带将腰系得只有碗口那么粗,深吸一口气,然后再吐气。这时,只见他的腰间鼓起一个大包。他拍着肚皮绕场转了一圈:“快来看,快来看,周围早肚中有个小坏蛋。”人们一片啧啧啧的惊讶之声。运完气,他将头仰着,用左手的食指和大拇指捏着那个铁球,放进口中,又环视一下四周,然后将头一仰,把一颗铁弹子吞入腹中。只见他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腹部,他的肚子上已鼓起一个大包,接着他又如法炮制,把第二个铁球吞了进去,他的肚子上又鼓起了第二个大包。这时,看热闹的人自发地鼓起掌来。那个打三盘鼓的小姑娘把宝剑递给他,小姑娘这时已眼泪汪汪。她拿着三盘鼓,翻过来向四周作揖:“各位老少三辈的英雄,我们父女为生活所迫,卖艺求生。这把宝剑如吞下去,大力丸即使再有神力将它打出来,但这么锋利的宝剑,想来也会伤及脏腑。”她边说边流泪,边向四周鞠躬。

    这时,有人喊道:“既然会伤身体,就别吞了。”那周围早闻言把宝剑在裤子上擦了又擦,将宝剑对准口腔,却不下插。那小姑娘于是把三盘鼓端着向人群走去,请各位看官捐助一点营养费。于是有人向鼓中丢了几个铜子。但丢的人并不多。这时,只见这周围早将头一昂,把口张向天空。他用双手把宝剑高高地举过头顶,然后刀尖向下,直直地朝喉咙里慢慢插了下去。看热闹的人们全部瞪圆了双眼,屏住呼吸看他表演。四周一片寂静。惊呆了的人们生怕发出一点声响会影响他的表演,而伤了他的身体。只见中年男子将宝剑慢慢地从口中插入自己的腹中,只留下了剑柄。他脸上憋得通红,口中白沫直冒,两眼翻白,痛苦异常,眼泪像珠子一样哗哗地流了下来。他含着宝剑绕场转了一周。这时,打三盘鼓的女儿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大大,救我大大呀!”说着跪在地上高举三盘鼓。这时,人们如梦方醒,纷纷掏出钱来。铜子,铜板,还有散碎的银子,甚至还有龙洋,像冰雹一样砸来,把个鼓丢得满满的。

    小姑娘一边磕头,一边拾钱。待钱收得差不多了,只见周围早用双手托着自己的腹部,把头一昂,小女子在旁大喊:“流星赶月,弹打宝剑,快快出来!”她话音刚落,只见那把宝剑从周围早口里当的一声飞了出来,后面紧跟着一颗铁弹子打在这个宝剑上,又一颗铁弹子从后面打在前面的一颗弹子上。弹子打弹子,弹子打宝剑,把看热闹的人看得眼花缭乱,目瞪口呆。“好!好!好!”人群中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叫好声。那周围早口吐白沫,痛苦地翻着白眼。这小女子又拿起了三盘鼓向四周走去。人们像下雨一样把铜子c铜板c碎银又丢在鼓里面。齐王氏也被这一幕惊呆了,她也从怀里掏出几个铜板,忙不迭地丢进三盘鼓里。

    ps:书友们,我是汉阳子,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c听书c零广告c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huaiyuedu()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