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正文 第四章 万恶的考试

作者:云影飘思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然而聂少傅似乎被李静铿折腾怕了,哪里知道这位草包皇子胖胖的笑脸上,递过来的是“你放心”的微笑?

    聂少傅还以为李静铿又要乱来了。

    那笑容,怎么看怎么像是“你懂我要干嘛的”的意思。

    当下聂少傅告老还乡的决心,又坚定了几分。

    没过多久,十皇子李静让姗姗来迟。

    见所有皇子都到齐了,聂少傅就拿出几张早已准备好的宣纸,让小太监给每个皇子挨个分发。

    皇子其实没几个,宣纸分发很快完毕。

    李静铿看得直翻白眼,这怎么有点像以前在学校考试一样?

    只不过分发考卷的不是监考老师,而是几个小太监。

    香蕉你个巴拉啊!

    穿越过来也没能逃过万恶的考试。

    发下来的宣纸总共就三张。

    第一张写的是这次的题目,剩下两张是空白的宣纸。

    还好穿越过来以后,经过一个多月的宫学锻炼,练了一下毛笔字,否则真不知道怎么下笔。

    李静铿看了一眼作为考题的第一张纸。

    果然给皇子的考题和今日殿试的考题不一样。

    给皇子的考题只有两道,第一是作一首诗,第二是一道策论。

    看来当皇子果然比较舒服,外面那些书生们,一个个为了一点俸禄银子,削尖了脑袋读四书五经,考科举八股。从如山一般的经史子集中爬出来,才能进入殿试,进入官场以后,还要四处讨好,八面玲珑。

    而皇子们只需要考一首诗,一道策论。

    李静铿想了想,其实这也没什么,皇子的考题如果和殿试的考题如果一样,有很大的机会增加泄题的风险。

    第一道题要求的那首诗词,是以此次科举殿试为题。

    这个简单,龚自珍的那首已亥杂诗,完整的抄下来就可以了,正好也切合题目。

    无论是那一朝那一代,人才都是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不拘一格提拔人才,更是那一朝那一代,都梦寐以求达到的境界。

    李静铿提笔而下,完整的已亥杂诗便一挥而就。

    第二道策论题,李静铿就感到有些奇怪了,忍不住在心中嘀咕了一句:“难道跟殿试的策论考题一样?”

    策论的题目是:准格尔金帐狼王屡屡扣边,何解?

    怎么看怎么都有可能和殿试的题目一样啊!

    自从大顺朝建立以来,准格尔就在青海至大同一线,屡屡袭扰,边境百姓苦不堪言。

    甚至一度占据青海,威胁陕甘。

    而正史上解决准格尔问题是康麻子时候的事情,康麻子时期的大清,拥有漠南蒙古草原的大部分蒙古王公的支持,骑兵战马都不缺,解决准格尔很容易。

    但这个时空,历史拐了个弯,大顺朝建立了统一王朝。

    不过漠南蒙古c辽东都被关外女真猪蛮牢牢控制。

    也就是说大顺朝是个很典型的农业国。

    虽然不至于像北宋那样连产马地都没有,可毕竟根子上是个农业国家。

    准格尔问题不但没有解决,一直拖到现在,甚至越长越大,也就可以理解了。

    “那就是说这篇“准格尔金帐狼王屡屡扣边,何解”的策论,实际上是在讨论一个农业文明怎么战胜游牧文明?”李静铿摸着下巴沉思自语。

    如果是别的什么李静铿还没什么把握,但作为一个网络时代的大好青年,这种问题就不算是什么,在后世的网上,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的战争,那几乎是军事迷们必谈的项目。

    其实按李静铿的想法,农业文明想要战胜游牧文明,最直接最彻底的办法,就是提升文明等级。

    人族的一级步兵打不过兽族的咕噜兵,可人族三级基地出了骑士和狮鹫以后,虐一级基地的兽族,简直跟玩似的。

    再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弓箭弯刀不可能打得过机关枪坦克。

    但李静铿明白,人家游牧文明不会给你好几百年时间,让农业文明静下心来攀科技。

    这就好比有些菜鸟一开局就攀科技,所有的资源和时间,都用来升级主基地,结果被人家暴兵快攻,导致gg

    在同一科技水平的前提下,农业文明战胜游牧文明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

    究其最大原因,就是骑兵对步兵太占便宜。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农业文明想要升级到工业文明,不但需要资源和时间,还需要改革方向。

    不知道改革方向,也只是另一个王安石变法而已。

    按现在大顺朝还在科举考试的尿性看,从朝堂到市井,重农抑商的思想深入人心,跟他们提商业改革c自由竞争什么的简直对牛弹琴!

    更不用说什么专利保护,工业革命,产业多样化别说说出来能不能让他们接受,光长篇大论就不可能在一篇策论上写完。

    既然出了这道题,李静铿也不能不答,但只能从军事手段入手。

    也就是说本质上这道题,是在讨论如何战胜草原骑兵。

    以前李坑上网,就算没有刻意去搜索,有时候网站和app的推送,都会刻意推送这类资料过来,美其名曰大数据。

    所以李静铿写这道策论,也没有压力。

    李静铿喃喃自语道:太祖啊,你的经典名言借用一下。

    这篇策论就以“养兵之道,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为破题。

    剩下的就是策论的分析了。

    我大顺朝,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并不足虑,但准格尔屡屡扣边,问题就出在战之能胜上。

    草原人生活就是打仗,玩乐就是行军,三岁孩子能骑马,五岁丫头能拉弓,草原牧民只要长大就是一个合格的骑兵,换句话说就是全民皆骑兵。而我大顺朝百姓世代务农,一个扛锄头的农民要训练成骑马射猎的骑兵,不但需要耗费大量钱粮,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训练时间不超过两年,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骑兵。

    即便完成了训练上了战场,我大顺的骑兵素质,也很难与从小骑马射猎的草原牧民相抗,兵员素质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大兵团作战时,只要准格尔将领熟练运用曼古歹战术和宽正面迂回包抄,我大顺更加难以招架。

    骑兵尚且如此,更何况步兵。

    此战之难胜一也。

    打滚求推荐票啦!喜欢本书的朋友,下载读书app,就可以趴在被窝里用手机看本书,记得搜索《神级草包王爷》点击加入书架,投推荐票很方便的,推荐一票胜造七级浮屠啊!

    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