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四章 迟来的正义 5

作者:张维卿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红夷炮是明时对于欧洲前装滑膛加农炮的统称,其大小不一,小的乃至一两百斤,大的如城头上的那几门此前尚可喜专门运来轰塌广州城墙的巨炮则有万斤之重,有效射程更是达到了惊人的三里。相较之下,陈文以前见过的那些,除了金砺带去轰击棱堡的那几门以外没有哪怕一门能够与这些相比,更别说尚可喜如今还是居高临下呢。

    广州城头的万斤红夷炮威力巨大,射程也很远,比之陈文带来的红夷炮还要更胜良多,更别提是因弹道曲线的弧度更大而导致同等口径和装药量在射程上更近的臼炮了。

    江浙明军所使用的臼炮是专门为攻城制造的,口径巨大,装药量也很是惊人,其设计上既用到了明时对火炮加装铁箍以强化炮身的技术,更有些陈文以前在网上看到过的臼炮设计理念。

    中西合璧,外加更为先进和目的性的设计理念,外加上火炮瞄准技术的优势以及颗粒化火药、定装药包之类的技术加在一起,使得江浙明军所使用的臼炮在射程上并不逊色于那些小口径的红夷炮。但是面对这等巨炮,却还是远远不如。

    既然如此,要不硬扛着对手的炮击与守军对轰,要不就利用一些手段来规避守军的炮击。

    根据军情司广州站的报告,尚可喜当年在广州围城十月所等的红夷炮就是这些,其威力之巨大仅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轰塌了广州的城墙,不可谓不恐怖。后来耿继茂移镇,尚可喜也没有让他的这位“贤侄”把巨炮带去打郑成功。

    当然,广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满清高层也倾向于用巨炮来守卫广州,以加强此间应对福建明军和西南明军的守御能力,结果现在应在了陈文的身上。

    可惜的是,陈文的招数可谓是花样繁多。如今守军的红夷炮射程早已尽入参谋司的计划之中,甚至尚可喜为那些红夷炮专门增厚的城墙以及修建的炮台的数据陈文都早已知晓,自是没有生扛炮击而造成更大损伤的必要。

    孙武子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上曾经看到过这样的一句话,说是迟来的正义非正义,这是一句法谚,指的是对冤假错案的平反。冤案的平反本是好事,但是更重要的却还是要杜绝冤假错案的造成,是执法者的有意或是无意的疏忽导致了良善被冤枉,并且受到了生理、心理上更大的伤害,根本无法抹平。

    但是,广州之屠并非是什么冤假错案,七十万遇难者这个数字是负责搬运、焚烧尸体的佛门弟子记述下来的,哪怕是有一定程度上的夸大,但却也无法掩盖以尚可喜、耿继茂为首的这些汉奸为满清在此地屠杀了数十万广州百姓的事实!

    死者无法复生,陈文能够为他们去做的只有复仇,而他也坚信着,东城门外共冢的这几十万冤魂也一样渴望着这份复仇,这份迟到了三百七十一年的复仇。

    “正义或许会迟到,但却终究会到来。我军站在了正义的一方,所以我军才能够战无不胜。接下来,尚可喜还有什么手段,尽管放马过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