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5回 踏破铁蹄无觅处 费尽心机有难题

作者:李正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高明根据密探偷听来的信息,推断出李德钢前一天下午的陈述中一定含有一些隐瞒和欺骗。于是,他便在脑海中反反复复回忆、推敲李德钢说过的每一句话,可想来想去,就是发现不了任何破绽。

    “队长,即使他们真的有鬼,仅仅靠他们在军校里的谈话,根本得不到什么结果,因为他们一点压力都没有,而且还可以串通起来对付您的审查。”密探说。

    “看来,只有在罗小花身上打开缺口。”高明道。

    “可是,昨天下午几个涉案的人,包括罗小花都被您问过话了。如果我们拿不出什么有力的证据,就没法再去传讯谁。”密探道。

    “你说的没错。我也觉得他们是串通好了的。可即使他们都串通好了,我们也必须想办法从他们中得到线索,哪怕一丝也可能是我们破案的关键!”高明握紧拳头沉声道。

    “看来只有把罗小花抓到侦缉队仔细审讯,才有可能从中打开缺口。”密探眯着眼点着头说。

    “不可!没有证据抓人,可能会引发不少的麻烦。你回去多留心,发现情况立即向我报告。”高明阴沉着脸说道。

    ……

    听说罗小花返回了军校,一直密切关注着罗小花消息的渡边小荣,立即打电话告诉了远在广州的大岛森。

    刚通完电话,大岛森又打电话转告沈招银。

    此时的沈招银,刚刚从朐南镇把田中千惠和沈黑带到北平的宅子里。听到罗小花还活着,他又惊又喜,决定把罗小花接到北平这边。

    “你疯了吗?”田中千惠听到后对沈招银生气地问。

    “你怎么这样说话?你不是常说,一个革命者,应该珍惜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相互爱慕的人吗?怎么突然变卦了?”沈招银疑惑道。

    “没有呀!是你理解有误。我说这话的时候,是在强调革命事业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相互爱慕。你说你现在和罗小花是什么样的状况?”田中千惠道。

    “我和她是志同道合的同伴。正是为了事业,我才忍痛割爱和她分手,之后和你结婚生子。”沈招银忿忿不平道。

    “这个我知道的。我还知道,她在我之前曾怀了你的孩子,后来难产,孩子没有了,她自己也险些搭了命。最后还是李德钢救了她。”田中千惠道。

    “是啊!她所受的苦大多都是因为我,而我为了革命事业离开了她。我应该向她说明这一切,取得她的谅解才是。”沈招银垂着眼眸低声道。

    “这个你放心,已经有人为你说明了一切,她早就谅解了你。”田中千惠撇了撇嘴道。

    “你是说李德钢那个王八蛋?”沈招银失声尖叫问。

    “是李德钢那个老同学,不是王八蛋。”田中千惠冷笑道。

    “他是小人,他乘人之危!”沈招银吼道。

    “胡说!他不是乘人之危,而是排忧解难。”田中千惠辩解道。

    “不!那是他和杜鑫磊的阴谋!”沈招银怒道。

    “错!那时的他就要被杀头了,怎么和杜先生搞阴谋?”田中千惠质问道。

    “就算是杜鑫磊的馊主意,但他李德钢也不应该夺人所爱。俗话说,朋友妻,不可欺。”沈招银理直气壮道。

    “当时罗小花找你快要找疯了。事实上,李德钢救了她两次。她沮丧痛苦的时候都是李德钢陪着她度过,而你又在哪?”

    见沈招银无言以对,田中千惠缓和语气说:“亲爱的,你静下心来好好想想:你觉得你现在去接罗小花,她会愿意跟你到北平吗?况且你和关团长的约定还在,还必须事先得到他的同意才行。”

    ……

    沈招银去武汉接罗小花的决定被田中千惠劝阻,这让他的心里感到十分窝囊和憋屈,但他没有办法,因为他自己也不太确定罗小花会不会跟他回来。思来想去,最终他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夜深人静,躺在床上的沈招银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离开罗小花之后的生活开始一幕幕在他的眼前浮现。

    三年前,沈招银到北平给溥意做侍读时,逊帝溥意已经娶了皇后和妃子两年多了。

    溥意的爱好有很多,除了琴棋书画,还有捏泥人、饲养动物等嗜好,有时还便装到宫外坐汽车、逛大街。

    当时,紫禁城宫里宫外都在传言,说逊帝小时候常和宫女厮混,过早地有了男女之情,伤了元气,没有了生育能力,导致他的皇后和妃子至今都没有怀孕。

    闻此传言,沈招银都不敢住在宫里,便在紫禁城附近租了一间房。谁曾想,这件事竟让他尝到了甜头——越来越多的人带着重金厚礼向他沈取有关逊帝的各种信息。

    不久,溥意被军阀冯遇祥赶出了北平紫禁城,被迫移居天津租界张园。沈招银在租界附近又租了一间房。这样,他就有了两处敛财的地点,乐此不疲地在北平和天津两地来回奔波。

    沈招银不但卖情报赚钱,而且写了大量同情逊帝的文章,给国内外的报社和通讯社投稿。

    在“一字值千金”的年代,报刊稿费本来就很高。而那些拥护溥意的清朝遗老遗少,以及与溥意往来密切的军阀头子,又会给沈招银送来大笔的奖赏。

    尤其是日本军政界认为,沈招银的文章是在为以后建立满洲国造势,又给了沈招银巨大的奖赏。

    有了钱,沈招银就把在北平和天津租住的宅子买了下来,想把罗小花接过来住,便打电话给渡边小荣,请他把消息告诉罗小花。

    沈招银从渡边小荣的电话里得到了罗小花死亡的噩耗。这让他伤心欲绝。

    中秋节将至,心灰意冷的沈招银来到凤凰城,本来是想动员自己的生母沈来凤和外祖母沈丁氏到北平或者天津的宅子去住。

    沈来凤和沈丁氏说什么也不肯答应沈招银的请求。他们说,离不开板浦的教堂和上帝。

    ……

    田中千惠和沈黑跟着沈招银走了。沈来凤带着李白回到大李庄李家老宅子。沈家大院里只留下沈云善孤苦伶仃一个人了。

    过了两天,沈云善实在忍受不了孤独的折磨,好说歹说才把沈来凤母子俩又求回来,并且带着李德兰和管丫头一起过来了。

    为了帮助李德兰和管丫头治疗疯病,沈云善约定田中茂每天过来吃饭。

    李德兰和管丫头总是惦记着农会的事情,三天两头朝大李庄跑。

    沈云善见状,干脆腾出镇公所一间屋给大李庄农会专用。他还在门旁挂上“灌云县朐南镇农会”的招牌。

    这是当时最令四邻八乡无法理解的事情——国民政府的镇长,竟然成了农会的保护神。

    不久,罗青婵来到了沈家大院。她说,那个既是小李集乡农会又是教堂的房子被乡公所的人烧了,自己无家可归。

    就这样,沈来凤、管丫头、李德兰、罗青婵,这四个命运坎坷的女人,聚在了同一个屋檐下——沈家大院。

    不久,沈云善也成了基督教徒。沈家大院的大门上方有了一个鲜红的十字架——朐南镇的第一个基督教堂诞生了。

    ……

    过了两天,高明又来到军校,对瞿春秋说:“我托先锋旅的朋友调查一下沈招银主任的家庭背景,刚刚得到回话。他的父亲是国民政府的镇长,可是,竟然让农会的牌子挂在镇公所旁边。有人说,那牌子还是他亲自弄的。”

    “这有什么不对吗?”高明笑着问。

    “是不对呀!”高明道,“他一个镇长,拿的是国民政府的薪水,怎么能帮助共产党办农会呢?”

    “我早就听沈主任讲过,他的父亲积极拥护国民政府的各项政策,当然也包括国共合作政策。

    上海“四一二事变”发生后,他就给他的父亲写了一封信,劝其和农会划清界限。他父亲不会是还没收到信?”瞿春秋道。

    “哦,原来是这样。”高明道,“或许他连国共合作破裂了都不知道呢!”

    “高队长对沈主任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吗?”瞿春秋问。

    “是这样的,”高明道,“他的太太罗教官是被中山洋布店的唐老板救下的,唐老板为她付了不少的医疗费。”

    “这个我知道的,有什么不妥吗?”瞿春秋问。

    “是这样的。”高明道,“有市民举报,工会的头头在洋布店里开过会。我们怀疑高老板和工会有牵连。”

    “你们侦缉队真有点草木皆兵了。工会是造老板的反,老板怎么可能和工会混在一起呢?一定是想领赏的人想疯了,我看。”瞿春秋道。

    “本来我也认为奇怪。可是,我刚刚听说了沈主任父亲支持农会的事情,才觉得老板支持工会也有可能。”高明道。

    “好了,我知道高队长的意思了,我会告诉他的。第一,我叫他再给他父亲写封信,让他把农会的牌子摘了;第二,让他和罗教官两个人尽量不要外出,免得瓜田李下的说不清楚。”瞿春秋笑道。

    “正是,正是!还是校长大人英明!”高明竖起大拇指道。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