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正文卷 第815章 副食品换飞机

作者:实在闲得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摆摊儿的中年夫妻乐滋滋瞧着,根本不介意黄道舟老是中彩。</p>

    他俩还故意把没有完全套住仅仅是挨上,按理说有争议的也算套住了。</p>

    黄道舟提出异议时,那夫妻俩都言辞凿凿,跟其他顾客也是这么算的。</p>

    围观的群众见黄道舟那么大的官也玩这个,又见摊主这么不较量,都纷纷掏钱等着套圈。</p>

    摊主夫妻俩乐得见牙不见眼。</p>

    这么多奖品没法拿,拿回去也不可能要,黄道舟一家子离开时只挑了一个奖品拿上了。</p>

    那是一只大概手掌大小憨态可掬的瓷猪。</p>

    张芳芬特喜欢,因为儿子属猪。</p>

    可是摊主不肯,死活要黄馨、黄瀚几个把战利品都拿上,还是人群中一些“全力企业”的干部、职工开口了。</p>

    他们都说我们黄总肯拿上一个已经蛮好了,你们别再废话,我们还等着玩儿呢。</p>

    摊主夫妻俩这才道谢作罢!</p>

    一家子挤出人群时,黄道舟迎面遇上了一位,还差一点撞上了。</p>

    “老卞?”黄道舟脱口而出。</p>

    “老……,黄老,不对,黄总……”对方貌似被突发情况惊着了有些语无伦次。</p>

    黄道舟不介意对方乱称呼,笑道:“这么巧,来逛街呀!”</p>

    “是的,您这是来视察?”</p>

    “怎么了?哈哈哈……,我又不是管理地方的干部,哪里轮得到我视察?”</p>

    那人赔笑道:“我这人不太会说话。您别介意!”</p>

    “谦虚了不是?我记得你以前说话可是滴水不漏啊!”</p>

    那人一脸尴尬,道:“难为您还记得那些!”</p>

    “当然记得,同事十几年呢!怎么样?最近?还在煤球厂工作吗?”</p>

    “在呢,在呢,托您的福,我现在当上了副厂长。”</p>

    “哦!不错不错,好好干,你是可以担任厂长的。”</p>

    “不容易呢!厂子里还有两个副厂长、还有支书、厂长,哪有可能轮得到我。”</p>

    “是吗?怎么会这样?我记忆中煤球厂没几个适合提拔呀!”</p>

    “可不是么!唉!都这些年转业或者调动来的。你应该都不认识。”</p>

    “怪不得!怪不得!有空去家里玩啊,再见!”</p>

    看来黄道舟不愿意和那人多聊,几句客套话后立马再见。</p>

    很明显那人是想跟黄道舟再多说几句。</p>

    见黄道舟说了再见立刻离开,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又忍住了。</p>

    然后道:“您客气了,您走好!”</p>

    黄道舟走出十几米远,那人身边的一个中年妇女道:</p>

    “你瞧瞧人家,再瞧瞧你!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p>

    “你个败家的娘们儿!大过年的别找不痛快啊!”</p>

    “切!踩着你的痛脚了,要跟我翻脸?你也就是这一点点出息。”</p>

    那人胸口在起伏,很明显被老婆气着了。</p>

    谁知老婆还没完没了了,继续道:</p>

    “想当年你在煤球厂还是个以工代干,黄道舟什么都不是,现在人家恐怕都比市长的官儿大了。”</p>

    “我呸!”那人忍无可忍终于无需再忍,呸了老婆一口涂抹星子乱飞,拔腿就走。</p>

    中年女人连忙用袖子擦脸,怒喝一声:“姓卞的,你给老娘站住!”</p>

    ……</p>

    黄道舟跟那人说话时,张芳芬瞧得真真的,走了一段路后,她问道:</p>

    “道舟,那人是不是卞三啊?”</p>

    “是,这些年他老多了,如果不是遇了个脸对脸我都差一点认不出!”</p>

    小颦奇怪道:“卞三是谁呀?”</p>

    张芳芬道:“你爸爸煤球厂的同事,那时候专门跟你爸爸不对付。”</p>

    “啊?还有人敢跟爸爸不对付?哥哥,你听见了没?”</p>

    十一年了,自从黄颦读一年级开始,家里就蒸蒸日上,童年时留给她的憋屈记忆基本上记不得了。</p>

    只记得身后总是跟着一群渴望看小人书、希望得到一块水果糖吃,百般讨好她的小屁孩……</p>

    这十一年,黄颦在学校里的处境其实跟在实验小学读小学时的沈晓蓉一个样。</p>

    品学兼优,多才多艺,衣着有品位的黄颦妥妥的是骄傲的白天鹅,是被绝大多数同学仰视的。</p>

    她一直都是学校领导、老师的宠儿,从来没有同学、老师跟她不对付,算得上是要雨得雨要风得风。</p>

    居然还有人专门跟亲爱的爸爸不对付?她还就是第一次听见,有点不适应。</p>

    黄瀚一直知道卞三这个人,他跟黄道舟的矛盾其实是利益关系,都想被提拔,都争取涨工资的机会。</p>

    那段时期有特色,调工资除了普调还有其他途径,比如说给百分之五的先进工作者奖励。</p>

    意味着八十几个人的煤球厂仅仅有四个人能够调一级工资。</p>

    这简直是一块肉扔进狼群,谁不红着眼往上扑,谁不狠狠地踩竞争对手一脚?</p>

    还有就是上面来了文件,给百分之三的贫困职工解决一级工资。</p>

    于是乎,比惨开始了,黄道舟家其实真的很惨,但是黄道舟要面子,装不出比其他人还要惨。</p>

    反正好事就基本上轮不到黄道舟。</p>

    在黄瀚魂穿前,黄道舟都是输家。</p>

    人生啊!往往都是一脚踏空步步踏空。</p>

    原本轨迹的黄道舟输了一辈子,拿卞三比差远了。</p>

    但是此时的黄瀚根本不可能跟一个普通职工置气。</p>

    煤球厂连副科级都不一定是,卞三的副厂长排名至多第五,必然是个以工代干。</p>

    他故意搞笑道:“反了天了,居然敢跟我们最伟大的爸爸不对付,你们等着,我去去就来!黄馨同志,帮我把酒温上!”</p>

    黄道舟疑惑道:“你要干什么?”</p>

    黄瀚一边撸袖子,一边道:</p>

    “三国演义里有关羽温酒斩华雄,今日三水市街头有黄瀚温酒打卞三。哼哼!敢跟我爸爸不对付,先打他个生活不能自理再说!”</p>

    小颦吓了一跳,道:“哥哥,你别乱来!”随即就反应过来了,笑得嘎嘎的。</p>

    知子莫若父,黄道舟笑道:“小颦,别拦着,让他去,我们都看着,单看看他怎么把人家打个生活不能自理!”</p>

    黄馨也知道黄瀚从来不欺负弱者,逗闷子道:“快去呀!再晚酒凉了!”</p>

    这一回张芳芬没有帮黄瀚,故意道:“那卞三以前是没少欺负你爸爸,该打!你赶紧去啊!”</p>

    见一家人都乐滋滋瞧自己出糗,黄瀚装出很受伤道:</p>

    “你们没意思啊!我准备去武斗,准备去犯法,你们居然都不拦着!”</p>

    “我们选择看着、不拦着,哈哈哈……”</p>

    “不带这样玩啊!”</p>

    一家人一路说笑着,不知不觉中就逛完了步行街、绕过后街、踏上了麻石街、转到了“荷风阁”。</p>

    “黄瀚,这么巧?黄总、张总新年好!”</p>

    上了古色古香“荷风阁”的第三层,立刻有人上前打招呼。</p>

    其实,一路上遇到的群众绝大多数认识黄瀚一家子,只不过不是特别熟的绝无可能主动上前打招呼。</p>

    这一回是被物资贸易中心的田经理田正泉看见了,他乐滋滋走上前和黄瀚、黄道舟握手。</p>

    黄瀚道:“你好,你这是和一家子一起来逛逛?”</p>

    “是啊!赶巧了,我还想着明天去找你呢!”</p>

    “你找我,有事吗?”</p>

    “有一件大事,我们难下决定,想听听你的建议!”</p>

    “十分钟说得完吗?”</p>

    “也就是几句话的事儿。”</p>

    “行,我跟爸爸妈妈说一声。”</p>

    “他们如果愿意可以一起听听,这事情蛮特别,也蛮有意思的!”</p>

    黄瀚国庆节遇到过田正泉,知道他听从自己的建议,物资贸易中心主攻方向中苏贸易,而且以换大型建筑机械和重卡为主。</p>

    黄瀚向爸爸妈妈的方向招招手道:“你们都来,田经理要讲苏联的新闻,我们正好坐下来喝杯茶。”</p>

    “荷风阁”三楼有接近一百二十平米,摆开几张八仙桌供游人休息喝茶,泡一杯龙井一块钱。</p>

    黄瀚家的特色,如今包括小颦在内都喜欢看新闻联播,知道了解国内外形势的必要性。</p>

    相对于其他国家,这段时间的中国人更加关心苏联。</p>

    原因很简单,老大哥家里祸事不断,适合一边吃瓜一边看一边讨论。</p>

    田正泉还就真有一件大事,他说完后,黄瀚一家子都觉得这事儿超乎寻常。</p>

    三水市换重卡换挖掘机已经够牛掰了,没想到那个四川姓牟的居然有了换民用飞机的大计划!</p>

    这事儿靠谱吗?</p>

    物资贸易中心或者物资局甚至于三水市政府能参与吗?</p>

    黄道舟和张芳芬都觉得不可思议,都瞧向黄瀚。</p>

    牟某中换飞机是上了各大报纸的,他本人一战成名还被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宣传报道过。</p>

    黄瀚至今都记得当时已经飘得上了天的牟某中,记得他面对白岩松的采访时大言不惭。</p>

    他说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不缺闻名世界的军事家、思想家、政治家,唯独却闻名世界的大商人。</p>

    他还说接触了太多中国的企业家,经商能力拿他比远远不如。</p>

    言下之意,他将要成为中国第一大商人!</p>

    事实证明他其实是个妄想症患者,类似于神经病。</p>

    黄瀚道:“脚踏实地很重要,我能够断定那个牟某中真能够换回来飞机,但是我们三水市不参与。</p>

    牟某中换飞机需要的副食品、纺织品我们可以提供,原则依旧是不赊账。”</p>

    “我就是因为听了牟总的介绍,觉得他确实谋划了一两年,路子已经走通了,成功的可能性蛮大,想掺和。”</p>

    “我听你介绍了事情的始末,我给出的判断是此人神经有问题,属于最最不能合作的那一类人。</p>

    你记住了,跟他之间万万不能有任何赊账,也不要和他接触太多!”</p>

    “为什么?”</p>

    “这个人言过其实,而且特别擅长忽悠,跟他接触多了的人,要不被他坑死,要不一起成为骗子!”</p>

    “你刚才不是判断他真的能够换回来飞机么?”</p>

    “那又怎样?成功做成一笔买卖又不能改变牟某中浮夸、神经质、妄想症的本性!”</p>

    “换成功了飞机,据他所说,他的公司能够赚一两个亿呢!我们此时参与,岂不是能分几千万?”</p>

    “别听他瞎吹,他这种人就是“狗熊掰棒子”最后一无所有,反正你记住了,合作仅限于他付钱我们卖货,绝不欠账。”</p>

    三水市在中苏边境已经有了三个大型仓储基地,三水市政府、外贸公司、物资局、农机局、交通局、商业局等等都有人常驻,总人数不低于一千。</p>

    这几年在三水市政府牵头下,在苏联方面黑白两道支持下,三水市几十家公司经常联合起来进入苏联大城市开展销订货会。</p>

    此时的苏联每况愈下,对于轻工业品简直是渴求,三水市每一次组织订货会都能够谈成很多大买卖。</p>

    以物易物已经做熟了,反而用不着顾忌顾忌国家汇率对物价的影响。</p>

    比如说一顿螺纹钢换多少火腿肠,基本上就没变过。</p>

    因为副食品涨价的同时建筑材料也在猛涨,用副食品换螺纹钢、电解铜等等,比例基本上没出入,这种生意反而比较稳定。</p>

    如今在中苏边境做生意,只要找到三水市的单位,不管什么,应有尽有,而且价格合理,绝无假冒伪劣。</p>

    由于三水人不坑人,三水无假货,发展到买中国货的苏联人都认三水制造这几个汉字,还都认盖有三水市国营单位公章的介绍信。</p>

    能够做得如此成功,当然跟下手得早不无关系,更加跟三水市走通了海陆联运,节约了运费,提高了效率,不被车皮计划卡脖子有关。</p>

    当下的车皮计划特难搞,其实一个车皮也仅仅是载重五十吨、六十吨而已。</p>

    三水市在三个边境库区有不低于三百辆载重量三十吨的卡玛斯重卡。</p>

    国内汽油、柴油一直都需要计划条,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取消。</p>

    三水市买来老毛子的二手重卡,用老毛子的廉价柴油,节约了超过一半燃油成本,水陆联运的运费都不比车皮贵多少了。</p>

    如果在加上速度,甚至于比铁路运输更加划算。</p>

    原因很简单,铁老大岂是浪得虚名?</p>

    从批车皮计划开始就是过五关斩六将,还要操心装卸,还要防备货物在路上被偷。</p>

    </p>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