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章 上品

作者:李正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亲爱的读者朋友:您好!

    首先说明一下,本章小标题《上品》,并不是指《海西侯后裔》这本书,而是指读者您。

    我这样说,也不是为了刻意讨好您,这可是有根有据的观点。

    古人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话的含义显而易见,只有喜欢读书的人,才不是下品,而是上品。

    虽然这种观念早已成为现代读书人的一句自嘲,但我却坚信不疑。

    不过,毫无疑问,所有的作者都希望把自己的作品打造成上品。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海西侯后裔》作者绞尽脑计,异想天开地在作品中穿插与读者互动的章节。

    我相信,这样一来,即使《海西侯后裔》不一定达到上品的标准,但至少有与众不同之处。而且,这样的互动,一定能够帮助提升作品的品质。

    也许您不喜欢或者不习惯这样的互动,那就无视这样的章节——直接跳过逢五或者逢十的章节!

    不过,我已经感觉到,您既然能够耐住性子看完《海西侯后裔》的前四章,这就足以说明,您绝对不是低层次的菜鸟读者。

    我也相信,您绝不会像李家长房那样,完全否定和排斥现实主义文学。

    不好意思,这是第一次互动,暂时还没有收到您的意见,我只有先说一说李家长房。

    说实话,我自己连个笔名都没有,贪图文人的桂冠,有滥竽充数的嫌疑,但我老婆却是当之无愧的。

    我敢这样说,有两条理由呢:第一,她有笔名,叫李家长房,而且有不少的粉丝呢!第二,她的网络小说《丫鬟传》曾经红极一时。

    她说,因为自己是李家的媳妇,便起了这个笔名。可我却怀疑,她可能是受了唐家三少那个笔名的启发。

    自从她有了笔名,我便用长房二字称呼她,因为我觉得,这样叫起来比较亲切,而四个字的称呼有点拗口。

    “你什么意思?”李家长房生气道,“叫我长房,你是不是还想娶二房、三房?告诉你:叫我笔名可以,但只能叫全称,以免外人误解。”

    本想拍她的马屁,却一不小心拍到了马腿上,我据理力争道:“笑话!长房和李家长房,不是完全一样的意思吗?”

    “不一样呀!长房两个字,意思非常明显、集中,但李家长房四个字,就分散了意思,重点被移到李家上面了。”李家长房辩解道。

    我不再和她较真,因为我自知说不过她,只能顺水推舟地再拍一次马屁:“喳,恭听谨命!”

    不知历史上什么人心血来潮,说文人是臭老九,还有人创造了文人相轻这个词语。我真想给这些始作俑者一记响亮的耳光!

    时过境迁,现在说这样的话,真的打死我也不信!

    如果文人相轻,当初,李家长房的长相比我好看多了,怎么会看得上我?而她的才华,她的聪明伶俐,更是远远在我之上。

    当年她向我伸出橄榄枝时,我都惊呆了,以为自己是在做梦。我还真有点怀疑,她是不是想拿我开心。

    后来我才明白,她是冲着咱李家书香门第和文人世家的虚名来的。真想不到,原来我是沾了家族的光,才捡了个大便宜。

    能够印证文人并非相轻而是相亲的,还有我身边的一大圈文友。他们没有一个是与不读书的“下品”举案齐眉的。

    你想反驳我这个观点可以,可别提我们李氏家族长辈守常先生!那是一百年前的事情了,那样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虽然我不是他的嫡系后裔,但我敢肯定,一个北大教授娶一个文盲媳妇,绝不是因为他不想娶情投意合的才女,而是旧时代童养媳习俗和封建道德害了他。

    守常先生虽然是一代伟人,但对他的婚姻观念,我真的不能苟同,只能是同情和否定。

    当然,这样的事情也曾经发生在我太祖父和曾祖父的身上。你别急,我会在这本书里详细地揭露那些悲剧的真相。

    关于李氏家族的历史,我太祖父是我所能上溯到的最高级别。

    他和他的儿孙们生活在清末民初,那时中国人的文盲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五,而他们竟然都是文人,那简直就是凤毛麟角啊!

    身为李氏家族的后裔,我因此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并且曾暗暗发誓,有朝一日将我家族的历史,写成厚厚一本书。

    当然,这是我一时冲动。写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都是我酒后之言,白日梦而已。

    我平时给报刊投稿,都是千字文,纯属业余爱好,充其量只能算一个“臭皮匠”级别的写手。

    可忽然有一天,李家长房对我说:“老公,我看你年复一年写豆腐块文章,既没有什么文学价值,也挣不到多少稿费,有什么意思?”

    “一点没错!”我附和道,“我早就想金盆洗手了,只是积习难改。”

    “既然这样,你不如把李氏家族的故事写成长篇小说。”李家长房建议道。

    一句话说到我的心坎上。不过,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同时,我又纳闷:对穿越、架空、玄幻等网络小说情有独钟的她,向来不喜欢写实风格的作品,怎么会改弦易辙呢?

    李家长房好像看出了我的惊喜和疑虑,她坚定地说:“老公,我支持你把现实主义文学推向网络,支持你把健康有益的作品推向青少年朋友!”

    原来,就在《丫鬟传》红得发紫时,踌躇满志的李家长房偶然得知,网络小说读者的平均年龄不到二十岁。

    这让李家长房陷入了深思。她知道,对少年儿童来说,网络小说跟电子游戏一样,一旦沾上很容易成瘾,会极大地影响学习和休息。

    因为曾经做过老师,对青少年成长不利的事情,李家长房自然是不忍心再做下去的。于是,她毅然决然地放弃了续写《丫鬟传》姊妹篇的计划。

    “老公啊,”李家长房十分认真道,“李姓是天下第一大姓,李姓皇帝的数量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多的。

    如果李氏家族的故事在网络上发表,一定会有很多很多的读者。因为全中国的李姓人口,就是一个庞大的读者王国。

    我把你的书名都起好了,叫《海西侯后裔》……”

    经不住李家长房这样多次的蛊惑和怂恿,我尝试着用写实小说的形式,写李氏家族的历史片段。

    刚刚收到笔名为光合作用的读者朋友帖子:“大时代的变迁,小人物的无奈与挣扎。”

    太好了!简直是一语中的,把《海西侯后裔》的主题说得十分到位。

    他还建议道:“书中可多写点与上层人物的关系,如在东海的袁慰亭堂兄袁世猷。如果感兴趣,我会提供相关的资料。”

    太好了!这可是雪中送炭啊!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