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家传本第42回 论担当能进能退 说责任敢作敢为

作者:李正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庆侠没有回答,而是接过信,检查了信封两端的封口,提起封口不太严密的一端,让里边的信滑向另一端。

    然后,他把封口的那一面朝下,用拇指指尖压住没有糊严的封口边缘,左手把信封的封口处微微卷起,慢慢地就把信封的封口完好地打开了。

    “哦,原来是这样。”李惠氏说,然后又问,“我们又没有浆糊子,怎么再把它糊起来?”

    “你可真是头发长见识短啊,那粽子里的米粒子不就是浆糊子吗?一天到晚就知道烧香拜佛、吃斋念经!”

    “老爷,”李惠氏问,“做长辈这样做是不是不地道?”

    “这是关心晚辈,对他们负责人。”李庆侠说着掏出信看起来:

    “二少爷:你好!首先祝你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下雨了,老是下雨。泪水顺着脸颊往下流,流到了嘴角,我尝到了甜咸交夹的味道,我总会看到妈妈。

    我盼望着雨快点停了,盼着你早点来到我的身旁。

    我闭上眼睛总能见到你拼命地踩着脚踏车子,向大李庄赶来,可等我睁开眼睛,却发现你不在身边。”

    “告诉我,信上说的什么?”李惠氏问。

    “还能有什么好事情?都是废话。你自个儿看!注意不要让风给吹跑了!”李庆侠气愤地把信递给李惠氏。

    李惠氏一边看信一边说:“我平时听丫头念道的都是顺口的诗词,这个怎么乱七八糟的?”

    “她哪里会写诗词呀?她平时念道的那些还不是小德钢写的吗!”李庆侠答道。

    ……

    见到李德钢,李庆侠照例首先要问他的功课:“记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个词语的典故吗?”

    李德钢毕恭毕敬地答道:“记得。三国时期,魏国的董遇自幼生活贫苦,整天为生活而奔波。

    但是,他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坐下来读书学习,所以知识很渊博。

    他的哥哥讥笑他,他却不在乎。天长地久,他写出了两本书,引起了轰动,名声也越来越大。”

    “得得得!”李庆侠不耐烦道,“谁叫你讲故事了?我问的是典故,和这个词语的意思相关的!”

    “知道了,大大。”李德钢胸有成竹道,“别人问董遇读书有什么窍门,他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得得得!谁叫你说这么多?我只要你记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就是要你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在读书学习上。我想问问你,你是这样做了吗?”李庆侠问。

    “我吗……”李德钢刚要夸夸其谈地回报一通,但看着李庆侠不耐烦的样子,便不敢多说了,“尽量。”

    “知道自个儿多大吗?”李庆侠问。

    “十七呀!大大,您问这个干嘛呀?”李德钢感到莫名其妙。

    “我原以为你对男女私情没有任何兴趣,只知道一心一意地读书学习。

    没想到,仅仅几天的工夫,你竟然跟管丫头……唉……”李庆侠显出一副失望的神态。

    “管丫头怎么了?”李德钢惊慌地站起身问,“大大,我跟她怎么了?”

    “德钢啊,”李惠氏愁容满面地说,“你、你真不该呀!”

    “不该什么呀,妈?”李德钢着急道。

    “她、她有了身孕。”李惠氏说完,惊恐地望着门外。

    “什么?她怀孕了!她怎么可能怀孕呢?天哪……”李德钢想不通。

    “你这个混账东西!”李惠氏气愤地打了李德钢一巴掌道,“事情都做了,还不敢承认!

    我叫你姐姐问过管丫头了,管丫头说,你夜里偷偷跑回去找她好几次了。”

    “这……”李德钢眼睛瞪得大大的,很委屈地说,“这怎么可能?我天天在海州念书,从来没有回去过的。会不会是、是大哥!他可是从小就喜欢管丫头呀!”

    “我问过他了,他说半夜里起来撒尿的时候还看到过你回去的。你傻大哥是不会说谎的?

    小德钢,你给老子说实话,管丫头给你陪读的那几天你们发生了那事没有?还有,你究竟有没有偷偷地跑回家过?”

    “没有,一次也没有!”李德钢痛苦地说,“那会不会…会不会是李德锡?他也是喜欢管丫头的啊!”

    “混账东西!”李庆侠站起身又打了李德钢一个耳光,拍桌子吼道,“自个儿做的事情还要赖在别人身上!”

    随即,李庆侠拉着李惠氏的胳膊道:“咱们回家!早知道他这样顽固不化,我们……丢人现眼啊!哼!”

    李德钢急忙拉住李惠氏的衣角,用眼神求着她——这是他面对父亲责罚时惯用的方法。

    可是,令李德钢怎么也想不到的是,李惠氏却给他加上了一记耳光:

    “不仁不义的东西,你枉读诗书啊!管丫头说,你有时候是骑着脚踏车子半夜到家的……”

    “我哪来的脚踏车子?我也不会骑啊!”李德钢叫道。

    “还敢狡辩?门口的脚踏车子不是你的?”李庆侠厉声问。

    “什么?”李德钢恍然大悟地说,“天哪!那是大岛森的啊!他每天骑脚踏车子上学,把车子放在我们宿舍门口。你不信可以问问我同学!”

    “啪!”李庆侠又打了李德钢一个耳光,怒吼道:“顽固不化的东西!我们不想听你这一套!走!”

    “等等!这是管丫头给你的信。”李惠氏说着,将包袱里的信拿出来交给李德钢。

    “信?谁的信?”李德钢迫不及待接过信,但一看到管丫头的字,想到她对自己的诬赖怒火满腔。他想把信撕个粉碎,却忽然停了一下。

    然后,他慢慢撕开封口,掏出一叠信纸,注意到每一张信纸都是分开的,而且每张信纸上留下一点点不易觉察的粘贴痕迹。

    很明显,管丫头的信已经被看过了。他肯定这样的事情只有他父亲做得出来,于是心中便升起了怒火。

    原来,李德钢跟管丫头讲过,为了防止别人偷看书信,第一页不要写重要的话,后面每一页之间要用一点点的浆糊粘起来。

    李德钢冲出门,想向着刚刚出门的父亲怒吼,却看见几个同学一起向宿舍走来,便装着笑脸跟他们打招呼。然后,他走到大岛森的自行车前,抬起脚狠狠地踹了一下。

    “八嘎!你为什么踢我的自行车?”大岛森突然冲上来,飞起一脚把李德钢踢倒在地。

    ……

    下午放学后,李德钢没有去饭堂吃晚饭,带上两个粽子出了校门,沿着蔷薇河边无精打采地走着,身后突然传来女子的声音:“德钢君,等等我!”

    “谁?”李德钢停下脚步调头看,原来是他的同学田中千惠。

    通过最近两个月的交往,李德钢觉得自己和田中千惠很是投缘,也熟悉了大岛森。大岛森讲的中国话不太好懂,田中千惠便成了翻译。

    “德钢君,”田中千惠笑着问,“今天你的父母来了,可怎么又匆匆忙忙地走了呢?我知道德钢君还没有吃晚饭,我请你去饭店吃夜宵吗?”

    “不用了。我有粽子。”李德钢说。

    “粽子!我早就听说过,但我没吃过。我能吃一个吗?”田中千惠兴奋地问。

    “我今天没胃口,不想吃。”李德钢把粽子递给田中千惠说,“两个都归你了。北方很少地方种植大米,没有多少人喜欢吃粽子。我们是从南方搬过来的,把吃粽子的习惯也带过来了。”

    “阿宁阿哆,阿拉达(谢谢你,亲爱的)!”田中千惠高兴极了,接过粽子就扒开来吃了一口。

    “等一等!”李德钢抓住田中千惠的手说,“我们家中有个规矩,必须先做一首诗,才能吃一个粽子呢!”

    “好的。你先做一首,我再做。粽子你先吃一个!”田中千惠说着递过粽子。

    李德钢觉得自己心里很乱,一时半会找不到什么灵感,好不容易才想起关雄让自己写过的《端午思绪》,便诵道:

    “捶胸《天问》谁解意?掩面《哀郢》空泪垂。洞庭《卜居》临湘水,汨罗《远游》盼太乙。”

    然后,李德钢接过田中千惠递过来的粽子吃了一口,然后笑吟吟地说:“哆咗(请)!”

    “德钢君,”田中千惠十分兴奋,“你听:千舟击浪《渔父》祈,万粽飘香《九歌》宜。《怀沙》《招魂》国殇慰,《九章》《离骚》传楚辞。”

    “天哪!”李德钢惊得目瞪口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一个日本女子对中国文化竟然如此娴熟。愣了一会儿,他灵机一动,把手中的粽子递回给她,“千惠才高八斗,粽子都归你啦!”

    “不!”田中千惠挡回了粽子,“千惠还不是跟德钢君学的吗?粽子还是你吃!德钢君,我今天看到你父母了。跟你说的是一样的:你父亲很有学问,你母亲很善良。我真羡慕你!”

    一提起自己的父亲,李德钢的烦恼立刻来了:“我尊敬的东洋小姐,你是感受不到我们中国式严父慈母的滋味。记得你说过,最讨厌的就是爱教训别人的人。而我的父母正是那种人。”

    “可是,德钢君,”田中千惠说,“你在班上演讲时,说你的母亲会一丝不苟地教你怎么切菜,何时添油,要煮多久,放哪些调料,怎么样翻锅。

    你考试没考好,你的父亲会摊开试卷,点出你马虎的地方,用洞穿一切的眼光,看透你那颗深藏的玩心,最后语重心长地说:

    ‘一次失败不要紧,但你要知道问题出在哪里,避免再次发生。人可以犯错误,但一定要记住教训,不能明知故犯。’难道不是吗,德钢君?”

    “是的。”李德钢赞叹道,“你记忆力真好!不过,对不起,那是我为了完成杜老师的差事勉强而为,实际上那只是表面的现象。你知道‘过犹不及’或者‘物极必反’的道理吗?”

    “理解的。”田中千惠说,“我觉得,之前谈论你的父母和现在谈论你的父母,说的事情差不多是一样的,只是你的心境不同,感想也就不同罢了。”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