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一十七章 劝商

作者:一梦九州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大堂内寂静无声。    没有人会在此时打断刘琦的思虑。    依这位大都督的神色来看,显然是认同了这位钟中丞的猜测。    半晌。    刘琦终于抬起头来,发现堂内四人皆望着自己,笑颜致歉道:“一时失神,还请诸位见谅,钟中丞此言,可谓让琦豁然开朗,曹孟德若是只为给钟中丞一人宣旨,又何需派杨德祖这位弘农杨氏独苗来,多谢中丞。”    “大都督过奖,繇愧不敢当。”    钟繇谢过,颇带几分小心谨慎道:“不知大都督打算如何处置那杨德祖?”    座下几人也顿时看向刘琦。    杨德祖虽未说实话,但毕竟杨氏的身份摆在那里。    如何处置的确是一个麻烦,稍有不慎就会落人口实,引起士人攻讦。    曹孟德和江东孙伯符,恐怕巴不得看到这种结果出现。    “中丞可是担心我处罚了杨德祖,牵连钟氏族人?”    “还请大都督见谅。”    “中丞何需如此?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刘琦扶起歉然拱手的钟繇道:“中丞放心,那杨德祖现在就是一个烫手毛芋,我自然不会动他的。”    弘农杨氏声望犹存,老曹想杀杨彪的后果他可是记得清清楚楚。    就差被孔融骑在脸上骂了,连那个对杨彪动大刑的酷吏满宠,也进言杨彪杀不得。    他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还重新启用杨彪。    说到底。    为人主者,名声不可弃,尤其是还有外敌当前的时候。    直到二十多年后,杨氏的门生故吏差不多死绝了。    曹氏又一家独大,他处死卷入夺嫡之争的杨修自然毫无压力,甚至还给杨彪写了封信解释原因。    “大都督英明!只要不加害杨德祖,哪怕将其留在雒阳一段时日也无妨。”    听到刘琦保证,钟繇终于放下心来。    “留着也无用……”    刘琦低吟一句,看着钟繇道:“钟中丞,若是让你族人搬离颍川,前往南阳定居,你能否说服他们?”    “大都督是想以杨得祖换钟某族人?”    钟繇吃了一惊。    不仅是他,连陈宫等人也被刘琦此言惊的不轻。    “不错,我是有此意。”    刘琦点点头。    “郎君,那杨德祖是个烫手毛芋,那烫起来可是不分人的,曹孟德也必知你不敢加害杨德祖,岂会轻易答应?”    徐庶连声提醒。    其余二人虽未说话,可目光中显然皆是赞同徐庶之意。    “既然如此,那就再加一条,荆州不再插手河内之事!”    刘琦看着几人神色,思索片刻言道。    “郎君,不要河内郡了?!”    徐庶和陈宫刘晔面面相觑。    咱可是打着为张杨报仇,抢夺河内的目的来的。    可转眼间,这位郎君就为一人放弃一郡之地,让他们都始料未及。    “不要了!钟君一人,可抵五军精锐!若能以一郡之地免除钟君后顾之忧,我觉得很值嘛。”    刘琦平静望着三人笑言答道。    徐庶几人看着刘琦神色,闭口不言,这是郎君冷静考虑后的决定,不是一时上头之举,还是事后再问缘由吧。    陈宫更是乐呵呵对钟繇玩笑道:“元常兄,宫还是头一次听郎君以此话喻人,你可比我等重要多了。”    “公台莫要说笑,大都督抬爱,繇有怎能比得上诸位贤俊。”    钟繇谦虚而道。    “哈哈,公台与钟君何需妄自菲薄?”    刘琦轻笑一声,扫过堂内众人躬身一礼:“琦能得诸位相助,才是刘琦之幸,还请诸君受琦一拜。”    “郎君不可!!”    “我等能辅佐郎君,才是我等之福。”    四人惊慌相劝。    刘琦才又再看钟繇道:“钟君,你族人中可有从商者?”    “回大都督,繇父辈因党锢之祸终生不得入仕,从商者众,繇能求学,便是由经商族父相助。”    “钟君,你族人若有从商优甚者,可举荐于琦,琦可辟之为吏。”    刘琦望着钟繇开口,心道一声果然。    钟繇之父钟迪、叔父钟敷皆因桓灵二帝时期的党锢之祸不得为官,钟氏作为颍川大族必有求变之举。    对世家来说,经商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东汉一朝因世家大族林立,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对商品经济管辖不严。    到了末年,当自给自足不足以百姓维持温饱,不得不南粮北运,西丝东织的时候,商人便开始崭露头角。    而黄巾起义后,似糜家、甄家这等经商之家再通过与朝廷官吏合作,各取所需,大鹏一日同风起,造就一代巨富商贾。    听闻此言。    钟繇眼中一亮,向刘琦拜道:“谢大都督,有大都督此言,繇必能说服族人。”    “你不妨对他们明言,南阳尚要屯田,迁来南阳之后,土地不会太多,但凡从商不作奸犯科者,琦皆会鼎力支持。”    刘琦又加了一句。    “繇明白。”    钟繇点头。    这位大都督话里话外都透露着一个意思:他鼓励经商!    而他钟家似乎就是被选中之人,只要钟家能将此事做成,现在都可以为吏。若是他得了天下,封爵还会远么?    “此事钟中丞可尽快传达族中,不过现在,你还需帮我一个忙。”    “大都督请说。”    “帮我找十个熟练铁匠,军中的最好,还有一个炼铁高炉,雒阳城中可有?”    刘琦略带几许轻松道。    汉朝时炼铁之地,一直流传到后世还有记载的,他都记得两个:巩县铁生钩和南阳瓦房庄。    前者就在河南尹境内,后世的河南郑州附近,后者就在南阳郡,两地距离雒阳都不算远。    雒阳作为东汉都城,有几个炼铁炉应该不过分,毕竟卫戍都城的军队也有武器需要维修打造。    他只是不知道,这好几年战乱之后熟练工匠能不能凑齐,涉及到自己到面子和炼钢大计之事,绝不能马虎!    “有是有,大都督这是要作何?”    钟繇疑惑发问。    “打造一件兵器。”    刘琦答得言简意赅。    “唯,繇这就下去准备。”    钟繇没有多问行礼告退,他还急着给家中族老回信讨论家族迁徙之事呢。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