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正文卷 第五百零三章 香饽饽

作者:陈奔驰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的首日票房198万,虽然远远比不上年初上映的、李连结加持的800万的开画成绩。但是要知道整个2006年的华语电影票房成绩几乎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虽说上半年上映了一批优秀电影,比如、、之类的,却是曲高和寡。

    整个上半年的国产片的票房成绩单是第一,1.05亿;第二了,800万;第三,200万,第四,157万……

    的首日票房差点就跻身上半年国产片票房前三了。

    博纳这次一共签了二十六家院线,但说实话院线方面一开始并不太看好。毕竟这年头卖座的都是些大制作电影,所谓低成本、小制作的电影在院线的存活时间基本上不会超过一个星期。

    这次也就是博纳出面,如果换一家发行公司,只要不是中影,可能压根就签不到二十六家院线这么多。很多院线可能原本想着给博纳一个面子,然后视具体情况削减排片,但是首日198万的票房是谁都没有预料到的。

    院线方面压根就不用博纳打招呼,自动的增加排片,有钱怎么可能不赚呢?而于东的反应同样很快,也很有破例,立马又追加了两百万的宣传费用。

    七月一日是周六,的票房毫不意外地超越了已经上映半个多月,连续三周拿下票房冠军的好莱坞大片,达到了340万,第三天更是高达420。首周末三天一举拿下958万的票房,一举超越成为周冠军。

    银弹加口碑优势,媒体也开始发酵。

    元蕾亲自撰文,直接以“,比冯晓刚还要搞笑!”为标题,文中写道:真的,请你们所有人,给中国电影一次机会吧!如果不卖座,他们就会说:你看,观众就是傻嘛。

    如果不卖座,他们就会继续制造这样的电影,因为:只要有明星,弱智又何妨。

    如果不卖座,中国电影就会继续不重视编剧——因为业内人士们会说:你看,重视了也没用嘛。

    然后,我们就永远只能看低能又光鲜的国产片,看完骂娘,然后回家看盗版碟。

    然后,我们的电影就只能在一坨坨狗屎里烂掉。

    然后,你说这关我鸟事。

    然后,……

    此刻,没什么比我们手中那张的电影票对中国电影更有意义了。”

    文风犀利,吆喝卖力!

    只是她把拿出来鞭尸,倒是让贺新有几分尴尬。

    而任何都比不过口碑相传。凡是看过电影的人,无不向身边的朋友同事推荐。于是乎,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影院,再推荐,又有了二次,三次,四次传播。

    “看完球,马上来看石头!”

    “我已经笑抽了!”

    “艾玛,国内终于有人会拍商业片了!”

    “看过这部电影,我只觉得以前看的电影都是垃圾!”

    除了影迷,影评人也是一片赞誉:

    “中国的低成本电影市场并非漆黑无光。只是你不会拍而已。在我看来,石头最出色的不是故事架构,而是里面的语感氛围,完全是生活化、视听化的。但长期以来。中国电影擅长的是小说、散文甚至诗歌式的对白,美感有了,看多了却审美疲劳。”

    “石头对中国电影的意义,绝对大于这部影片本身。它有真诚,有态度,有才气。有运气,还有一个完美的投资方。因为电影归根结底是给观众看的,而非官员用金钱、名气堆砌出来的政绩工程。”

    “不要以为商业片好拍,你拍部烂片容易,但拍一部受观众喜欢的商业片才是大本事。石头便是如此,并未表达什么深刻的主题,仅仅为了娱乐大众。近二十年,中国电影只有一个冯晓刚能真正的为人民服务,如今又多了个宁皓。当然这个年轻人能走多远,还要看他的心性和素质。”

    这也使得工作日的票房居然不跌反涨,从周一到周四的票房都在四百万以上,周五更是一举突破了六百万。

    片子大卖,加上宣传费用的增加,路演行程临时调整,增加了一下子又增加了十来个城市。没办法只能兵分两路,贺新带一组,宁皓带一组,考虑到人气,贺新和程好俩口子不得不拆开,马不停蹄地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

    徐光头很帮忙,不光是参加了上海的路演,就连上海周边的南京、杭州、苏州、宁波都帮着一起跑了一圈。

    另外,邓朝和刘液也都离开各自的剧组,火线报到。他们的经纪人都不傻,火了,顺带着演员也沾光,同时还能获得大量曝光的机会。

    其实上映的首周还有一个优势是正值世界杯期间,在德国举行的世界杯直播都在下半夜,看过午夜场去酒吧看球正好是无缝对接。

    尤其是世界杯决赛上齐达内头琴琴姐……”

    “不是,我说的程好!”这货忙道。

    “哦,吓我一跳。”

    张奕这才笑着点点头,道:“琴琴姐长的太温柔了,跟丽娟有点不搭。”

    他老早就拿到剧本开始做准备了,不光是自己饰演的人物,对整部戏里的人物都有一个清晰的定位。

    贺新瞧了瞧在人群中长袖善舞的女朋友,也跟着点点头。相比蒋琴琴的温柔如水,自己女朋友确实是有点刁蛮、尖刻,跟丽娟这个人物很贴近,只是这家伙到现在还没点头。嗯,看来自己还得多卖力点,做做工作。

    “聊什么呢?”

    这时于东端着酒杯笑呵呵地走过来。

    这次的票房大卖,可能他比宁皓、贺新都还要更加兴奋几分。

    别看博纳这些年发展的脚步很快,几乎垄断了所有香港电影在内地的发行,但是真要论有点分量的作品一部都没有。

    国师的作品新画面垄断,陈大导跟中影合作,冯晓刚则是华艺的头牌。原本他对这部小制作的喜剧片并没有抱多大期望,一不留神却放了个卫星。要知道自从去年跟保利合作之后,“上市”一直是他的目标。相比实际的经济利益,他更看重的由此带来的品牌形象和前景。

    张奕看到于东一副要找贺新有事的样子,连忙知趣的告辞。

    于东瞄了一眼张奕的背影,感慨道:“小贺,我现在真的很后悔没有参与到你的下一部作品。”

    当初贺新还让小豆丁主动联系来着,结果人家不感兴趣。

    “要不然你们再投个两百万?”贺新笑道。

    同样也是小制作,顶天也就三四百万的投资。

    于东苦笑着摇头道:“我是真想投啊,但这事我可做不出来。”

    说着,他才道:“有件事我跟你商量一下。”

    “什么事?”

    “你知道中影华纳横店影视公司嘛?”

    于东吐出一串貌似三个单位的名字。

    贺新愣了愣,老实摇头道:“呃,不知道。”

    “这家中影华纳横店影视公司就是……”

    于东很详细的把这家公司的性质解释了一遍,实际上就是由中影、华纳、横店按4:3:3的股份投资成立,专攻出口转内销的操作,总经理是韩三爷。

    公司刚成立不久,需要一些有亮点的作品。这不韩三爷就看上了新晋崛起的宁皓,想让他帮着拍部卖座的片子。

    “这你问浩子去呀,你问我干嘛?”

    “你是大老板,我当然得先征求一下你的意见,要不然你不放人怎么办?”于东笑着道。

    接着凑近压低声音道:“这件事你和浩子无论如何都得帮帮忙,你知道明年老杨要退了,我师父……不过我师父说了他们计划投资一千五百万,剧本由浩子定,拍摄不干涉,另外个人待遇方面浩子可以有一定比例的票房分红。”

    此时的韩三爷严格意义上来讲还不是中影的大老板,他目前的职务是副董事长兼总经理,上面还是一个董事长的。

    贺新当然听得懂于东的潜台词,沉吟道:“我们公司能不能投点?”

    “这个倒不是不能商量,到时候具体可以谈。我是先跟你打过招呼,你跟浩子先商量一下,要是没问题,回头我就让中影方面跟你们接洽。”

    不得不说,中影通过于东传过来的话,对于宁皓来说是诚意满满且信任十足,等于是全权委托,只给钱,别的啥都不管。

    当然这也是因为的大卖,如今的宁皓在业界大佬的眼里无疑就是一个香饽饽。

    手机站: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