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家传本第78回 随遇而安陈家港 乐不思蜀逃命人

作者:李正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有水,有水啊!”李德钢激动地站起身说道,“还有千惠,田中千惠小姐!就是那个水一样的日本女人!她一定会帮我的。还有,我以后随身都要带着管丫头,她是女人,我身边时时刻刻都有水的!”

    管二林摇摇头说:“依我看,以后二少爷身边是不会缺水的,怕只怕水多了泛滥成灾啊!女人是水,可是此水非彼水。俗话说,女人是……”

    “什么?”李德钢按捺不住地说,“你不就是想说女人是祸水嘛!女人是祸水又怎么了?我不在乎,没有管丫头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我宁愿因为女人受苦受难!”

    “这样,”管二林说,“你最好先到安全的地方,等你遇到活水再到海州去。”

    “什么地方?”李德钢迫不及待地问。

    “天连水、水连天的地方。”管二林故意停顿一下,然后拖长声音说,“陈……家……港!天意,天意啊!”

    “陈家港?”李德钢摸着自己的脑袋道,“哦,我想起来了,就是谢大爷的老家!这如何是天意呀?”

    “嘿嘿,”管二林笑着说,“这个……要是说白了,天意就不灵了。当活水来到你身边的时候,你自然会明白。不过,我还是想提醒你,你可以记住这样的几句话啊!”

    “哪几句话?”李德钢问。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管二林道。

    李德钢笑着说:“谢谢大爷!这是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四章。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见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住长久的平安。”

    ……

    杜承如的渡船没有帆蓬,也没有舵,只能靠海水落潮的时候沿潮河顺流而行。

    杜承如的右眼敷着白药,用一块黑布扎起来,看上去样子有点可怕,迎面遇到的船家,远远地就开始避让。

    渡船上没有舵,为了控制船行方向,杜承如用竹篙撑船,其他人轮换着划一支单桨。

    其实,划桨对稍大一点的船起不了多大作用,倒是让坐船的几位有了活动的机会和乐趣。

    一路上,杜承如忍着眼伤的疼痛掌船,并且始终没有流露一丝一毫怨恨的表情,这让李德钢心中经常感到惭愧和悔恨。

    ……

    渡船终于到达了潮河入海口。

    这时候正值中午,李德钢、管丫头、李德铁和郑天贵正挤在船舱里眯着眼睛晒太阳。

    四个人躺在一起像四根并起来的手指,李德钢一米八的身材就像最长的中指。

    “到了!到了!”杜承如大声说道,“前面就是陈家港了。”

    李德钢爬起来伸着懒腰,站起身子向东北方向望去,立刻被眼前一望无际的大海和近处星罗棋布的渔船构成的景象深深震撼。

    靠近岸边的是小舢板,男人站在船头撒网,那网撒得圆,看上去就像夜空里散开的烟花落进水里,他们把网拉出水面时,各种各样的鱼虾惊恐地冲撞着渔网,做着无用的挣扎。

    离岸边稍微远一点的,是每两条相距并行的小鱼船组成一对,船上各有一人手里握着一根短木棍,有力地摆动双肩。

    等到两个人站起身举高手中的木棍,外行人才恍然大悟,那两个人的木棍上连着线,线上挂满了裸钩,渔人时不时地收获着钩到的鱼。

    有单个捕鱼的船,渔妇在后梢掌着舵,男人在船头下丝网,几个小孩被用渔家特制的布笼套扣在船舱里,大的扶着小的,一起用手扒着舱口向外张望着,过一会网就会被收上来,网上挂着大大小小的、各种各样的海鱼,还有两头尖的梭子蟹。

    入海口的东岸是陈家港,向北两里路,西岸是堆沟港。再往远处望,开山岛隐隐约约在海面上,宛若仙境。

    李德钢早就听过二郎神劈山救母的故事,潮河口就是他与孙悟空的战场。

    他此时似有千言万语来表达内心的震撼,但却张口结舌的像个小孩子,沉醉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情不自禁地赞叹道:“管先生真的是神机妙算,这里真的是水的世界啊!”

    “真好玩!”李德铁也高兴得像个小孩直嚷嚷,“我也要打鱼!小德钢,我们再也不回朐南镇了,好吗?”

    “唉……”管丫头流着眼泪自言自语道:“这里不是我的家。我想姆妈了。”

    “当心一点,船要靠码头了!”管二林喊道。

    “怕什么?”李德钢满不在乎地说。

    就在这时,渡船轻轻地碰上岸,李德钢没站稳,一个踉跄掉到冰冷的水里,嘴里“哎呀”一声,身体周围溅起水花。

    “哈哈哈……”杜承如笑起来,“水不深的,你们拉他一把!”

    李德钢站在冰冷的海水中笑着说:“好几天没有冬泳了。”

    “二少爷,你怎么站在水里呀?快,快!我们拉你上船!”郑天贵叫道。

    杜承如一边下船抛锚一边笑着说:“不用拉他上船了!他自个儿直接上岸不就行了?这么冷的天,棉裤弄湿了又没得换,还真够他喝一壶的!”

    岸上传来童谣:“摇摇摆摆,小鬏赶海。捞鱼摸虾,早点回家。捉个小蟹,送给爹爹;抓个大虾,送给大大;捞个歪歪,送给奶奶;摸个贝贝,送给妹妹;捡个螺螺,送给哥哥。”

    李德钢让郑天贵给杜承如十块银元作为酬谢。

    杜承如坚决不要,得空把渡船撑离了岸边。

    ……

    陈家港是由五百年间的各地移民组成,因为贴近海边,世世代代大多以产盐、捕鱼为生。

    镇子并不小,有青石板路、灰瓦青砖的民宅和幽长的小巷。

    李德钢想到过去找谢正中试试,但中途忽然打消了念头,因为他不知道谢正中是否仍然和汤玉琦的母亲住在一起。

    就在李德钢犹豫不决的时候,李德铁忽然发现对面走过来一个酷似谢正中的人。

    “谢大爷好!”李德铁连忙叫道。

    “你们是找我大哥吗?我是谢二中。”谢二中说。

    “谢二爷好!”李德钢笑着说,“我们四个人就是想租房子,刚才有人介绍说,谢大爷家有房子的。”

    “哈哈哈……”谢二中笑着说,“什么人这是?大哥那房子早就卖了。我家房子多,住我们家!靠海边,房租便宜,一间屋一年两块大洋,两间屋一年三块。”

    “您真会做生意。成交!”李德钢说道。

    ……

    冬天海边的天气特别寒冷,渔民一般都不想出海捕鱼。

    谢家父子二人是渔民,他们把织网的事情留给了谢陈氏和谢小莲母女俩,自己出去赌钱。

    李德钢决定买她们织的旋网,可是织好的旋网只有一副,他便叫谢家人替他们到别人家再去买两副。

    谢小莲说不用去买别人家的,她保证在开春前织好另外两副网。

    有了旋网,李德钢就请谢家父子二人指导他们练习撒网。

    李德铁从小就对捞鱼摸虾十分喜欢,一听说撒网高兴得不得了,可是练了半天,撒出去的网只是张开一条缝。

    李德钢用尽力气把渔网撒出去,可是渔网只能张开小半个圆圈的样子。

    只有郑天贵的网撒得圆,他笑着说:“大少爷、二少爷,打鱼撒网是粗人做的活,不是你们能做的事情呢!”

    “明儿我一定会撒圆的!”李德铁不甘示弱地说,使劲地把网撒了出去,但仍然没有什么起色,就着急地说,“郑大哥,我也是粗人,怎么就学不会撒网?”

    “你是笨人,怎么学得会?”李德钢笑着说。

    “你不是笨人怎么也学不会?郑大哥怎么一学就会?”李德铁反问道。

    “这个……”李德钢挠了一会头,还是无言以对,便换了话题说,“谢二爷,你还是说说‘过大鱼’的事情!快到时候了?”

    “差不多!”谢正中想了想说,“我记得只有到了三月三,就是小白龙到龙王庙探母的日子,才能看到。”

    谢小莲抢着说:“我听老年人说过,要是夏季有了闰月,一年中就会两次过大鱼。我们叫那大鱼叫江猪鱼。听老年人说,江猪鱼就是为小白龙开路的。”

    “哟,小白龙还有保驾护航的啊!江猪鱼是不是有老母猪那么大?”李德钢问。

    “哈哈哈……”谢二中笑着说,“江猪鱼比老母猪大多了。大的有十几丈长,小的也有几丈长。今儿是二月二龙抬头,传说从这一天开始就能看到过大鱼,没事的人会聚在大潮河边等待。不知道……”

    没等谢二中说完,谢小莲唱起了童谣:“二月二,龙抬头,家家户户带翻猴。家和百业皆兴旺,幸福更上一层楼……”

    “不好听!”李德铁捂着耳朵叫道,“天天在院子里听你说这些,不好玩!我要去看大鱼!”说完,扔下旋网,拉着谢小莲向院子外走去。

    “大哥,我们还是学习打网!看什么大鱼小鱼的!”李德钢道。

    “哈哈哈……”谢二中笑起来,“打网哪里需要像你们这样学?到时候一边撒一边学,要不了半天,没有学不会的。你们都去看大鱼!我们也不想整天陪着你们在院子里撒网,让人家知道了,还不笑掉牙?”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