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97章 先吃饱饭

作者:宝多多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诸葛亮缓缓的点头,他们文人过去所写的句子,大多都是尽量的脱俗,让很多文人都要查阅典籍才能看懂,但刘辩所举的这些例子,虽然俗气至极,却正对老百姓胃口!

    刘辩道:;这件事,就交给司马先生去做吧。记住,就算是国教,也一定要写的让老百姓都能看懂,朗朗上口,能够在民间传颂。而且,内容一定要紧跟时事,让老百姓以成为大汉的子民为荣,并愿意为了守护大汉,不惜献出生命!

    司马徽连忙拱手道:;臣遵旨,陛下放心,臣回去之后,便立即去办,绝不辜负圣望。

    刘辩点了点头,把这件事交给司马徽,他还是很放心的,司马徽和诸葛亮不同,诸葛亮是常年隐居在深山老林,基本上不跟目不识丁的老百姓打交道,未免有些不太懂老百姓的现实情况。

    而司马徽却是时常出入俗世,跟老百姓来往密切,更懂得老百姓的需求。

    刘辩随即又道:;都说仓廪实而知礼节,我们就算制定好了新的礼节,也要让整个中原的老百姓全都填饱肚子才能推行。所以,我们要推行汉教的第一步,还是发展生产。

    诸葛亮和曹操频频点头,都被刘辩说的是心服口服。

    若他说的这些事都能做到,那当真是天下大同,中原的繁荣是板上钉钉,他们甚至不用出兵,益州和荆州的百姓都会趋之若鹜,届时,刘焉还拿什么与他们对抗?

    很快,消息就从宫中传了出去。

    当然,这也是诸葛亮和司马徽为国教和汉教提前做的准备,他们有意放出风去,让老百姓知道陛下的政策和最终目标。

    那就是既让老百姓吃饱饭,又让他们个个懂得礼数,没有争端,没有徇私枉法之人。

    这些消息一处来,百姓们是将信将疑。

    过去刘辩曾许诺过很多事情,都一一的做到了,他们对刘辩还是非常信任的,但,要让整个中原的老百姓都吃饱饭,这却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情。

    尽管司州已经做到了这一点,但刘辩手下很多其他的领地,譬如说北方的幽州,荒袤的青州,还有很多人仍处于半温饱的状态,心里又对这些消息保持着怀疑。

    不过,那些老百姓怀疑,诸葛亮等人却已明悟,也懂得了刘辩话中的深意,并为之振奋不已。

    因为这便是他们这些国士所向往的完美世界,说是桃花源,乌托邦也不为过。

    过去,这样的世界只能存在于想象之中,但现在,刘辩却愿意亲自为之建设,实现他们的愿望和梦想,他们怎么能不高兴?

    于是,诸葛亮、司马徽等人是头悬梁锥刺股,日夜不歇,写了又改,改了又写,不知道写出了多少版本的国教和汉教的教材。

    他们都想写的完美,写的能够为刘辩征用,因为他们知道,一旦征用,这些内容,便要被整个中原所有的百姓传阅背诵,这对他们来说,也是名扬四海流芳千古的美谈!

    他们在忙碌的时候,刘辩也没闲着。

    当然,刘辩出主意还行,让他亲自写出,那就有所不及了,因此,刘辩也不去抢那个功劳,把这件事完全交给了司马徽和诸葛亮之后,他就开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比如说,让老百姓全部都吃饱饭。

    这个年代,要吃饱饭,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全力发展农业。

    但在农业方面,农具他已经改造成功了,地也开垦的差不多了,唯一还能进行精进的,就是人力。

    他辗转反侧,失眠了几个夜晚之后,终于想出了一条对策。

    全民种植计划!

    既要全民种植,地是有的是,城里不够,开垦市郊,市郊不够,再继续向外拓展,这个没有问题。

    问题是,要种植,也得有种子。

    但近年来连年征战,很多地里都颗粒无收,庄家干枯,没有收成,也就没有种子,就算有,很多也随着征战被烈火焚烧殆尽。

    刘辩传令下去,征集了半天,也就只征集到了很少一部分,完全撑不起他全面种植的政策。

    他想来想去,在一个月朗星稀的深夜,终于想到了最后,也是唯一的一个办法,抽礼包!

    自从开出那几个大礼包之后,他就一直在节省,金币舍不得花,礼包舍不得抽,因为他想留着作为后盾,等对付刘焉的时候用,免得到时候万一遇到困难,直接捉瞎。

    但现在,为了老百姓,他绝对孤注一掷。

    于是,他直接花空金币,抽取了足足三十个礼包!

    ;叮!恭喜宿主抽取小礼包成功,获得种子一份!

    ;叮!种子已到账。

    ;叮!恭喜宿主抽取小礼包成功,获得种子一份!

    ……

    要不说系统给力呢!

    刘辩呼唤地雷,就来地雷,呼唤雷管,就来雷管,现在他心里渴望着种子,系统还真的给了他大量的种子!

    而且,等刘辩拿出种子来确认的时候,还惊喜的发现,这种子不是一般的种子,竟然是可再生种子!

    就连刘辩,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种子。

    根据系统给出的提示,这种种子播种之后,会在长出萌芽的刹那,立即一分为二,一颗用于生长,另一颗,则保持原封不动,只要在收成的时候从地里挖出来,就能同时获得庄家和种子一颗!

    而且,这种子还连在庄家的根上,只要不被害虫啃坏,能够保持至少一年的时间不腐,第二年还能接着用。

    看到这种种子,刘辩也是惊叹不已。

    这系统也太厉害了!

    有了这种种子,岂不是比后来的杂交水稻还厉害?

    不过,这种种子毕竟不是普通的种子,不能贸贸然直接交给老百姓。

    刘辩思来想后,便在第二天早朝之时,拿出了这种种子,并咳嗽一声道:;这种子,是朕昨晚去祠堂祭拜先祖的时候,先祖赐给朕的大汉底蕴的汉种,我们必须怀着感恩的心,好生播种,不能鲁莽,你们倒是说说,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群臣听说这种子的妙处之后,都是一脸的匪夷所思,将信将疑。

    说实话,要是别人拿出来,说什么大汉底蕴,他们肯定会觉得净是胡扯!

    可刘辩带给他们的震撼实在是太多了,他们现在都有些见怪不怪的感觉,因此很快就接受,并且讨论了起来。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