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八章 敌意

作者:张维卿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此话甫一入耳,陈文腾的一下子便站了起来,转过身,不可置信的看着显然已经被他在这一瞬间的举动惊呆了的小妇人。

    “史笔流芳,虽未成功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

    对于南明时代的士大夫,后世更多人所看到的还是诸如史可法的壮烈和络、在影视文学作品等方方面面不止一次看过、听过的出自明朝末年那位叫做顾炎武的大儒用灵魂所发出的呐喊。

    真的来到了这个时代,这样的人,看到过很多。王翊、冯京第,以及素未蒙面的那些不屈而死的英雄们,每每想起他们,陈文都会感觉到即便他们已经不在了,但是灵魂却依旧在他的身边,为他的每一次胜利而喝彩,哪怕是对他这个人心存偏见,但是对浙江明军所取得的一次次大捷想必也会感到慰藉。

    逝者已矣,或许那些也都只是陈文的臆想,但是每一次看到诸黄宗羲、钱谦益、吕留良、孙钰这样的士人在为浙江王师奔波、操劳的身影,陈文也坚信着,自己不再是孤身一人为挽救华夏命运而战斗!

    可是这样的士人在这个时代却终究是少数,甚至是极少数,更多的士绅不是选择出仕满清,就是待在家中做遗民,往往是到了满清真正侵害到他们的利益时才会奋起反抗,其于大局则多半是无补的。

    说明白了,就像顾炎武、温睿临等人对当时的儒家士大夫阶级的批判那样,这个阶级中的绝大多数人心中没有家国,没有君臣,有的只是他们自身的利益。是故,有便宜就一定要占到底,亏,哪怕只是与权力所对等的义务,也绝不吃哪怕一星半点儿,任何人只要敢侵犯到他们的利益,那么就一定会借口诸如与民争利之类的说辞来在道德上进行污蔑,甚至是挑唆百姓出来与其进行暴力抗争。

    现在,双方的矛盾才不过是刚刚出现些许苗头,而现在陈文的浙江明军还在保护着他们不被满清所欺凌残害。但是即便如此,这些在明末嚣张惯了的士绅们还是像当年那般,迫不及待的发出反对的声音。甚至不用去揣度,东阳县提刑司的官员在张益达杀人案中的罕见的越权表现,也完全可以理解为是这些士绅在对他进行试探,甚至是在示威!

    “那娘子觉得,该当如何是好?”

    眉头微微皱起,睫毛低垂。良久之后,只见周岳颖再度抬起头来,满脸的决绝将她的心思表露无遗。

    “妾身以为,如今鞑子在侧,夫君又以驱除鞑虏为己任,不可盲目操切。不如设法对其分化瓦解,拉拢那些愿意为夫君所用的,打击那些为鞑子效力的。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要设法增强夫君手中的军力和田土,此消彼长之下,总有一天这些家伙只能为夫君所用,再不能成为挡在夫君路上的障碍”

    周岳颖的想法,自古以来都是惯有的套路,饱读诗书的她能够想到这些并没有让陈文感到意外。对于面前的这个女子,陈文从未有拿她当作过花瓶,可是让他断然没有想到的是,包裹在平日的柔媚和知性的内在,原来远比他看到的那些更加,嗯,精彩。

    “想不到,我竟然娶回家一个女诸葛。”

    陈文拊掌而笑,可是面前的女子却是一阵慌乱之色。

    “妾身,妾身……”

    “好了,我没有什么不高兴的。别忘了,你夫君我可是个大英雄,大英雄难道会小腹鸡肠到连自家媳妇为自己着想都要心生不快吗?”

    “是,是妾身多虑了。”

    嘴上如此,可是陈文却依旧在周岳颖的眉宇见看到了些许的不安。世风如斯,即便受到了那些明末的思想解放所影响,但是长久在这样的环境和风气之下,眼前的这个女子一样摆脱不了那种弱势身份的影响。

    自太师椅上站了起来,陈文便双手将眼前的女子搀了起来。“你是我的妻室,愿意为咱们陈家,愿意为我分忧,我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么会怪你。别想得太多了,别忘了,你可是安远侯府的夫人,我陈文的娘子,并非是什么寻常的女子。”

    四目对视,周岳颖的双眸中很快便被朦胧的雾气所笼罩。“夫君说的是,妾身不会再这般自怨自艾了。”

    “你也知道不该这样啊。”安抚了眼前的佳人,陈文郁结于胸的烦闷也消散了一些。“如何增强自身的实力,娘子可有良策?”

    恢复到了最初的气氛,甚至在周岳颖的心中,那份隐隐约约的惶恐不安,出于唯恐会被陈文所厌弃的恐惧也在安抚下悄然消逝,只剩下了一片豁然开朗于胸。

    “妾身以为,夫君以田土养壮士,行军功授田之法乃是不二良方,需顶住压力坚持下去,日后必有所成。另外,太祖、成祖时的文武殊途的格局,如今在此间也得以复现。只是士绅的影响力还是过于巨大,还需要加以抑制才好。”

    “抑制?不,单纯的抑制只会激化矛盾。要在影响力上超越他们,并且影响他们,使他们跟着我们的节奏。”

    听到陈文有此一言,周岳颖不由得娥黛轻皱。在她看来,士绅的话语权极重,尤其是明末的江南,地方官的权利屡屡被士绅所挑衅,现在是乱世,他们或许有所收敛,但是想要争竞,就凭这几万大军却还是不可能的。

    直到良久之后,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她的双眼陡然一亮,继而向陈文问道:“夫君所说的可是那华夏复兴会?”

    能够想到这个,已经不简单了,只是远没有那么简单罢了。

    “华夏复兴会,算是,但也只是一部分而已。军队、军功授田、以及专收专卖的制度,这些都是用以提升硬实力的。战胜鞑子所造成的影响乃是软实力,但是仅仅靠士绅来对民间加以影响,却也会受制于人。超越,这个过程很漫长,不过现在却已经可以开始去着手了。”

    说到此处,陈文自信一笑。“我以前听过一句话,现在改一改,正好用在此间。那便是,硬实力、软实力,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未完待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