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5章 原型

作者:李正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同宗兄弟李大鹏回老家,我和理德一起为他接风洗尘。

    李大鹏原名李正新,小时候挺有个性,学习很认真,但跟我一样,偏科——对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情有独钟。

    上高三的时候,班上同学开足马力冲刺高考,他却对庄子《逍遥游》、屈原《离骚》等名篇如痴如醉。

    高中一毕业,他就干起了个体运输,其遭遇颇似李小龙。换句话说,李小龙的原型,最早来自李大鹏。

    所不同的是,李大鹏不是像李小龙那样一蹶不振,而是几经沉浮,与命运进行顽强的抗争,逐渐成为无锡市大件搬运行业的龙头老大。

    大鹏的精神感动过许多人,也得到过许多人的帮助,但我却认为,他的精神和力量,主要源自中国古代文化。

    您一定会问,我如何得出这样的结论?大鹏的行业与文化是风马牛不相及啊!

    我的观点并不是空穴来风,自有大鹏的《鲲鹏赞》为证:

    “挺起钢的脊梁,展开铁的翅膀,大胆地抖动苍穹,无畏地翱翔宇宙。

    啊!鲲鹏,勇敢地接近天堂,把心中的爱洒遍每一座峰峦……

    鲲鹏时而盘旋,盘旋不是徘徊;时而俯冲,俯冲不是低落。展翅的一瞬,可扶摇九天。

    鬼斧神工的景秀山河,你从不眷恋、从不驻足,扶摇直上九万里,无需回首。

    即使有一天,只乘几根断羽;即使有一天,老眼昏花,雄风不在,但你也不会如学鸠盘旋屋顶、似鸣蝉高歌枝头……”

    “好一篇赋体励志文!”理德赞道,然后疑惑道,“大鹏既然是李小龙的原型,为什么大鹏的精神和气概,在李小龙身上荡然无存?”

    “我是这样想的,”我解答道,“如果我把大鹏的精神和经历原封不动地用在李小龙的身上,那就不是一百年前的时代背景了。

    换句话说,那样的时代只能产生李小龙,绝对产生不了李大鹏。李小龙只能在碰壁后,调整自己的方向,重新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

    “我是说主人公的英雄气概!”理德道,“老哥,长篇小说的主人公在英文里叫hero,就是英雄的意思。你写的李小龙,他的身上还有多少英雄气概呀?”

    “这个……”我想了一会,然后说,“不一定呀!西方不少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中的主人公,也不是什么英雄人物,有的甚至恰恰相反。例如,莫泊桑的《俊友》,主人公就是一个花花公子,一个吃软饭的人渣。”

    “这么说来,你是把李小龙写成人渣了?”理德问。

    我忽然意识到,自己的话引起了理德的误解,或者说,被抓住了“把柄”,便连忙解释道:“我、我不是那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理德紧追不舍地问。

    “李小龙是英雄人物,这个是确定无疑的。但我想,每一个英雄人物都有特定的环境,都有自己成长的特殊历程,李小龙也不例外呀!”我解释道。

    “过程?”李家长房走过来笑道,“你这‘过程’如果拉得太长,恐怕读者会跑光的。

    现在的青少年读者,总是把主人公当成自己心中的偶像。你这样写,恰恰是破坏了这样的偶像,你这叫自毁长城啊!”

    “嫂子说得对!”理德兴奋道,“老哥,希望你能够采纳我们的建议,尽量缩短英雄成长的过程。”

    “我再补充一句,”李家长房道,“现在年轻人喜欢的是欢乐英雄,而不是悲剧式英雄。”

    “二位言之有理,在下恭听谨命,一定让主人公尽快成长,成为完美的大英雄!”我拱手道。

    “尤其是李小龙的性格要尽快改变,不能总是这样窝窝囊囊的,要不然,这英雄的形象会大打折扣。要尽快把大鹏的精神渗透一些给李小龙!”理德道。

    “是的。说得好!”我赞许道。

    “错了,错了!”李大鹏叫道,“我知道,李小龙年轻时受到过压抑和打击,从低迷状态走出来并不是轻而易举的。

    其实,我当时的低迷程度一点都不比李小龙轻,我虽然挺过来了,但回想起来常常倒吸一口气。因为我的铤而走险,也曾经把自己带到崩溃的边缘。

    我现在倒是觉得,李小龙的形象更有普遍的意义。他的成功之路,更值得提倡和效仿,因为他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

    商场如战场,冲锋陷阵固然很重要,但迂回包抄却也是克敌制胜更有效的方法。有时为了大踏步地前进,必须大踏步地后退。

    说实话,如果我当时能够找到其他比较容易的方法和道路,绝不会选择九死一生的冒险。”

    李大鹏的这番话,让在场的人肃然起敬。理德和李家长房是不是地点头称是。

    “我酒喝多了,话就多。”李大鹏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李家长房感慨道,然后端起酒杯道,“老弟,我再敬你一杯!能不能再说一点对网络小说的看法?”

    李大鹏端起酒杯道:“舍命陪嫂子!喝醉了,我废话更多。亲们请边喝边听我李大鹏胡言乱语!”

    “一茬孩子长大,对玄幻穿越不再感兴趣了,但另一茬孩子跟着就上来了,川流不息啊!所以,玄幻穿越文,就像童话,永远不会过时,永远都有市场。”李大鹏兴高采烈道。

    “是啊!”我赞同道,“可想而知,我们写现实主义文学的人,通向成功的道路不可能是平坦的、宽广的,永远都是一条陡峭的山路。”

    “不过,”李大鹏笑着说,“亲们就看着,现在所谓的‘全民写作’,且得乱一阵呢,即便是清网行动如此猛烈。

    其实,不管现实主义还是虚幻主义,文学的创作要么贴近国家提倡的正统主流,要么贴近读者,这才是它们生存的土壤。

    我相信,涤荡过后方现清流,真正喜欢且坚持下来的人方得始终。大鹏醉后吐真言,幸与亲们共勉!”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