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1章 新贤官七子

作者:淮左卧龙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羌乱才平定,匈奴瞅准机会又打算祸乱西域,威慑大汉。不过匈奴北部丁令也趁机抄掠匈奴后路,袭杀数千匈奴人,迫使匈奴不得不回援。

    病已料定匈奴迟早来攻,于是任命前将军韩增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又擢许延寿为前将军。卫尉张延寿旧疾复发,再度辞职。病已命群臣举荐合适人才担任卫尉,群臣纷纷举荐期门高昌侯董忠。董忠为人谨慎,向来不结党,公正清廉,百官文武齐齐推举。病已于是任命董忠为卫尉,执掌南军。

    由于光禄勋和太仆空缺,病已又任命左曹杨恽为光禄勋,侍中戴长乐为太仆。又擢左冯翊萧望为大鸿胪,南阳太守王禹为大司农,广陵太守陈万年为右扶风,河东太守宋彊为左冯翊。原大鸿胪董梁因病去世,原大司农朱辅辞官钻研诗文。

    神爵二年(前59年)夏五月,赵充国派人将羌人首恶杨玉二人押解京师,病已命斩首示众。召集众臣议政,病已率先道:“这次召集你们来,是为了商议一下如何安置这些归顺我大汉的羌人。”

    丞相魏相起身道:“陛下,微臣以为应该在金城设置属国,专门安置这些归附的羌人。”群臣齐齐附议,病已于是设置金城属国,负责安置羌人。御史大夫丙吉接着道:“陛下,除了封国,还应该封王拜侯,以示恩宠!”病已于是封若零、弟泽二人为帅众王,其余全部封侯、封君,待遇比郡县。

    不久赵充国上书道:“羌人原本有五万大军,如今斩首上万,投降三万余人,溺水死及饿死者六千人,逃亡者四千人,元气大伤。微臣以为继续屯兵已经没有意义,请陛下罢兵!”病已准奏,命赵充国班师回朝,并派使者持节迎接。赵充国积劳成疾,艰难入朝参拜。

    病已心疼道:“将军已经近八十岁高龄,功劳甚大,今后不必入朝,朕派人到你家询问!派侍医去将军府为将军看病,另外赏金百斤,仍旧担任后将军。”

    待赵充国退去,病已扬声道:“这次虽然平定了羌乱,但不是长久之计,眼下还需要设置一位护羌校尉,替朕护卫羌人,安定西部。你们觉得谁担任护羌校尉比较合适?”

    群臣纷纷举荐,意见不一。病已于是命五府一起商议,定个推荐名册。五府指丞相府、御史府、车骑将军府、前将军府和后将军府。由于赵充国病,于是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车骑将军韩增、前将军许延寿一起商议,拟定推荐辛汤担任护羌校尉。

    之前辛武贤立了大功,却没被封侯,病已一直心存内疚,于是擢拔其弟辛汤担任护羌校尉,赐符节。给事中梁丘贺提醒道:“陛下,后将军对羌人最为熟悉,何不派人询问他?”病已欣然点头,派人前往询问赵充国。

    赵充国听闻群臣举荐辛汤,急忙掀开被子,下床急道:“辛汤怎么能担任护羌校尉?这不是胡闹吗?我要上朝,给我更衣!”

    左曹赵卬忙宽慰道:“爹,得罪人的事咱们何必做?既然群臣形成了公议,陛下也下了旨,您这个时候上书,不是把人往死里得罪吗?再说,之前辛武贤立了大功,您一句话,陛下就没有封赏他,他说不定早就对您恨得牙根痒。这个时候,不如卖个人情给辛家!”

    赵充国大怒道:“你这是鼠目寸光!就算得罪天下人,我也要为国尽忠!辛汤酗酒任性,智谋短浅,岂能让他负责蛮夷事务?如果再激起羌人反抗,说不定百姓又要遭殃!无论为国,还是为民,我都不能袖手旁观!”

    病已握住赵充国奏疏,感慨道:“赵充国果然有识人之明!他极力反对任命辛汤为护羌校尉,还向朕举荐辛汤的哥哥辛临众,说辛临众智谋稍高,沉稳而内敛。”梁丘贺笑道:“陛下,不如采纳赵将军意见。”病已左思右想,叹气道:“那朕只能当一回恶人了!传旨,命辛临众担任护羌校尉,让辛汤将印信和符节都交给他。”

    辛汤无可奈何将印信和符节交出,前往投奔长兄辛武贤。辛武贤听闻赵充国暗中捣鬼,更是怒道:“赵充国迂腐不堪,是存心与我辛家作对!他明知道二弟有病,却偏偏举荐二弟。之前打压我,现在打压三弟,可恨!”

    不久辛临众担任护羌校尉,抵达金城途中重病,朝廷四府不得不重新推荐辛汤,病已于是选拔辛汤担任护羌校尉。赵充国再度上书反对,惹怒了辛武贤,辛武贤于是去信司隶校尉,揭发赵充国之子赵卬诽谤和泄密大罪。

    司隶校尉是盖宽饶,他向来对官员严苛。听闻赵卬有罪,立刻上书弹劾。望着盖宽饶奏疏,病已迟疑再三。一来赵充国刚刚立了大功,可谓功劳太大。二来盖宽饶常常喜欢冤枉人,病已不敢确定。

    之前盖宽饶因为通晓经术,又持节公正,所以病已擢拔他为谏大夫。一次盖宽饶上书弹劾阳都侯张彭祖过司马门不下车,最后查出不实,被贬为卫司马。

    盖宽饶初担任司马时,常常亲自巡察营舍,慰问患病士兵,并安排医药。到了年底考核时,几千名士兵为了报答盖宽饶厚德,纷纷自愿请求留在宫中多服役一年。奏疏上达,病已大喜,再度擢拔盖宽饶为太中大夫,掌论议,巡察世风。

    刚上任后,盖宽饶雷厉风行,对好的风气不吝赞美,对坏的风气则痛心疾首。病已对他十分信任,总是照他的意思办。后来因功升为司隶校尉,专门负责纠察百官。

    盖宽饶担任司隶校尉后,事无大小都要检举,甚至连皇亲国戚也不放过,所以京官纷纷畏惧,不敢触犯禁令,京师很快风清气正。病已多次下旨褒奖,没想到盖宽饶旧疾复发。一次弹劾京兆尹张敞为妻子画眉,被病已命梁丘贺扣下了奏疏。几日后,盖宽饶竟怂恿众侍御史一起上书。病已不得不为张敞解围,心中却对盖宽饶十分气愤。

    病已本打算处置盖宽饶,但听闻他家中一贫如洗,每月俸禄几千钱,其中一半都赏给为自己送消息的吏民,病已心有不忍,赐金五十斤,这件事不了了之。又听闻盖宽饶儿子经常步行前去戍守北方边境,病已特赐良马一匹。

    盖宽饶虽然廉洁,却对别人要求太苛刻。一日盖宽饶弹劾平恩侯许广汉,指责许广汉修建新宅,趁机邀请百官,有损太子名望。许广汉是已故皇后许平君的父亲,病已无奈,只好召来许广汉道:“外舅盖了新宅,为什么不邀请司隶校尉?”许广汉立刻明白,亲自登门邀请盖宽饶。

    不久丞相、御史、将军、中二千石都去道贺,盖宽饶只好受邀前往。许广汉亲自端酒先敬盖宽饶,盖宽饶不敢当,许广汉笑道:“本该先敬丞相,但府君最后才来,只好先敬府君,聊表敬意!”众人齐齐举杯,盖宽饶不好意思道:“既然国舅敬酒,在下不敢失了礼数;不过诸位同僚就不要敬在下了,在下喝多了只怕会发狂!”

    众人哄堂大笑,魏相趁机调侃道:“司隶校尉清醒时也敢发狂,哪里需要喝醉啊?”众人齐齐大笑。酒过三巡,许广汉命人奏乐,长信少府檀(tan)长卿擅长楚地沐猴舞,于是起身起舞,与伶人配舞,状如猴子与狗相斗,惹得众人哄堂大笑。

    唯独盖宽饶拍案而起,怒道:“为人公卿者,岂能与畜生共处?诸位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真是令人不齿!许伯,你贵为国舅,应该知道富贵得来容易,失去也容易的道理。长信少府如此取悦你,你就不怕给许家带来大祸吗?”没等许广汉解释,盖宽饶拂袖而去,众人面面相觑,纷纷尴尬。

    第二日盖宽饶上书弹劾长信少府,病已大怒,命廷尉将檀长卿下狱。后来许广汉亲自入宫为檀长卿求情,又替他谢罪,病已想起许平君和太子,感慨不已,最后削去檀长卿职位,不再加罪。过了很久,怒气才平息。

    想起这些年盖宽饶有功有过,病已不得不召来盖宽饶,细细询问。盖宽饶上奏道:“启禀陛下,左曹赵卬诽谤陛下和泄密之罪,并不是微臣发觉,而是酒泉太守辛武贤检举的。”

    病已又召来酒泉太守辛武贤,辛武贤惶恐道:“陛下,微臣……赵卬不知跟微臣说起过,还跟西部都尉梁兴等人说起过。赵卬喜欢酒后乱语,常常诽谤陛下。”病已大怒,召来梁兴等人,果然完全属实。

    病已怒不可遏,召来赵充国责问:“朕对爱卿如何?”赵充国惶恐道:“陛下对微臣恩宠备至,小子担任左曹中郎将,长孙担任郎官,微臣感激涕零!”病已陡然将奏疏扔在地上,怒道:“那你儿子为何在外面恶意中伤朕?还泄露宫廷机密?”赵充国大骇,忙捡起奏疏细看,顿时惊得面无血色。

    病已咬牙道:“张家对朕有厚恩,延寿、彭祖都还在朝中任职,朕的爱妃又刚为皇家添了小公主,赵卬吃了熊心豹子胆了,竟敢恶意中伤朕,还泄露宫廷机密,你怎么说?”赵充国悔恨道:“微臣当初就不该让这个逆子出来当官!微臣有罪,微臣请陛下撤去臣一切职务,再撤去犬子职务,交廷尉审判!”

    见他言辞恳切,病已相信这件事与他无关,痛恨道:“朕向来赏罚分明,将军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朕不仅不会加罪,反而要重赏。至于赵卬,胆大妄为,立刻下狱,命廷尉审查!”旨意下达,赵卬恐惧万分,担心牵连家族,于是挥剑自刎。

    赵充国晚年丧子,痛不欲生。病已叹气道:“朕只是让廷尉治他的罪,并没有要杀他的意思。唉,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传旨,后将军讨伐羌人有功,赐金百斤,奉朝请。另外,特赐后将军入朝不趋,上殿不拜,与典属国礼仪同!”

    病已想起贤官七子已经去世四人,只剩廷尉于定国、颍川太守黄霸、东郡太守韩延寿三人,感慨不已,命群臣举荐贤吏补任“贤官七子”。

    丞相魏相上奏道:“陛下,微臣举荐京兆尹张敞,张敞治理京兆尹和中都,社会井然有序,偷盗案件极少,张敞执法虽严,但知道适可而止,刚柔兼济。”病已欣喜道:“朕就喜欢王道与霸道结合之人,定张敞为贤官七子之一!”

    御史大夫丙吉起身道:“陛下,微臣举荐河南太守韦玄成,韦玄成效仿故丞相韦贤,在河南施行仁政,河南风气大正。听闻韦玄成效仿陛下,每五日一听事,查验各县奏报,务求没有一宗冤案。其余时间常常下到各县明察暗访,各县县令因此不敢懈怠。韦玄成又令百姓越级上访,借此打掉了不少违法犯罪的豪强,使河南民风淳朴。”病已大喜,笑道:“韦玄成王道仁政治理地方,堪为楷模,也定为贤官七子之一。”

    宗正刘德接着道:“陛下,微臣举荐西河太守杜延年!杜延年刚柔并济,一手施行仁政,一手紧抓吏治,百姓纷纷称赞,豪强人人震悚。在他的治理下,西河郡风清气正,民风淳朴。”病已露出一丝欣慰笑意,“杜延年是个人才,朕没有看错他!贤官七子,算他一个!”

    光禄勋杨恽也起身道:“陛下,微臣举荐涿郡太守严延年。自从征讨羌人有功,严延年被外放到涿郡。涿郡山高皇帝远,豪强肆虐,且距离太行山近,盗贼横行。严延年到任后严刑峻法,很快肃清了涿郡境内盗贼,且清除了贪官污吏,官场风气大正!微臣听闻,各地盗贼听闻严延年手腕强横,连涿郡周围的郡县也一片安宁,盗贼消弭。”

    病已感慨道:“乱世用重典,严延年是典范!贤官七子也该有他一席之地,这七个人并为贤官典范,立刻传书天下,命天下官吏效仿!韩延寿、韦玄成是王道仁术的典范,严延年是霸道法术的楷模,于定国、张敞、黄霸、杜延年是兼而有之,都是贤官楷模!”

    司隶校尉盖宽饶听闻病已将严延年封为贤官,愤怒上书反对,一石激起千层浪。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