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正文卷 第765章 顺溜之百家童谣正式登场(求订阅求票票)

作者:晴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程咬金眉舒目展地抚着钢针般的浓须畅快地大笑出声来。

    听着三郎那花样百出的好听话程咬金很是受用还是三郎这小子嘴甜。

    比他那两个嘴笨舌拙的兄长能更说会道唔……这点也很自己很像。

    程咬金抬头朝着管家程叔问道。“咋样这事办了没?”

    “老爷你就放心好了小人可以保证两三天的功夫咱们长安诸坊都会流传出这好记又好听的顺口溜。”

    “……顺口溜。”程处弼呆呆地看着这已经被改得面目全非根本看不出原本艺术价值的玩意。

    抬起了手面无表情地揉了揉自己的发木的脸。神特么的顺口溜咋不直接叫顺溜?

    原本自己与李恪呕心泣血编心出来的艺术作品被亲爹抄起大斧头剁成了顺口溜。

    还能咋办?消息都已经流出去了自己总不能还满长安的去吆喝这不是我想要发表的那个是错的。

    算了算了还是好好地考虑一下该怎么过太子殿下那一关。

    总不能说亲爹给自己斧了好几把吧?正所谓一人做事一人当没必要把亲爹拉下水。

    不管怎么说一家人整整齐齐开开心心就是最好的。

    娘亲也因为收到了消息来到了前厅看到了娘子崔氏程咬金赶紧起身相迎。

    “来来来娘子快快坐下吧方才老夫正在跟三郎聊起老夫替他斧正的事情……”

    “娘你也知道了?”程处弼看向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整个人的书卷气镇压全场的娘亲崔氏。

    就见娘亲崔氏的眼皮跳了跳露出了一个温婉而又知性的笑容看着这个可怜兮兮的三郎。

    “是啊娘昨个就知晓了你父亲的话也确实有几分道理。”

    “既然是太子殿下放心的交给你自由发挥就不必要拘泥太多你爹给你那么修订之后倒也颇有趣味……”

    说到了这不知道娘亲崔氏想到了哪一句比较有趣味整个人都差点崩不住半天才控制住情绪。

    程处弼低下了头看了一眼那句关于清河崔氏的顺口溜看到娘亲风含情水含笑地看着爹那张毛胡子脸。

    看来爹和娘果然是真爱至于清河崔氏那边唔……“清河有崔氏本朝黄门郎。”其实这句话也没有太多的贬意只是说了一个事实。

    毕竟清河崔干这位崔氏家主在投效大唐获得的官职就是黄门侍郎简称黄门郎。

    看来亲爹也是笔下留情的因为下一句方才第一眼看到的时候程处弼差点笑尿过去。

    不得不承认自己埋汰人和讽刺人的手段着实比亲爹低了好几个档次与段位。

    以后还是需要加强学习争取能够像爹一样能够在朝堂之上舌战群儒而面不改色努力让老程家的威名长存于世。

    不过一低头看到了亲爹写的关于老程家的顺口溜程处弼终于觉得不是那么辣眼睛看来果然心理素质都是锻炼出来的。

    #####

    第二天一大清早程处弼窜去了东宫只是今天太子殿下的状态明显显得有点心神不宁。

    时不时地看向程处弼把这位忠心耿耿的程家靓崽弄得一脸懵逼。

    好不容易等到了东宫小朝会结束一干人等散去之后李承乾给程处弼递了个眼神。

    二人一同来到了丽正殿偏殿李承乾刚一坐下就有些迫不及待地问道。

    “处弼兄怎么样你跟我三弟弄的那个……”

    “微臣已经带来了正想请殿下斧正一二。”

    程处弼呵呵一乐伸手入怀掏出了那份被亲爹的大斧剁成面目全非的顺口溜递了过去。

    “考虑到流言的通俗易通微臣决定练成顺口溜便于流传……”

    “顺溜之百家童谣?”李承乾看着这个标题懵逼了半天。

    程处弼只能硬起头皮强行解释道。“顺溜就是顺口溜的简称百家谣嘛意思就是关于一百种姓氏的童谣。”

    “这玩意既可以当成顺口溜也能够当成童谣总之这玩意的覆盖面很广就是了。”

    听到处弼兄这乱七八糟的解释李承乾心里边总觉得有点没底。

    深吸了口气定了定神接到了手中目光一扫小声地念出了第一句。

    “大唐李为皇威名四海昌;长孙贤为后母仪人向往……”

    咦不错不错虽然言语显得过于质朴了点但是却点出了大唐皇室为李氏父皇登基以来灭突厥平定吐谷浑威震天下四海臣服而大唐也越发地昌盛。

    第二句则点明了说的是母后其及姓氏更将母后母仪天下受万人敬仰的形象点了出来。

    李承乾脸上露出的欣慰笑容只持续到了这里下一句直接让他整个人都硬了。

    嗯不光是身体僵硬就连灵魂和目光都僵硬住。半天李承乾嘴皮子有点哆嗦地念道。

    “东阿诗书程诗赋美名扬;槊州老尉迟夺槊最在行……”

    这特娘的都是什么鬼?东阿诗书程诗赋美名扬。请问这是哪个程?

    程处弼看到目瞪口呆嘴巴夸张地咧着了极致眼珠子似乎有脱离眼眶危险的太子殿下。

    他只能仰起了头看向天花板深深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来麻醉自己让自己不会臊得那么厉害。

    李承乾愣了半天之后这才抬手抹了把额头上莫明冒出来的冷汗。

    抬起头看了一眼处弼兄却看到对方老神在在的抬眼正在打量天花板似乎没有什么反应。

    他只能硬起头皮继续看下去第三句又写的是两位文臣唔……陇西苏氏不正是自己娘子的娘家?

    而房玄龄自然是当朝名相之后又是李靖和秦叔宝。

    接下去出场的又是两位文臣第一位正是崔干。

    “清河有崔氏本朝黄门郎……咦有意思……

    不错不错崔干归降我大唐之时不过是黄门侍郎而已。”

    看到了这句李承乾两眼一亮忍不住为这句顺口溜点了个赞。

    结果看到下一句时李承乾的眼珠子再一次直接鼓了起来。

    曲阜老孔家让梨他最强?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