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正文 第135章 长剑青丝(三)

作者:叶落惊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一百三十五章长剑青丝(三)

    七七恍然大悟,道:“想不到你竟有这么大的通天本事,能够全身而退。”李白若有所思,回道:“通天本事倒论不上,长安高手如云,武功在我之上的人,真要算起来,两只手掌便也数不过来。”正说着,突起明啰,鼓声雷动,响十余声,霎时从朱雀门前奔出一队人马来,立在道路两旁,正中间,又乌泱泱来了一群人。正入眼乃是一顶明黄金轿,由八人抬轿,正前四人手举皇旗,一眼看去,场面甚是气派。

    忽而有一太监板声道:“皇上驾到。”此言一出,众人顷刻间鸦雀无声,纷纷跪倒在地。李白心下一凛,城中耳目众多,先前并未允侍卫通禀,不觉这武帝消息灵通,我还未进皇城,她竟已晓知我的踪迹,前来相迎。想毕,与七七四目相对,跪拜道:“叩见皇上。”

    在场人中,除七七外,众人莫不胆颤心惊,不敢稍动。七七心中略有所奇,也不知这大唐第一女皇到底哪番模样,此时悄然瞄着双眼,向那皇轿看去。

    明黄的轿帏缓缓被人掀开,从轿中搀扶一人出来。定睛一瞧,那人头戴王冠,黄袍加身,衣服上纹着祥龙图案,行走生风,不怒自威。绝美的脸庞上媚眼如丝,此时虽是白昼,可她眼波流转间,仿如暗夜中浅幽的冷月,令人迷离而不敢逼视。

    武则天袖袍一摆,道:“平身吧。”众人谢恩。武则天脸上展现一抹笑容,激动道:“太白,自你涉险前赴黄河之牢,朕终日担忧你,你终于平安归来了。”

    李白肃然道:“承蒙陛下挂念,此次黄河之牢一行虽说凶险了些,但天下苍生身处水深火热之中,李白必当竭尽全力,视死如归,所在最后幸不辱命。”

    武则天闻言,微笑道:“太白能文尚武,才能贤德纵观天下,又有几人能与你媲美,大唐盛世有太白这等英雄俊杰,朕十分欣慰,天下太平统一,百姓安居乐业也指日可待。”目光索向李白,又道:“不知太白想要何种官职,朝廷上下官职权力,皆任你挑选。”

    李白思想片刻,道:“李白生性散漫,有诗酒长剑相伴,不喜世俗牵绊,恐不合适。若来日大唐国难当头,李白自当赤心报国。”

    武则天双眉微蹙,脸上似有一丝怅然颜色,紧接说道:“那朕便赐你金钱尤物,百亩良田,千匹绢帛。”

    李白摇一摇头,却道:“多谢陛下恩赐,不过陛下实在抬举李白了,这些东西若施舍于黎民百姓,他们当知天恩浩荡,时常念及陛下贤明,民富则国厚。”

    武则天道:“太白言之有礼,但大唐乃开明盛世,不奖有功之臣,确实不妥。”

    “陛下,臣有一策。”言者身披赤墨长袍,约莫二十来岁模样,只有七七不知,此人正是大唐第一神探狄仁杰是也。

    武则天道:“允。”狄仁杰左袖背后,道:“太白学高八斗,武艺超群,心系百姓,我曾幻想与太白同朝共事。太白既然无心为官,也难再勉强。但陛下盛情难却,君无戏言,太白你也勿再推辞。我知太白依恋美酒佳酿,陛下可赏予他。”

    李白哈哈一笑,道:“还是怀英兄知我心意。”武则天点头道:“如此是好,朕便依你谏言。传朕旨意,令良酿署拨沉年贡酒百坛,赐予太白。除此以外,今夜光禄寺大摆宴席,鼓乐欢庆,为太白接风洗尘。”

    李白谢恩,武帝言语数句,鼓乐再响,朱雀门竖通一路,便又回宫中去了。狄仁杰走至李白身前,说道:“太白在黄河之牢震退论钦陵,一展大唐雄风,可是响誉天下了。”

    李白听他说起论钦陵,心下一惊,回道:“怀英兄莫再颂扬在下了。”狄仁杰转过身去,闭着双眼道:“长安看似平和稳定,实则却风云暗涌,这些日子我察觉到一些异常,过几日我便呈帖,邀你一探究竟。不过,在此之前,陛下与魔导尚有恩怨,我相信,到那时,我会和你交手的。”

    李白平声道:“好,我也想一试“如意神令”真正的锋芒。”狄仁杰大笑数声,抱拳告辞。

    七七身子微微一颤,望着狄仁杰远去的背影,道:“这个人说话间总带一丝冷气,同那个皇上一般,让人感到不适。”

    李白笑道:“嘘,小声点。你这样的话是大不敬,被人闻去,可是要被斩首的。”七七也是莞尔一笑,回道:“本姑娘倒不怕,诶,对了,魔导与皇上之间到底有何恩怨?”

    李白道:“一言难尽。”七七又是轻轻一笑:“你不说呢也无关系,我更好奇的是,你的武功跟刚才那个家伙相比,到底孰强孰弱。”

    (本章完)

    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