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正文卷 第六百九十七章 人物访谈(二)

作者:陈奔驰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后来你为什么选择去中戏上学,而不是继续拍戏挣钱呢?”

    “能力不够,你想拍戏挣钱首先得具备这个能力。”

    “但你还是凭借拿到了柏林电影节的最佳新人,你依然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够?”

    “当然!”

    贺新笑了笑道:“当时我就是一个送快递的,而里小贵这个角色,无论职业还是生活状态跟我都很相似,说穿了就是本色出演,并不需要多少技巧,能够拿到柏林的最佳新人,大概就是一个真吧。”

    说着,他又问了一句:“哦,您看过这部电影么?”

    易记者那张面瘫的脸难得嘴角稍稍上扬,道:“你作品我大部分都看过,即使没看过的,在这次采访之前都看了一遍。”

    看起来这位易记者的功课做的不错,一方面是敬业,另一方面也是对被采访者的一种尊重。

    “你在中戏五年,从进修班到大专再到本科毕业。但我注意到在这五年期间,你依旧在不断的接戏、拍戏,这五年你真正学到东西了吗?”

    “呃……”

    听到这个问题,他难免有些尴尬,确实在中戏五年,真正在校园里学习的时间真不多。

    他沉吟道:“怎么说呢,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我在学校的学习时间可能确实不多,但只要掌握了技巧,或者说理论知识,实践起来就能事半功倍。而且表演这件事就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提高。包括到现在我每演一部戏,基本上都能从中发现不足,然后想办法提高。”

    “比如说?”易记者推了推眼镜继续问。

    她虽然不太懂,但她却很乐意跟被采访探讨一些专业性的问题,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显得很有逼格。

    “比如说,哭戏吧,刚开始演戏的时候,哭戏对我来说是最难的,每次都要酝酿很久才能哭的出来,很多时候往往还哭不在点上。但是通过专业的训练之后,我现在可能都不需要一分钟眼泪就能下来。在戏剧学院,这种都是最基本的,大二的时候就要掌握的表演技能。

    再比如说,我现在正在拍,王志闻老师众所周知台词功底是象你目前这种收入的人,好象跟你现在抽的这个烟的品牌不太匹配?”

    “为什么说不匹配呢?我觉得应该是喜欢和不喜欢的问题,不存在匹配和不匹配的问题。比如说有人喜欢龙虾象拔蚌,但有的人就是喜欢豆浆油条。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这好像跟所谓身份、地位、收入不存在什么矛盾。”这货难得装逼道。

    “呃……你说的对,可能我是过于惯性思维了。”

    易力竞翻了翻刚才记下的一些内容,接着提问道:“刚才你说你一开始当演员的想法就是为了挣钱,现在还是这种想法吗?”

    “当然,演员是我的职业,而且还是我打算从事一辈子的职业,挣钱是当然需要的。”贺新很坦率道。

    他接着又道:“可能一开始挣钱的想法更加迫切一点,毕竟以前穷怕了。但是随着逐渐实现财务自由之后,挣钱这个因素的比重变的越来越低,但不能说没有。”

    “包括你和宁皓导演一起成立新皓传媒,也是为了挣钱?”易力竞紧接着又问。

    “这个倒真的不是。”

    贺新笑着摇摇头,只是笑容中略带一丝无奈道:“一开始我们成立的不是公司而是工作室,因为我们俩鼓捣了一部电影,就是宁皓的处女作,当时我们既找不到投资,也找不到发行商,我们只能自掏腰包。这就需要有一个名头,电影出品方的名头,所以就用我们俩的名字命名成立了一家工作室。”

    “你刚才说你拍戏是为了挣钱,但现在又说自掏腰包拍电影,这难道不矛盾吗?”易力竞的问题一如既往的犀利。

    贺新笑道:“因为一开始我是被宁皓忽悠的。我当时正在和陈导明老师一起拍沈岩导演的,宁皓是组里的副导演,他跟我说想找我拍部电影,我看到虽然是小成本制作,但剧本不错,就答应了。后来才知道这部戏根本就没有投资,宁皓是自己把家里给的买房子的钱都拿出来拍这部电影,至于电影拍出来之后能不能上映或者能不能卖出去,一概都不知,但我那时已经上了他的贼船了……”

    笑了两声后,他才语气变得认真,同时特别感慨道:“还是出于感动吧,我当时对宁皓这种对电影非常纯粹的态度很钦佩也很感动,作为电影的从业人员之一,再说当时我的经济条件还算宽裕,索性就帮着他一起把这部电影做好。”

    “后来在威尼斯获了奖,听说还买了不少国家,你们没有亏,还赚钱了?”

    “对,要不然后面就没有、,也不会有新皓传媒,可能仍然是那个新皓工作室。”

    易力竞低头记了记要点,接着问:“有一件事我特别好奇,都说电影是风险很大的投资,但你们新皓传媒这几年出品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好象从来没有失手过。而且据说这一系列的背后,你才是最后的决策者。这不单单可以用运气好来形容。如今你在电影圈内是出了名的眼光好,听说只要是你看中的项目,很多人都愿意投资。”

    “没有这么夸张。”贺新笑着摇头。

    说到这里他习惯性的点上了一根烟,之所以说习惯性,可能是为了装逼的时候更有范儿;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掩饰作弊吹牛时内心的心虚。

    他还朝易力竞示意了一下,易记者摆摆手表示免了。

    “运气,这个成分是一定存在的。但其实要我说的话,可能很大程度上还是出于巧合。当然我们在选择剧本的时候,首先是站在观众的角度来看待这个故事,看这个故事能不能吸引我,然后再关注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你必须首先要有观众,毕竟一部作品拍出来是需要观众买单的,就象你们做媒体的也一样,一篇报道出来,同样首先要考虑的是能不能吸引读者,不是么?”

    “呃,对!”

    易力竞点点头,但她突然发现这个问题有点问不下去了。

    她很快跳过,接着后面的问题问道:“之前你们公司投资的电影大部分都是小成本制作,走的是以小博大的路线,但这次为什么要选择拍这种大投资的项目呢?”

    “首先是麦稼老师的小说吸引了我,说实话当时我第一次看到小说的时候,就觉得很震撼,很难想象在那个年代会有这么一群年轻人为了信仰真的能够赴汤蹈火。其次就是这个故事又特别精彩,题材也非常新颖。如果站在观众角度,我还愿意能在大银幕上看到这个故事更加直观的展现在面前。”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面露苦笑道:“其实一开始没有想到投资会这么大,原本我以前两三千万就能把这部电影拍出来,但是后来在筹备过程中发现这点投资远远不够。比如小说中描写的裘庄极具奢华,那么在电影中肯定要表现出来。

    然后要真实的还原那个年代,细节方面的考虑等等,这一切都需要和历史不吻合。打个比方,你拍一部抗日片,你不能让八路军抽雪茄、穿高跟鞋、抹头油、在豪华别墅办公这种人物造型和故事情节出现,这非但不符合历史史实,更是对当年对日寇浴血奋战的八路军烈士最大的不尊重。所以很多投资都是必须的。

    尤其后来徐客导演加盟,又提出很多新的想法,更能让作品本身更加精彩,能让观众耳目一新,于是这个投资便一直在呈几何数的往上翻。”

    “这么大的投资,那你有没有想过会亏本,毕竟前面……呃,已经有那么多的例子了。”

    听到这个问题,贺新下意识的挺了挺胸膛,稍稍沉吟了一下,带着深思熟虑的口吻道:“当然想过,但是站在我的角度,包括我的合作伙伴宁皓导演,以及这部戏的另一个投资方博纳的于总都觉得这么好的故事,我们有理由也应该让它搬上银幕让观众看到。

    尤其是这个题材,当外敌入侵,我们有千千万万的无名英雄为了赶走侵略者做出的卓越的贡献和牺牲,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缅怀的,而且我们正在努力做的一件事情。”

    说到他侃侃而谈,一方面是为了电影的宣传,另一方面确实有感而发。尤其是他经历过自己的祖国后世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他更坚定了自己的国家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的信念,就这点而言,他的感触要比任何人都要来得强烈。

    只不过易记者的目光中明显带有疑虑,感觉他好象就是在唱高调,较之前的显得有点不真诚。

    继而,她便转移话题,露出微笑道:“众所周知,你和你的女朋友全国观众都知道,也很羡慕,而且这么多年一直是圈内的一对模范情侣。但是我还是很好奇,当年你们是怎么走到一起的?是一见钟情,还是说日久生情?”

    贺新很无奈,他最烦的就是采访中类似这种有关个人感情的问题,但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物访谈又避免不了,更何况两人都是演员、名人,这个话题就更加避免不了。

    “呃,站在我的角度来讲就是一见钟情。”

    “那为什么会选择她呢?在中戏恐怕漂亮的姑娘有的是。”易力竞好奇的问道。

    贺新双手一摊:“很简单,我到中戏第一个认识的漂亮姑娘就是她!”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