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 27 章

作者:唐德刚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个例外。姜大爷还有另外一个故事。有一次,塾师在私塾门后发现了一根一端用生铁包裹的齐眉夹棍。这种夹棍是村农械斗时所用的武器。这种厉害的武器,怎么会跑到他的课堂内来呢?教师不免要查问一下。不意他这个聪明的小学生竟坦承是他取来放在门后面的。教师看着这个八九岁的小家伙,不免觉得奇怪了,因而问他,你把这根厉害的武器放在身边,意yù何为呢?这小家伙的回答是完全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他说,「我看你打学生打得很厉害,你要打我的话,我就用这夹棍打回去」

    好家伙!教师不禁张目结舌。心想这个小东西,这样小小的年纪,竟如此骠悍!

    报父仇的青年杀人犯

    我父亲这种与生俱来的骠悍xìng格,事实也是当年我东北地区英雄好汉所共有的特xìng。前节已言之,直鲁地区原多的是慷慨悲歌的粗线条人物。这种粗线条人物一旦移民边疆,就更要加上边疆开发者所特有的粗犷了。这种现象不特在中国的东北边疆是这样,当年美国开发中西部边疆的「牧童」(Cowboy)们,亦复如此。今日吾人所看美国「西部片」电影中,边疆牧童的粗线条形象,和当年中国东北草莽英雄的行为就颇有相似之处。

    这种年轻的边疆牧童,原即好勇斗狠。再加上天高皇帝远,夷狄横行,官府崩溃的社会条件,他们就益发可以横行无忌了。我老帅幼年便在这种环境之中,为报父仇而变成了杀人凶犯。原因是先祖有财公也是这样的一位粗线条人物。一次他目睹乡中无赖王某以赌博欺骗一少年。王索赌债,少年无以偿,我爷劝王某「算了」。不意竟与王某发生殴斗而受伤,后竟因伤致死。这时我父与二伯父都还是不足二十的弱冠青年。在父亲冤死而投诉无门的情况之下,他二人就决定寻仇报复了。后来他二人在邻人郝大爷处借了一头毛驴,乃于黑夜骑驴持械直奔仇家,逾墙而入。本拟径闯上房,刺杀王某,谁知惊动了住在前厢房的一位老妪。她警觉大呼有贼,一屋皆觉。我父一时情急,未加思考,乃以手中所持的散弹qiāng,一qiāng将惊叫老妪击毙。二人见已闯下人命乃拔门而出,匆忙逃窜。我父跃上驴背,快驴加鞭,追者不及,乃被逃脱。二伯父则因逃避不及,为追者所捕获。在那个杀人者死的年代,二伯父究非主犯,被送入官府,判了十年徒刑。我父则被列为在逃的杀人主凶,由官府画影图形,通缉追捕。在四处躲藏不得之时,适逢其时驻于营口田庄台的毅军正在招兵。老帅乃匆忙逃往营口,报名当兵。既入军旅,地方官府也就无法缉捕了军营原是当年通缉犯的最佳避难所。

    投军和退伍

    我父投入毅军是在光绪二十一年(一八九五)。这年正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尾声,我军新败,地方秩序大乱之时。一旦投入军旅,我父不但找到了一个安全的避难所,同时也找到了一个表现的机会,可以使他脱颖而出。原因是满清时代的军人多半都是粗鲁无文的,尤其是士兵和下级军官,大半都是文盲,而我父则是受过若干私塾教育的青年。再者当时军中纵有少数能文之士,但是我国的传统都是文武异途的。拿笔杆的人就不一定能拿qiāng杆,反之亦然。这样就使我老帅有个表现的机会了。他既能粗弄文墨,更精于骑shè而骠悍善战。一旦投入抗日行列,自然就如鱼得水。加以他幼年又曾学过兽医,会医马相马。当年东北亦如当时美国的中西部是土地肥沃而地旷人稀的。驰骋原野的英雄豪杰们是不可以无马的。老帅既能医马相马,他在军营之中和草莽之上的尤其是马贩子这一类人物的jiāo游圈,也就不断地扩大了。一次盛京将军依克唐阿的爱马有病,经我父治愈,将军大喜,乃酬以巨金,我父不受,只请示将在狱兄长减刑释放。依将军允其请,我二伯才恢复了自由。

    老帅初投清军宋庆部的「毅军」,原在该军马队管带赵得胜部下作亲兵(卫士),但是他锥处囊中,很快地便被摧升为哨兵(排长),旋又被调升为营务处戈什(军需)。这时甲午战争已停战。毅军奉调入关,老帅因不愿随军远离,乃退伍还乡,另图发展。这时奉天全省正是大兵之后,全境骚然。遗qiāng遍野,强豪四起;彼此割据自雄,互不相让。官府既然管束不了,则面积大于西欧的我东北边睡,白山黑水之间的茫茫原野,深山大泽,就成为他们这批草莽英雄的天下了。

    啸聚豪强、称霸一方

    前节已言之,这种王纲解纽、草泽并起,成则为王、败则为寇的现象,原是我国历史上,朝代更迭的基本模式。它也是中国文学上,如「三国」、「水浒」、「说唐」、「说岳」等小说书上所描写的英雄的原始形象。可是天下大乱之时,上千上万的草莽英雄,如雨后春笋一时俱起,就不免龙蛇混杂、良莠不齐了。其下焉者,就落草剪径、杀人越货、恣意焚掠、为害乡里。其上乘者,则啸聚豪强,组织团练,称霸一方,在无政府的状态之下,绥靖农村,除暴安良,作为地方上一种非官方的安定力量。一般黎民百姓,只要缴纳些变相的税捐(奉天当时所称保护费或保险费),则合家的生命财产,在那种毫无保障的局面之下,却可赖以确保!我父老帅当年身在草莽之时,所干的便是这个第二类他是当时辽西一带一个有名的「保卫团」或「保险队」的头目。当地老百姓还流传很多有关他如何保护所属地区人民生命财产的神话般的故事呢。老帅在当年无数的草莽英雄之中,究竟是一位出类拔萃的盘盘大材。一般小盗窃案的落草剪径、杀人越货,他还不屑为之呢。所以窃国则诚有之,窃钩则未必有也。

    但是不论为善或作恶,这类保卫团的组织,究竟于法无据,被政府目为非法,为人民视为草莽。可是他们都有人有qiāng,争地盘、争群众,械斗无已时。这难免就被人视为「匪类」了。因此终老帅之世,他的出身在文人笔下就变成「草莽英雄」、「绿林豪杰」,甚或「马贼」、「胡匪」等头衔也都一时俱来。老帅毕竟是位英雄人物,为人坦率而豁达。英雄不论出身低,他对这些形容之辞,不但向不自辩,甚或笑而纳之,有时且自嘲为绿林大学毕业呢!

    老帅和他早年的伙伴们

    可是话说回头,在那种草莽英雄的团体里,要想出人头地,可不简单。第一这些草莽人物,个个都是不守绳墨、粗犷大胆、武艺高强、骑shè皆精、xìng不畏死而脾气暴躁的好汉。就以他们的一般qiāng法来说罢。他们平时都是qiāng不离肩的,其shè击则向不瞄准而往往一举手也能百发百中。有时qiāng在肩上而变起瞬息,他们可以把肩上武器一甩而下,带未离肩、qiāng已在手、弹已发出,而对方则已应声倒地。他们玩弄手qiāng,有时则有惊人的表演。他们能左手把银元抛向天空,而右手发qiāng,把飞在空中的银元击碎!他们的马术也是动人心弦的。在近代火车汽车尚未发明之前,马原是世界上人类可以利用的,最快捷的jiāo通工具。因此在当年东北的原野之上,大豆高梁的青纱幛里,这些马上英雄,进攻退窜,日行数百里,真是来去飙忽。这样不特使进剿他们的满清军警无法捉摸,纵是日俄两寇的现代化大军亦畏之如虎。当年驻在东北的日军即有句口语说:「十个清军,敌不了一个日军;十个日军,敌不了一个'胡子」。可见「胡子」纵在骄横的日军眼中,也是万般骠悍的。但是「胡子」也有他们的短处。他们强悍而任xìng,个人英雄的色彩十分浓厚。要把他们组织成军,从而驾驭之,指挥之,真是谈何容易?而我老帅最后终能纠合群雄,一匡天下,驾驭之、指挥之,使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奉军」和后来「东北军」最初的骨干,亦可想见其难能可贵了。

    约而言之,我老帅之所以能够统率若辈组成劲旅的道理,莫非是他们所具备的本领,老帅全有之;而老帅所具备的领导才能和机运德xìng,则为他们所无,所以才能折服众心,领袖群lún,终于巍然独尊。

    在xìng格的某些方面,我老帅原也是一位「妈拉巴」不离口的粗线条英雄好汉。骑shè皆精,qiāng法尤其出众。他那右肩高、左肩低的体形,便是他少年时代qiāng不离肩的习惯所造成的。而他shè击的快速准确,也是他压服群雄的第一项本领。在一次与邻近团练头目杜天义为争夺地盘而发生决斗时,老帅便以快捷qiāng法把杜氏击毙,自己只略受轻伤;终以恩威兼施而兼并了杜家人马。在此役先后,他也曾击杀一回族团练首领项昭子;并制服了威震一方的海沙子而代统两团徒众。后来在老帅部属中赫赫有名的汤玉麟将军,当时便是海沙子的部属,有人qiāng四十余条。

    老帅除以武力服人之外,他也是一位才德两兼的政治领袖。我父的体格和容貌,并不是如一般人想象中的关东「胡子」,彪形大汉、威武森严。相反的,他只是中等身材,而皮肤白哲,举止文雅。说话声音也并不太高。因此他的远道访客,骤见之下,闻名久,识面初,无不同感惊奇。如孙中山的代表孙科,和段祺瑞的代表曹汝霖,初见我父时,都觉得他北人南相,俨然是一位恂恂儒者。哪里是什么「绿林豪杰」和「红胡子大盗」呢?而他的案犊如流的行政才能,和简朴逾恒的私人生活,再再都使他们叹服不尽。(德刚按:孙曹二人对张的评语,可参见二人的回忆录。)

    至于老帅白己的部属对他的观察,则觉得他是一位明察秋毫、有威有恩,而赏罚分明的长官;同时他也是他们大家庭中有慈有爱的大家长。大家对他也是矢勤矢勇、亦忠亦贞而生死不渝。

    我老帅就是这样维恩并施,逐渐统一了附近诸侯而威震辽西。一时英雄好汉,相率来归,不用说当时虎踞一方的什么「四霸天」、「南霸天」、「北霸天」(冯庸先生的父亲那时也是诸「霸天」之一),逐渐销声匿迹;纵是一批比我父资格更老的「团总」如冯麟阁、张景惠等也都乐意降格相随,甘为老帅部属。再加上老帅初出山便结为弟兄的张作相一伙,这一小核心力量也就不可轻侮了。虽然他们合在一起的人qiāng尚不足二百,但是外抗强寇、内并群雄,战斗经验可说已十分丰富。加以各路英雄,望风归顺,潜势力是不可估计的。他们因此也就引起官方瞩目,为后来巡防营的逾格招安,奠立了基础。

    我国古史上三国鼎立之初,曹孟德在削平华北群雄之后,曾说过:「天下无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句话在清末东北也颇可引用。我老帅当年如不把这些割据的团练统一了,正不知还有多少南霸天、北霸天来继续鱼ròu乡民呢?把他们统一了,对安定桑梓也不无贡献罢。就在我父事业初奠,捷报频传之时,我适呱呱堕地。公私双喜同来,老帅乃把我取个rǔ名叫「双喜」。

    【编者注】此文系据唐德刚先生未刊之手稿誊出。

    本书所述大事年表

    一九○一年六月三日,张学良出生。一九一一年四月,生母赵氏病逝。一九一六年春,与于凤至结婚。

    一九一九年三月,张学良入东三省陆军讲武堂第一期pào兵科学习。

    一九二二年四月,第一次直奉战争bào发。

    一九二四年九月,第二次直奉战争bào发。十月廿二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

    一九二五年十一月廿二日,郭松龄反奉,十二月廿四日,郭松龄兵败被杀。

    一九二六年六月,张学良率部进攻冯玉祥国民军。南口军纪案约发生在此时。

    一九二七年六月十八日,张作霖在北京成立安国军政府。

    一九二八年六月四日,皇姑屯事件发生。十二月廿九日,张学良宣布东三省及热河省易帜。

    一九二九年一月十日,张学良处决杨宇霆。七月,「中东路事件」bào发。

    一九三○年四月,中原大战bào发。九月十八日,张学良发表「巧电」,武装调停,反蒋联军失败。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九一八事变」,东北军奉命不抵抗。沈阳一夜间失守。

    一九三三年二月廿一日,热河抗战bào发。三月十一日,张学良通电下野。四月十一日,由上海携家眷乘船出国考察。

    一九三四年一月八日,张学良由欧洲考察返回上海。

    一九三五年十一月一日,发生中央党部事件,汪精卫被刺。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西安事变」bào发。十二月廿五日,张学良送蒋介石离西安。此后失去自由,开始幽禁生涯。

    一九四六年底,张学良被转移至台湾新竹。

    一九五五年,张学良皈依基督教。

    一九六四年七月四日,张学良在台北与赵一正式举行婚礼。

    一九七五年四月,蒋介石逝世。

    一九九○年六月一日,台湾各界人士为张学良重获自由并九十寿辰举行隆重庆祝。

    一九九一年三月十日,张学良携夫人赴美国探亲访友。六月初,返回台北。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十五日,张学良与夫人前往美国探亲。

    一九九四年四月,张学良夫fù定居夏威夷。

    二○○○年六月廿二日,赵一夫人逝世,享年八十八岁。

    二○○一年十月十四日,张学良逝世,享年一○一岁。

    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ltxs.---【砂夜】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访

    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