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正文 第二章:朝对

作者:忆往长安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二天

    远处天空还未明亮,世界仍处一片黑暗之中,帝国的文武大臣们排着整齐浩荡的队形,静静候在太和门(注1)外,正如帝国数百年来的传统一样,早起与勤政似乎永远也分不开。

    秋日的晨格外寒冷,黎明前冷热交替带来的晨风轻抚在脸颊上,让人不免精神一振,远处天际微微泛红,第一缕朝阳即将冲破拂晓最后一层黑暗将光芒撒向人间,百官都知道,上朝的时间,近了。

    骆养性低头站在武官队列之中,身边群臣纷纷交头接耳,聊着天南地北,但最多的,还是对新皇第一次上朝的揣测,明朝君轻,百官虽敬而无畏,加之魏忠贤日积月累的轻君政策,所以此时畅谈皇帝,倒也无人觉得不可。

    “骆兄,自己一个人在这里低着头干嘛呢?”

    骆养性微抬眼皮,眼前是一个胖呵呵的文官,明末文官素来看不起武官,所以也就很少交谈,更何况是他骆养性,因为谁不知道他骆养性是锦衣卫的头子?魏忠贤鼓掌间的玩物与利刃?

    “周如兄啊,无事,不过在此候着,等着上朝罢了。”

    “骆兄怕是不愿与我等交际,故意找的借口把?”

    骆养性瞥了一眼周如,眼神微微转动,说了一句:

    “哪有的事?”

    “那骆兄今日下朝说什么都要去我府上喝上一杯,咱哥俩可有阵子没聊过了!”

    周如突然热情的说话,并伸手拉住骆养性,骆养性眉头皱起,下意识想要抽手出来,可随即一愣,突然点了点头:

    “那,今日就叨扰了!”

    周如笑看着骆养性,也点点头,便又回到了自己的位置,骆养性目送周如回去,百官此时也是混杂,一时间倒也没有人注意到他们,只剩下一个人的骆养性,只是默默的将刚刚周如拉过的手握拳收回到袖口中去。

    “百官进谏~~~”

    十名身强力壮的太监站在宫殿两旁,扯着嗓子齐声大吼,声音悠扬清脆,一听便知是从小阉进了皇宫之中,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如此悦耳童音。

    百官们这时终于停止交流,各自排好队伍,整齐的走向太和门。

    宫殿一如既往,没有丝毫变化,只是前些日子的白绫此时已经换下,大殿又恢复到昔日的富丽堂皇之中,百官分列两旁,刚刚站定,太监们又开始高呼:

    “陛下驾到!”‘

    百官稽首叩拜:

    “臣等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低头看地,只能在安静的大殿中听见一阵脚步走到龙座之前,不过片刻,一个清脆的男音(崇祯此时才17岁!)便在宫殿中回响:

    “众爱卿免礼平身。”

    “谢万岁!”

    骆养性顺着百官一起起身,用余光小心注视着眼前眼前这位年轻的皇帝,皇帝扫视了一圈大臣,骆养性不知为何,总感觉崇祯方才似乎多看了自己一眼,骆养性正想再看,却发现了皇帝身边还站着一人,这人让他连忙收回眼神不敢有丝毫逾越。

    站在皇帝身边的这人,便是魏忠贤。

    “魏公,你看这百官具以到齐,我们是否可以开始朝对?”

    崇祯一上来便给百官一击震响,阉党们自然洋洋得意,魏忠贤也高居一旁,藐视着脚下敌对分子,魏忠贤没有多想,直接回到:

    “陛下若是没有异议,那就开始朝对把!”

    “好。”

    崇祯应了一声,便照本宣科的说到:

    “诸位大臣,可有事相奏?”

    说完,崇祯立马看了身旁魏忠贤一眼,魏忠贤则是面容赞许的点点头。

    崇祯如此做派魏忠贤心底自然高兴,连带着对崇祯防备又少了许多,恰在这时,户部尚书赵世卿便出列举着折子说到:

    “臣有事启奏。”

    崇祯又望了一眼魏忠贤,得到许可后才说到:

    “爱卿请讲。”

    赵世卿仿佛没有看见皇帝的软弱,只是低头说到:

    “今年河南蝗灾眼下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河南布政使王明宇上书恳请朝廷拨发一应赈灾钱粮,用于安置灾民。”

    赵世卿说完,一个太监便拿着奏折送到崇祯面前,崇祯接手后却未直接批复,而是细细扫了一眼后,将奏折交给魏忠贤,问道:

    “魏公,你看这钱粮,是批呢?还是不批呢?”

    魏忠贤也扫视一边,微微点头:

    “既然河南糟了蝗灾,户部又还有些钱粮,便批了把!”

    得到魏忠贤许可,崇祯这才点点头:

    “好,那就可了!“

    崇祯用朱红批上一个可,由太监送到赵世卿手中,崇祯这一系列做派,下方百官都看在眼里,接下来的朝对,崇祯万事莫不是在得到魏忠贤许可后,才根据魏忠贤的意见做出批示,朝对的最后,还自作主张大赏了魏忠贤一派的官员,百官见此莫不是心底五味陈杂,崇祯直到最后也是与魏忠贤一同离开。

    众人目送崇祯离开,唯有骆养性不为所动,从头到尾没有再多看崇祯一眼,就如他往常一样。

    阉党一派的大臣们自然成群,喜气洋洋,不断歌颂魏忠贤与崇祯,而作为阉党持久以来的对手,东林这边则是愁云惨淡。

    一群人簇拥着往外走,骆养性则是一个人低调的走出宫门,找到自己寄存在禁军处的马匹,一言不发的向着自己府上走去,路过几处街市,骆养性七拐八拐,确定身后没有他人跟随,这才弃了马屁,不知从何处换上一身装扮,如约来到周如门口。

    门后早有仆人等候,见着一个陌生人走来,也不答话,直接把他放了进来:

    “来者可是锦衣卫指挥使,骆大人?“

    一个管家模样的仆人小心问道,骆养性只是低声说到:

    “你家老爷邀我前来。“

    管家见此点点头,恭敬的走在前面:

    “大人请随我来!“

    周如何许人也?不过一个小小的吏部主事,六品官员,但他却成功邀请到了正三品大员,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为何?

    因为周如,姓周!

    而崇祯的正室皇后周皇后,也姓周!

    注1:实际上明清两代的朝对,都不是在金銮殿,而是在太和门或者乾清门,只有重大节庆才会在金銮殿召开活动。

    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