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76章 到新店

作者:猎狼啸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王总的事严丽知道了,把我叫到办公室。

    “老谭,把王总调到办公室做人力资源,你看行不?”她问。

    “行,他挺适合的。”我说。

    “主要是把他和陈经理分开,省的他媳妇到饭店闹去。”

    “支持你这个决定,我认为也可以。”

    “都有家有业的人了,还扯这事。”

    “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到时候谁也把持不住。”我说。

    “挺感慨呀老谭。”她说。

    我说道:“没啥感慨的,夫妻之间要是名存实亡,有婚外情在所难免,我是没碰到,碰到了也会发生。”

    “我侧面了解了,你老谭在公司名声挺好,尤其在女人眼里,大众情人。”她调侃道。

    “说错了,我是中老年妇女的偶像。”我说。

    “说你胖你还喘上了。”

    我笑笑,对她说:“严总,今天开始我去新店,估计得一个月,有啥安排没?”

    “你就可着你们店先来,我那个店啥时候去?”她问。

    “严总,咱们现在是一家人。”我说。

    “那你先去渔人码头吧。”她说。

    我说:“渔人码头郝广生管的挺好,今天还安排一个厨师到老店学习去了。”

    “我知道,现在生意不算好,一天就三万多块钱。”她说,然后道:“我想把前台经理换了。”

    我说:“严总,你先别急着换经理,你家我去过一次,感觉挺好,经营模式和省城的高德差不多,我建议你出去考察考察,别净在家里呆着,远的不去,先到省城看看,我给你推荐几家店。”

    她想了一下说:“也是,是得出去走走。”

    于是给她联系了省城几家比较好的饭店,她出去考察,我开始进驻新店。

    李双良由于去年小年准备工作没做好,被老爷子说过,年前他有了不再做下去的打算。年后老爷子不管饭店的事了,加上几次周会上的交流沟通效果挺好,他现在打消了辞职念头,继续干着。

    人都在沟通,沟通好了啥事都能解决。

    我的到来最开心的是周晓梅和李爽,她俩儿早就盼着我来了。可惜我不管前台,要是管前台她俩儿能更高兴。

    和她俩儿唠了两句,然后来到厨房。

    厨房人都认识我,毕竟年前在这干了二十多天熏酱菜,彼此都熟悉了。

    热菜厨房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是上杂和海鲜蒸柜,上杂两个人,都是老广,专门做鲍鱼鱼翅等高档菜品。老大叫阿军,三十多岁,个不高,很富态。

    挨着上杂是海鲜蒸柜,有一个师傅负责。挨着海鲜蒸柜是六个海鲜炒锅,紧接着是八个东北菜炒锅。现在东北菜老大是杨志军。整个热菜厨房五十人,快赶上老店一个厨房人多了。

    面点间挨着热菜厨房,分成两个部分,饺子间占主导。主食单独一个操作间,里面有六个人。

    由于大馅都是在老店配送,这里没调馅间,只有剁馅的,张春梅负责和馅,在剁馅间操作。

    看我进来她有些不好意思,因为李成的事对她的印象非常不好,不愿意见她。但是没办法,也不能因为这事把她撵走,还得继续合作。

    “过来了谭师傅。”她打招呼。

    “嗯,怎么样,忙不忙?”我问。

    “还行,一天闲不着。”她说。

    “现在啥馅饺子卖得好?”

    “肉三鲜、酸菜、茴香、牛肉芹菜,这四样卖得好。”

    “哦,几个剁馅的?”

    “三个。”

    点点头,然后来到饺子间。

    饺子间员工大部分都是从老店培训完过来的,对我熟悉,都上来打招呼。马华和李艳非常高兴,见到我和见到娘家人似的。

    “老舅,这回还走吗?”马华问。

    “不走了,在这陪你们。”我说。

    “太好了,对面街有家卖咱们北票手擀面的,中午领我吃去呗,上回我妈来我叫她领我去,她没领,说我馋。”小丫头抱屈道。

    我说:“行,中午吃去。”

    “我也去。”李艳道。

    “你不许去,想吃叫你家平平领你去。”马华气李艳。

    李艳拿手掐了一下马华,“我看你皮子又紧了。”

    来到主食操作间,主食老大是过完年新来的,三十多岁女的,看着有点面熟,想不起在哪见过。她看看我,好像也见过我似的。

    “你是谭师傅吧?”她问。

    “是,你是——”我问。

    “你可能不记着我了,我提一下,老憨山庄,你们都撤了,我后去的那个面点。”她提醒道。

    我呼啦儿一下想了起来,可不是咋的,在老憨山庄撤的时候,她是后去的面点,去了三天就撤了,还有印象。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哪能想到在这里还能遇到故人。

    “想起来了。”我说,然后问她:“你啥时候来的滨海?”

    “来两年了,咱家缺面点老大,朋友介绍我来。”她说。

    “你姓啥了?”我问。

    “那,我姓那。”她说。

    “对,这回彻底想起来了,记着见你的时候我还说你这姓挺霸道,皇姓。”我说。

    “可不是咋的。”她说:“在这听大伙儿说总监姓谭,我还合计是不是你呢,没成想真是你。”

    和她唠了一会儿。她是两年前来的滨海,和我脚前脚后,她爱人来得早,在滨海干五年了,现在在王海涛的滨海湾炒菜。过完年新店的主食老大辞职,李双良叫王海涛帮着找一个,王海涛就把她介绍来了。

    “干的还习惯吧?”我问。

    “还行。”她说。

    “忙不忙?”

    她摇摇头说:“不忙,吃饺子的多,我这边不咋忙。”然后说:“店是挺大,档次也够,但再咋大只要叫青花阁都知道是饺子馆,来这就是吃饺子。”

    我点点头说:“是这回事。”然后问道:“你这啥卖得快?”

    “没啥快的,都差不多,相比较来说‘桂花酥’和‘红糖锅盔’卖的还行,别的不咋走道,一天能卖个一份两份的。”她说。

    “哦,知道了,我看两天,不行咱们调整调整。”我说。

    中午饭口的时候在热菜厨房看师傅们炒菜了,总体来说还行。在这么大店炒菜,水平太次也不敢应聘来,能来的都得有两下子,要不然不够丢人的。因为店面大,档次高,师傅们出菜的时候也都往高档原料上盯,怕档次低了被人瞧不起,所以菜品都很够档次,出品的时候讲究造型、餐具、盘饰,看着非常好看,给人美感,赏心悦目。

    这样的菜好不好?当然好,可是价钱也贵,拿出一盘菜就得六、七十以上,高一点的在一百到二百块钱之间。有钱人行,吃顿饭千八的不算啥,老百姓谁吃得起?一个菜够一桌饭钱了,太奢侈。

    有钱人毕竟是少数,档次高的饭店有的是,不一定都到你家吃来。净靠有钱人不行,还得靠老百姓,老百姓进来消费饭店还能长远点儿。

    中午客人不多,上座率在百分之五十。我问周晓梅能卖多少钱,她说也就两万多。

    “过年的时候忙十多天,一天十万块钱。过了十五就开始不好了,一天六万左右。”她说。

    我说:“落差也太大了。”

    “年前就这样,我来的时候平均一天七万,那才刚开业俩月,还有一些是捧场的呢。”她说。

    “没研究研究啥原因?”我问。

    “菜贵,不实惠,一般人吃不起。”她说。

    “高档客人多吗?”

    “还行,今天你来明天他来的,都是老爷子朋友,再不就是朋友介绍来的。”

    “附近老百姓不进来?”

    “也来,但少,主要是吃不起。除非是吃饺子的日子,能有不少附近的,来了专挑便宜菜点,实在不行多点两盘饺子,咱家饺子好吃。”

    我点点头,问她:“这些情况你跟严总说没?”

    “她上回来的时候跟她说了一下,看她没咋在意。”她说。

    “到时候我跟她说一下,看看她啥意见,她现在去省城考察去了,我叫她到洪记看看,估计回来之后能有改变。”

    看看到吃午饭时间了,问她去不去吃面条,她说去,于是和她、马华、杨志军去了对面的面条馆。

    小面馆不大,总共四张桌,吃面条的人很多,已经下午两点了,还有排队的。

    “他家是正宗手擀面,和在家吃的一样。”马华说。

    “是吗?有北票味道?”我问。

    “一会儿你吃就知道了。”她说。

    “他家面条是挺好吃,我总来,和咱家的差不多。”周晓梅说。

    “北票人开的吧?”我问。

    “是咱们北票人开的。”周晓梅道。

    等了有二十分钟面条上来了,纯正手擀面,手工切的,酸菜豆腐卤,吃一口还真是北票味儿。

    马华说:“我妈做面条就好吃,比他家的还好,不行叫我妈也开家面条馆。”

    “还真行。”周晓梅说:“看人家生意多火,挣钱。”

    “上回我妈来就想带她来尝尝,没来,着急麻慌的,把给我买的衣服扔下就走了。”马华抱怨道,然后说:“等我不干了就和我妈开个这样的。”

    我问:“在哪开呀?”

    “不在这,回省城开去,再不就回北票。”她说。

    我说:“回省城吧,省城人爱吃面条。”

    周晓梅道:“在哪开得看马华找哪的婆家了,要是找四川的得上四川开去。”

    马华说:“找不了那远,还得找北票的,得在我妈跟前儿养她老。”

    我看看她,说:“冲你这句话你妈就没白把你拉扯这么大,够孝顺。”

    “我还想给我妈找个老伴儿呢,就是没有合适的。”她说。

    “你妈有了老伴儿就不管你了。”我开玩笑道。

    “我不用她管,她好就行。”

    是个孝顺丫头。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