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正文卷 第四百零二章 最大的赢家

作者:陈奔驰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孔雀》自在而恬淡,尽管小径分叉、水雾迷离,却是一次向人性深处的远行。这是一部自诩云淡风清的中年人追忆、反省青年时代的电影。”

    “《孔雀》整部影片以灰色调为主,细腻流畅,演员表演真挚朴实、细腻入微,演员们的“无名”还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感。主人公戏剧化,在绝望中给人一些温暖。”

    “《孔雀》虽然主题稍显沉重,但是还原了一段过去的生活,而且人物命运足够的有力,足够动人。”

    “《孔雀》不是一部中国片,这是世界的电影,是可以在任何国家、任何家庭中发生的故事。”

    “《孔雀》中的故事一个接一个地发生,而且很多地方让观众感到震撼,所以看起来一点也不觉得闷。也许对于中国人来说,共鸣会多一些,但大多数西方人都能理解这部片子,因为影片中描绘的人性是相通的。”

    ……

    《孔雀》火了!

    这部本届电影节最后亮相的作品并没有让观众失望,以致首映之后四个专场的电影票被抢购一空。

    “这是一部平民史诗!”

    这是场刊《银幕》给予《孔雀》标题。

    在这篇充满溢美和热情洋溢的影评中,还着重提到了贺新的表演:

    刚出场时还是英俊潇洒的伞兵,却变成了一位在路边倚在自行车后座吃包子的中年男人——牙上沾着菜叶,用刚抓完包子的手去捋脑门上油腻的头发,满是汁水的腮帮子和微微突起的肚子,每一个细节都显示出了这位年轻时朝气蓬勃的伞兵已被岁月磨平了棱角。

    而贺的表演完全掩藏了自己一贯的气质,当他黯然的眼神与姐姐刹那间明亮眼睛相撞时,他边吃包子边莫名其妙、毫无亲和力的笑容,镜头将灰头土脸和心无大志的形象瞬间已经完全击溃了眼前的姐姐,当时时出现在梦最隐藏深处一个完美的男人,变成这世界上最最普通的男人的时候……

    我还是同姐姐一起流下了泪,但从本质上说我们的泪是不相同,我折服于贺的精湛演技,将人物如此如此细致却极尽张力表现手法,谢谢你感动了我!

    对于贺新来说,在看完《孔雀》之后同样非常震撼。他是第一次看到成片,当初在拍摄的时候,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除了导演对张婧初的严格,甚至他内心还嘲笑过张师姐看起来还是那么青涩、幼稚的演技。

    但当电影中那个外表清新秀气,素净的脸庞,两个小辫儿衬着干净的白衬衣,一颦一笑中有一种别样的清纯,然而柔弱外表下的内心却刚烈执拗的姐姐呈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不知道该去赞美导演顾常卫对演员的调教,还是钦佩张师姐对人物刻画的准确。

    长久以来,贺新对张师姐最深刻的印象还是《门徒》中,那个往自己大腿根扎针,死后身上爬满老鼠的那个单亲妈妈形象。

    尤其是身上爬满老鼠的那个镜头,看的让人毛骨悚然。同样身为演员,贺新很清楚作为一个年轻女孩在演绎这个镜头的时候需要多大的勇气。

    如同她在《孔雀》中饰演的姐姐桀骜不驯的眼神里,闪烁着追逐梦想的光芒,她下得了任何的狠心,就像她可以一下子脱掉自己的裤子一样大胆、决绝。

    贺新突然发现张师姐跟他心目中一直很钦佩的章紫怡很象,同样是处女作,同样展现了非同凡响的演技。但就处女作而言,张婧初《孔雀》中的姐姐似乎比章紫怡《我的父亲母亲》中的招娣还要稍胜一筹。

    说起来两位都算是他的师姐,都一起合作过。不过相比章师姐那张脸上写满了野心,充满了攻击力。张师姐却是一张让人感觉很舒服的脸,一张有观众缘的脸,不会给人压迫感。

    只是贺新有些搞不懂,相比章师姐日后代表作层出不穷,嫁夫生子,儿女双全相比,张师姐似乎坎坷的多,《唐山大地震》之后便再也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最后只能在《无双》中出演一个工具人女主角。

    “张师姐,恭喜!”

    首映过后,贺新特地上前向张婧初道贺。

    今天她是绝对的女主角,在众星捧月中笑容极为灿烂。

    “你也不错啊!”张婧初冲他眨眨眼睛道。

    “我就是想跟你说,你是我心目中的最佳女主角!”

    “哇,谢谢……咦,你这话的意思,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你在提前安慰我?”

    张婧初起初很惊讶,但聪明的她,很快就读懂了贺新话里的潜台词。

    “呃……”

    贺新刚才只是想表达一下自己的感慨,没想到她会这么问。

    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华人帝后,除了这辈子已知的那么几位,当然也除了另外一个时空中靓仔青拿了大满贯,范小胖加冕威尼斯影后之外,上辈子他也没有刻意留心过这种事,毕竟文艺电影对普通大众来说,还是显得过于高冷乏味。

    唯独就是后世某一年,因为刘得华的加持,他看过一部叫《桃姐》的香港文艺片,现在回想起来里面居然还有宁皓和于东。

    不过他知道刘得华的干妈就是凭借这部作品拿了威尼斯影后。只是这部电影后面有一条评论很有意思,大致就是点评获得过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四位华人影后。说来好笑,这四位当中唯一真正是中国人的,居然就是香港出生在英国长大的张嫚玉。

    但其中肯定没有张婧初的名字,想想真是可惜,本届电影所有入围主竞赛单元的作品,他虽说没有全部看过,但目前影后呼声最高的德国本土电影《索菲.斯库勒》中的女主角茱莉娅.耶特斯的表演,在他看来相较张婧初还是稍微差了一点。

    但怎么说呢?

    演技这种东西,一向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然这是在大家实力都相当的情况下,绝对不是什么《麻雀》中的李一峰pk《情满四合院》的何兵、《鸡毛飞上天》的张奕、《白鹿原》的张佳译和《风筝》的柳运龙,以及《漂亮的李慧珍》中的水巴pk《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孙丽、《我的前半生》的袁荃和《鸡毛飞上天》的樱桃。

    张婧初之所以没能获奖只能说是时运不济罢了。

    面对贺新的语塞,张婧初抿了抿嘴,眉梢虽说依旧挂着不服输的倔强,但嘴上还是笑呵呵道:“安啦,能够来到柏林我就已经象做梦一样,哪还敢奢望拿什么影后呀,但我还是希望我们的电影能够获奖。”

    瞧,多会说话,信你才有鬼呢!

    ……

    “我很荣幸地宣布,获得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的是——《mongolianpingpong》”

    当颁奖嘉宾在台上话音刚落,贺新和小豆丁顿时激动地拍手,可一转头却发现宁皓这货还傻坐在那里,贺新连忙推了一把,提醒道:“还傻愣着干嘛,赶紧上台领奖去!”

    “哦!”

    宁皓似乎刚刚才清醒过来,好在有过威尼斯的经验,他这次表现还算得体,上台跟颁奖嘉宾拥抱了一下,接过了不知道是水晶还是玻璃做成的一个小牌牌,举过头着,他挥舞了一下手中的奖杯。

    如果说第一次上台领奖,他的表现还算中规中矩的话,此时的宁皓完全是激动的有些语无伦次。

    旁边的小豆丁把他的话准确地翻译成英语传达给每一位台下的观众。

    “感谢毕力格、达瓦、格力班,他们没能来柏林,我非常抱歉!”

    “感谢电影中所有的蒙古族演员……感谢剧组的工作人员杜杰、包世宏、耿浩……”

    “贺新,我的好兄弟,我想说你是我最合拍的工作伙伴,没有你就没有这部电影,谢谢!”

    说实话,他的发言已经超过了规定时间,不过现场的主持人很善解人意地没有上前催促这位此刻非常激动的才华横溢的年轻导演。

    “最后,我还要感谢我身边这位美丽的小姐,她不但是翻译,还是这部电影的制片人,可以说是我们一起成就了这部电影。”

    说着,他还冲着一脸诧异的小豆丁张开双臂道:“miss胡,thankyou!”

    这可能是宁皓头一次没有称呼小豆丁古月万,小豆丁抽了抽嘴唇,甚至还有些不习惯,但她还是很好地履行了自己翻译的职责,最后在一片掌声中,跟宁皓重重地拥抱了一下。

    ……

    本届电影节,华语电影无疑是最大的赢家。继绿草地刷下了青年论坛单元的一、二等奖之后,紧接着蔡明亮的《天边一片云》接连斩获了阿尔弗雷德.鲍尔奖和最佳艺术贡献奖两座银熊。

    阿尔弗雷德.鲍尔是柏林电影节首任主席,这个奖是为了纪念他而设立的,旨在表彰在电影艺术上开拓新视角的影片。

    就新视角这点而言,《天边一片云》这部a片绝对算得上是实至名归。

    最后最激动人心的是《孔雀》一举拿下了评委会大奖,这是继国师的《我的父亲母亲》、王晓帅的《十七岁的单车》后,华语电影第三次拿到柏林电影节的评委会大奖。

    主办方特意安排了本届评委会的华人评委百灵为顾常卫颁奖。

    衣着非常非常大胆的百灵在台上和顾常卫热烈拥抱,顿时谋杀了许多菲林。只是老顾当时的神情怎么看都有点像是强颜欢笑呢?

    本届电影节的影后,不出意料的被《索菲.斯库勒》中的女主角,德国本土演员茱莉娅.耶特斯摘获。

    贺新很为张师姐感到惋惜。

    影帝的获得者则是年仅十九岁的美国演员卢.泰勒.普奇。他在电影《吸拇指的人》中扮演了一个有着象婴儿一样吸拇指习惯的十七岁高中生。基诺.里维斯在这部电影中客串了一个牙医。

    最后的金熊奖,爆冷被南非电影《卡雅丽莎的卡门》获得。

    之前呼声最高的就是顾常卫的《孔雀》。

    所以这次《孔雀》斩获第二名的评委会大奖,对于顾常卫来说既高兴又有说不尽的遗憾。

    不过这并不妨碍财大气粗的《孔雀》剧组在柏林城内最著名的中餐厅包场举办庆功会,贺新、宁皓、小豆丁和小宋四人自然不甘人后的跑去蹭吃蹭喝了一顿。

    这次电影节,《绿草地》不但卖了个好价钱,而且还获得了青年论坛单元中分量最重的两个奖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宁皓显然已经超过他的前辈兼偶像贾科长第一次来到柏林时的成绩。

    </br>

    </br>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