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5章 升温

作者:李正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亲爱的读者朋友:您好!又到了互动章节。这一章里,参加互动的朋友较多,如果您不喜欢热闹,可以跳过这一章。

    忽然想起来,今天是我加入铁血网站一周年的日子。这一年来,虽然每天读写如故,但不再感觉孤寂和辛苦,因为可以和读者朋友愉快地交流,还经常得到大师的指导。

    这不,我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打开电脑,浏览一下“评论区”。

    “正友兄的节奏有点拉慢了,大篇幅情景对话的同时让人物性格更加丰满,地域文化和风俗也渐渐凸显,这是什么?这就是特色!”

    这是我本家兄弟汉风的帖子,他经常的鼓励给我增加了不少的力量。

    “如一幅浓重的画卷,缓缓打开,将沉重的历史娓娓道来……”

    哦,这是大神国之祯祥的评价。他的《明越坡》已经大红大紫,每天的点读过万呢!

    ……

    我正陶醉在大师和朋友们的鼓励话语中,李家长房走进我身边讥笑道:“哟,几句表扬就把你乐得屁颠屁颠的,饭都不知道吃了!”

    “这表扬也有你的份呀!是不是见我独享而产生嫉妒了?”我反唇相讥道。

    “你还好意思独享?”李家长房一边拉我一边说道,“人家每天的点读都成千上万,而你的总是在一百上下徘徊,还好意思沾沾自喜!”

    “等等!”我叫道,“你瞧,也有批评建议的呢!是汉风兄弟的帖子!”

    “小的时候听家里读过族学私塾的长辈说起过,对付调皮捣蛋的孩子,那老先生绝对往死里招呼,越是亲的打的越厉害。

    为啥?那个时候就讲究一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说实话,李小龙有点纵容了。”

    李家长房看了一会评论说道:“我知道,有兴趣看现实主义风格的都是高素质的读者,以及志同道合的作家朋友。不是登峰造极的作品,很难赢得大众读者。”

    “我正在认真学习大师们的经验呢!”我说道,“国之祯祥的《明越坡》和汉风的《铁血战刃》都是现实主义题材,但都用了穿越的表现形式,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是啊!”李家长房赞同道,“除了穿越的形式,在语言风格上,他们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我们刚刚端起饭碗,理德和刘若冰过来了。

    理德走到我的电脑前,和汉风兄弟聊了起来:“唉,现在写网文的人,颇有点旧上海办报纸的情形,靠天花乱坠的奇思漫想和信口胡说出名。”

    汉风应道:“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存在即合理。就像是穿越文,自打出现到现在都快二十年了,至今仍然大行其道,这说明社会受众众多。”

    “老哥,大鹏兄弟给你写了一首诗,你来回!”理德叫道,同时站起身让我坐在电脑前。

    原来是大鹏发过来一首顺口溜:“正友大哥实在牛,创新不怕墙碰头。不喜穿越胜穿越,但愿大作登高楼。”

    我连忙回复道:“别说正友大哥牛,大哥心中满是愁。面壁十年写家史,不见长江天际流。”

    “大哥,”李大鹏接着道,“关于年轻读者的阅读兴趣问题,不必过分在意。其实,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

    我曾经许多次下决心把《红楼梦》原著看一遍,可是几十年下来都没能完成这个夙愿,因为实在没有兴趣读下去,尽管从心底认为它是古今中外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是啊,”李家长房道,“在古典四大名著中,《红楼梦》确实最为优秀,可是,小读者却最喜欢《西游记》。”

    “确实是这样的,我深有同感。”我应道。

    我记得开始看《红楼梦》,就是看不下去,因为自己文言差,看不懂;

    后来基本能够看懂了文言,但还是看不下去,因为觉得里边的故事没有多少意思;

    直到在大学里要考试,才逼着自己像完成两万五千里长征一样,总算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这时候,我才有点感觉到《红楼梦》的可贵之处。我这样说,并非自视清高,更不是说要写出《红楼梦》那样的作品。

    我只是在强调,对于小说作者来说,有趣味和有价值,常常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我早已说过,只要还有一个读者支持《海西侯后裔》,就一定会坚定不移地写下去!

    “我明白你的意思。有理德老弟帮助你把关真实性,有我帮助提高趣味性,是你的福气呀!”李家长房笑着说。

    不知不觉中,我和李家长房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我已经记不清,距离我们上一次握手有多长时间。

    写作《海西侯后裔》,让我们夫妻感情,以及我和理德的兄弟感情,不断升温。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我忽然想起,理德是诗词高手,可他怎么遇到顺口溜就想打退堂鼓,溜之大吉?

    “差点忘了,”李家长房惊讶道,“我刚才又忽然想到,刚刚发上去的一章还有一个问题。

    记得你以前说过,你的太爷就是十分有名的算命先生。我倒是想问你,一个算命先生怎么还要找别人算命?”李家长房道。

    我答道:“李章南是我太爷辈的,并非我自己的太爷。不过,我太爷确实是个私塾先生兼算命先生,他后来参加了革命。

    这样说:《海西侯后裔》里的李章南、管二林,以及李家军的首领李东平,这三个人加在一起,差不多就是我太爷的原型。”

    “为什么教书先生、算命先生和革命者三者不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我看,你太爷爷的形象本身就很好,不能这样割裂开来,写成三个人。

    再说,这本小说里人物太多,乱糟糟的感觉,应该合并几个才是,可你为什么偏偏要把一个人写成三个人?

    我把那些酒文化故事删掉一大段,也是为了尽量不增加人物,减少读者的反感。”李家长房言之凿凿道。

    “言之有理!老婆,你改得好!”我由衷地赞道。

    “那好,我现在出去买菜,你就试着把管二林慢慢‘转变’为革命者!”李家长房说完,起身出门。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