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正文 出尔反尔

作者:萧靖轩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达成了和议,宋朝上下举国欢庆,真宗特地在宫中宴请百官以显圣恩,次日又下旨特赦囚犯。在交换和书后第二天,耶律隆晖就提出离开,真宗也没有做过多挽留就同意了,赠予了过关文牒。

    得到了关牒,耶律隆晖回到了驿馆赶紧让人收拾好行装,快马赶回边境。他知道耶律莞应该已经到了大营,南关靖或许已经开始行动了,如果他再不离开宋境恐怕就会有性命之忧。

    一路上耶律隆晖都加紧赶路,一刻也不敢停歇,连着三天两夜跑死了三匹快马终于抵达了边关。守关的宋军也知道宋辽两国正在议和,而耶律隆晖又有真宗给的关凭,而且身上还携带着和书,也没有人怀疑他就放他出关了。出了关,耶律隆晖更是疯了一样的赶路,一个时辰后一行人狼狈的到了大营。

    辽军大营内,南关靖和袁彬等人听说耶律隆晖回来了赶紧出来迎接。耶律隆晖连休息都顾不上就召集所有将领部暑作战。“袁彬领兵挺进拒马河与宋军交战许败不许胜,将宋军引到良乡。薛英你带兵到良乡设伏,奇葛c突勒赤你二人待宋军出城后带四万兵马攻打土城,务必攻下。”

    “末将领命”

    土城之内杨嗣和石普正在商量土城的布防,忽然斥候来报,“报!城外二十里发现敌军探马出没!”

    杨嗣一愣,宋辽两国刚刚议和成功,辽军这个时候有动作到底有什么阴谋?

    “传令,全军严阵以待,严防辽军偷袭!”杨嗣下令道:“石普何在?”石普是开国功臣石守信之后,此番也随大军出征,他来到杨嗣跟前,抱拳道:“末将在此!”

    “命你带轻骑一千,往拒马河而去,若遇辽军,便撤回禀报!”

    “是!”石普接令,领这一千轻骑,直奔拒马河而去。

    杨嗣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传令到:“传令全军上下严守城池!”

    半个时辰后,石普率军归来,报道:“禀将军,辽军在拒马河畔已布防妥当,严阵以待,看人数当有三万!”

    杨嗣出声道“这三万人可有什么异样?”

    石普摇摇头:“异样倒是没有,只是这三万人马分成两队,一队在上游,一队在下游,各自布防,阵法好像也不一样,下游一队以骑兵为主,上游一队则以步军为主。”

    杨嗣又问道:“两队衣甲可是不同?”

    石普奇道:“将军如何得知?”

    杨嗣向石普抱拳道:“将军,这三万军马中的一队,当是耶律隆晖亲自所率的幽云突骑以骑兵为主,且衣甲与契丹直属大军略有不同。”

    石普点点头:“既如此,不知将军可有何良策应敌?”

    杨嗣不由冷笑:“传令!命前军并左右两军加快速度,全力下游进攻突骑!”

    “传令!命先锋军开路,中军随我绕至上游,待辽军军马一有异动,便全军出击!”石普一抱拳,说道:“将军,末将愿请一支军令,引本部人马往下游而去,抄辽军的后路!”

    杨嗣一笑:“将军莫急,且随我先往上游去,待下游战局明朗,再出击不迟。”杨嗣其实也在防范石普,担心他和自己争功。石普也大致猜到了杨嗣的想法,当下不再多说。

    宋军出了土城抵达拒马河,袁彬的兵马已经列阵妥当。双方交战不到半个时辰,袁彬就下令撤退向良乡奔去,杨嗣见辽军撤走马上下令全速追击。

    远处,一支人马正极速前进。

    “报!将军,我军已连退四十里,宋军还在我军背后紧追!”

    袁彬点点头,吩咐到:“继续前进!”

    自拒马河兵败后,袁彬已率大军连连后撤,宋军在后紧追不舍,杨嗣的大军一路追击辽军望风即溃,连像样的抵抗都没有。

    “报!将军,十里后至良乡!”

    袁彬冷笑,问到:“可知薛将军行至何处?”

    “回将军,薛将军已至良乡外五里!”

    “他倒是跑的比我还快,告诉他,依计行事!”

    “是!”

    宋军军阵中,杨嗣和石普打马前行,他们的速度比辽军要慢很多。宋军军士也较精锐,但还是以步军为主,速度自然不及辽军。杨嗣倒也不急,他向来以谨慎带兵而闻名,一路稳扎稳打,自己和石普率主力轻装简行,每人备两日干粮,继续追击薛英的辽军。

    “禀将军,我军已出城四十里,二十里后便至良乡!”

    石普一皱眉,说到:“将军,我们好像有点太快了,大军深入敌境,况且拔队紧追,若是辽军在前方设伏,我军危矣。”杨嗣当下点点头,吩咐道:“探马俱出,将前方可能布置伏兵的地方都探究一遍,若发现辽军伏兵,即刻回禀!”

    “是!”四下探马领命,数百骑探马四散出动,朝前方而去。

    杨嗣又吩咐道:“传令!命大军原地休整!”大军得令,原地各自休息,杨嗣和石普也下马商议下一步的行动。

    石普抽出一把小刀,在地上画出一个简略的地形图,说到:“我对这一带地形较熟,将军请看,前方十里处,有数片密林,以及几处山脉,都是埋伏伏兵的好地方,辽军若设伏,必然选在这几处,我军轻装简行,粮草所备不多,若被辽军伏兵分割包围,必然难以支撑太久。”

    杨嗣看了看石普画的图,点了点头,他此番只领了两万兵马出击,兵力与辽军相当,若是突遇伏兵,军队则首尾不能相顾,必然溃败。他看了看石普所指几处易设伏兵的地方,说到:“不如我军抢先进驻这几处,让辽军没有设伏之地。”

    杨嗣摇了摇头,说到:“若我没有猜错,此时只怕辽军已经提早埋伏伏兵在这几处了,我们在拒马河一战中,轻易取胜,赢的几乎有些诡异,辽军好像演戏一样。这一路与辽军交战以来,我军只是见辽军退,交战时辽军也只是稍微一接触,便溃逃下去,着实奇快。”

    杨嗣思索片刻,说道:“辽军这是在诱我军深入。”

    石普点点头,赞道:“若非将军谨慎,怕是这两万大军将尽数葬于此处!”

    此时探马陆续回禀,报前方密林附近有辽军旌旗晃动,只是难以得知辽军人数与布阵情况。

    杨嗣下令道:“命杨可世率军两千绕道至西面高山处,从山后包抄。”

    “命高世宣率军两千,从左翼包抄,强攻西侧密林,石普率军五千,从右翼包抄,强攻东侧密林。你二人可命人在林中放火,辽军伏兵必然不战自乱!”

    “一万大军,由我亲自率领,待辽军军阵一乱,从中路出击!”

    各将领命,各自率军出击,杨嗣与石普跨上战马,率大军继续前行。

    二十里外,良乡,袁彬的一万五千突骑各自布置,严阵以待,此时,辽军探马飞报:“禀将军!宋军兵分四路,直奔良乡而来!”

    袁彬冷笑,吩咐到:“告诉薛英,见两侧密林火起,便率军出击,直冲杨嗣的中军大阵!”

    “是!”

    且说杨可世c高世宣c石普三人,各自率领大军,到杨嗣吩咐地点而去,杨可世所率军中骑兵较多,先至山脉后山。看着眼前的高山,杨可世吩咐到:“众军,从后山上山!”

    后山本无山路,密林崎岖,又兼山高,一万宋军已是竟是手足无措,杨可世也大为头疼,只得下令道:“骑军暂弃战马,留三百人在此处看管战马,其余军士上山,若是无路,便爬上去!”

    两千宋军得令,骑兵下马,随步军沿着几处好爬的地方,手脚并用,向山头爬去,山后无路,就这么向上爬,既费时间,又耗体力。过了将近半个时辰,宋军才刚刚爬到半山腰处。

    宋军一个个累的气喘吁吁,汗如雨下,但杨可世却没有令大军休整,他是个急性子,现在只想一口气爬上山头,将山头埋伏的辽军伏兵一网打尽。

    “将军!不好了!”正在这时,一个宋军浑身是血,冲到了杨可世近前,杨可世见他这个样子,忙问到:“何事惊慌?”

    那人忙说到:“禀将军,将军率军进山后,辽军骑军便至,足有五千人马,将我军于山下的战马尽数夺去!”

    杨可世脑袋嗡的一声,大叫不好,当即下令到:“军士停止前进,后队变前队,火速下山!”

    正在这时,山头上突然旌旗晃动,山上隐约闪现出几十个辽军的影子,杨可世心里一慌,还没反应过来,就从山上滚下无数巨石,巨石凭借山势滚下,势不可挡。宋军已是累极,见巨石滚下,忙四散奔逃,但哪里能有巨石快,很快就被石头撵上,当即压死压伤一片,哀嚎之声四起。

    杨可世大惊失色,一时之间也顾不上别的,率领这两千宋军直向山下奔去,像极了丧家之犬。

    待宋军狼狈不堪的奔至山下,已是人困马乏,杨可世还未等喘口气,就见远处烟尘漫天,辽军五千铁骑直奔宋军杀来!

    宋军疲惫,又被山石砸死砸伤不少,士气大溃,哪里抵挡得住,战马刚刚又被辽军所夺,便是跑都跑不动,被辽军五千铁骑一阵冲杀,当下死伤无数。五千铁骑也不恋战,冲杀一阵后,当即整顿队形,打马向远处密林飞驰而去。

    远处密林之外,石普与高世宣各引军马,高世宣说到:“石将军,此时九月天气,天干物燥,我们不妨用火矢,直接在密林中给他来一把火,然后待他们逃窜出来的时候,再一网打尽!”

    石普年轻的脸上涌起一抹兴奋的笑容:“将军此计甚妙,我们就打他个措手不及!”

    高宣世当即下令道:“火矢准备!”

    宋军弓弩手得令,当即准备火矢,领箭校尉下令道:“目标,两侧密林!全阵,上一,放!”

    宋军弓弩手扣动机簧,顿时,一阵火雨倾斜而下,射到了密林之中,北地本就气候干燥,落叶枯树沾火就着,两侧密林顿时火光冲天,但奇怪的是,密林之中除了火焰燃烧的噼啪声,竟再无半点声息。

    高世宣一皱眉,奇怪到:“不是说辽军在林中设伏么?怎么不见有人出来?”

    石普虽然年轻,但反应倒是很快,当下失声到:“不好!怕是我们中计了!”

    还不等他下令,便见从两万宋军后方杀来一大队辽军铁骑,如一支利剑一般,直插两万宋军后阵,宋军猝不及防,军阵当即大乱,石普吼道:“不要乱!列阵!”

    但此时已无人再听的清他号令,一万铁骑如入无人之境,所过之处,无数宋军被弯刀砍倒,高世宣见势不妙,忙道:“石将军,快撤!”

    石普一咬牙,吼道:“撤军!”

    杨嗣正率一万主力大军随后,见林中火起,杨嗣笑道:“看来辽军伏兵已乱,传令!命大军全速前行!”

    大军得令,当下便加快速度,军队行军速度一提,战阵便不再紧凑,而是变得松散起来。正在这时,突然从侧翼杀出一支辽军,直奔宋军主力中军而来!

    杨嗣大叫不好感觉到猝不及防,这支辽军足有一万余人,直插宋军中军,宋军阵型送散,一时之间,竟是难以再布置起来阵型,饶是精锐,也难以反应,当下中军大阵便被辽军冲破,阵脚大乱。

    杨嗣几乎是吼着下令:“盾手列阵,抵住辽军冲击!”

    一万大军此时反应过来,盾手忙上前列阵,辽军的部队被暂时阻挡,冲击的步伐缓了下来,杨嗣忙下令,命校尉率领本部,助中军稳住阵脚,应战辽军。宋军在校尉将官的命令下渐渐稳住了阵脚,与突击的辽军厮杀到了一起。

    远处指挥的薛英皱眉,吩咐到:“命大军继续突进,袁彬的骑兵应该马上就到了!”话音刚落,袁彬便率军从左面杀来,他麾下的幽云突骑精锐无比,宋军主力全在抵挡薛英军的突击,哪里想到会有一支铁骑杀出,骑兵冲击力巨大,宋军刚刚稳住的阵脚被辽军铁骑顿时冲散,此时,宋军再也抵挡不住,在袁彬与薛英两路大军的夹击之下,朝南败退而去,袁彬与薛英率军一阵追杀,宋军主力死伤无数,大败溃逃。

    袁彬和薛英大笑,耶律隆晖当真可说是用兵如神。杨嗣行军谨慎,稳扎稳打又不留破绽,所以袁彬先是故意败退,诱敌深入,但宋军军阵整齐,戒备森严,既是偷袭,也讨不着什么好,耶律隆晖便与南关靖商议,定下了这分兵之计,让宋军分化,各个击破。

    杨可世c石普c高世宣三人也悉数兵败,等几路残军汇合,杨嗣方知自己中了辽军的分兵之计,他气的一跺脚,说道:“千提防万提防,不想还是中了计,耶律隆晖此人,帅才也!”

    就在杨嗣和石普领兵出城与辽军交战时,奇葛和突勒赤已经率兵开始攻打土城。由于城中主力都已尽数出城,余下兵力不多,所以不到两个时辰辽军就攻入了土城,将辽军的大旗插上了城楼。

    而此时,杨嗣等人的残兵正在向土城方向撤退。宋军行至拒马河时,突然间四周伏兵四起,杀声震天。耶律隆晖和南关靖亲自领兵设伏于此,“放箭”耶律隆晖一声令下,弓箭手万箭齐发,不少宋军应声倒地,道路两旁躺满了宋兵的尸体。杨嗣见状匆忙下令撤退,宋军阵脚大乱一味逃窜,被乱箭射死和践踏而死的不计其数,石普也身中三箭被辽军骑兵踩死。

    杨嗣的残兵终于退到了土城,城上又是万箭齐发,杨嗣愣了一下右臂中了一箭,仓促间纵马夺路而走带兵向定州逃去。

    经过良乡之战,辽军攻占土城,斩杀宋将石普,射伤杨嗣,宋军损兵折将。而辽军不但士气大振,而且夺取土城在战略上占据了主动。辽军此次不宣而战,彻底撕毁了此前的宋辽和议,两国再次开战。

    辽军取胜,耶律隆晖下令犒赏三军,同时派出八百里加急向圣宗报捷。

    杨嗣兵败逃回了定州向杨延昭报信,杨延昭大怒。“来人将杨嗣拉出去斩了”杨可世和高世宣连忙求情。“元帅息怒,辽军狡诈,杨将军并非有意呀!请元帅开恩,让杨嗣将军戴罪立功”孟良和焦赞也求情道“元帅,可否给他一个机会”

    杨延昭看众人求情,便换了口气道“既然众将军求情,就免你一死。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来人拉出去杖责二十军棍。”杨嗣赶紧谢恩“末将谢元帅不杀之恩”军士得令就将杨嗣拉到帐外执行杖刑。

    杨延昭又道“辽军出尔反尔,攻打土城。我军虽然有二十万但土城是定州门户,土城一失对我军不利。为今之计在于夺回土城,孟良c焦赞你二人明天去土城叫阵诱辽军出战,高世宣c杨可世你二人率兵埋伏,只要辽军出城立即伏击,我带大军攻城夺回土城。”

    杨延昭再准备重夺土城的同时,也派出了八百里加急向真宗汇报情况。说明了耶律隆晖出尔反尔重新对宋军开战,如今辽军已经不宣而战攻下了土城。杨延昭表示他会带兵夺回土城,也希望真宗可以派出援军。

    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