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正文卷 第465章 月亮起源

作者:白雨涵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修订章节,慎重订阅!

    ————

    息壤四号在春节后悄然发射,这是华夏自探月计划完成人房厂三步走之后,开启的火星探索新篇章。

    杜恪也在航空港发射现场,观看了息壤四号的发射,与前三搜息壤号月球飞船不同,息壤四号是火星飞船,造型类似火箭,通体采用龙糖装甲打造。配备风火轮计划研发的全新发动机,以及刚刚研发成功没多久的五米球与五米撞球,代表了华夏的去。”水静心里面还是有点担心,从地球飞月球理论上依然有风险,三个孩子还小……杜恪她是管不了的,整个国家也没有几个人能管得了杜恪,而且杜恪的任性也是出了名的,想做什么就一定要去做,当初潜入海底同样风险巨大。

    “放心吧,我又不是作死,我是为了科学!”杜恪点头,他可比想象中怕死,自己的本身绝对不会随便乱冒险,但是用分身去月球感受一下,完全没风险。

    爸妈那边难免被骂几句,随后领导也关心了几句。

    3月份,息壤三号回返并休整,杜恪登上了这艘飞船,随同其他宇航员一道前往月球。两天后,息壤三号准确降落在广寒宫月球基地的地面降落平台,机舱腹部的舱门伸出,与地面平台对接后,杜恪连宇航服都不用换,就乘坐电梯进入了月球基地内部。

    “热烈欢迎杜院士莅临广寒宫月球基地指导工作!”基地负责人是天文领域的李戡院士,带领基地所有人员,列队欢迎杜恪的到来。

    “给大家添麻烦了。”杜恪笑道。

    “不麻烦不麻烦,您能来广寒宫基地,是对我们工作的莫大鼓舞。这里除了正常交流工作的宇航员之外,还没有客人来过,您杜院士是我们的第一位客人。”

    客套之后,杜恪第一时间通过视频连线,与家人联系:“我已经安全抵达,不用担心,一个星期后我就随息壤三号回返地球。”

    报了平安,杜恪就开始参观月球基地。&#21434&#21437&#32&#22937&#20070&#33489&#32&#109&#105&#97&#111&#115&#104&#117&#121&#117&#97&#110&#46&#99&#111&#109&#32&#21434&#21437

    基地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地下科研基地、地面种植基地和五公里外的氦三开采基地——登月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在这里修建了一条五公里长的隧道,可以直接从隧道前往氦三开采基地。巘戅妙书苑戅

    地下科研基地没有什么好看的,与地球的普通实验室区别不大,甚至说十分简陋,娱乐设施非常少。地面种植基地,则是用仿生玻璃建造的一座座嵌入式大棚,大棚的话,很快人工智能就帮助他完成一张自拍,再上传到自己的微信朋友圈。

    如今他已经很少发朋友圈,但是遇到登月这种稀罕事,还是值得配图发一发的。

    知道杜恪登月的人并不多,所以朋友圈一发,短短几分钟内,就收到了几百个赞,评论更是翻不过来。他的微信好友,都是家人、同学、同事、助理,没有其他闲杂人等——跟领导们、军方人员交流,都有专业渠道,用不着微信这个方式。

    很快。

    车队就停在了广寒山上,广寒山是基地附近的环形山,根据科研人员的推断,这个环形山大约形成在五百万年前。因为月球上没有风蚀、水蚀等侵蚀手段,所以这里依然保持着五百万年前被陨石撞击后的样子。月球基地的科学家们,最喜欢在这里开展科研。

    今天杜恪随队过来,就是看看科学家们都是怎么研究的。

    “杜院士……”

    “你们忙你们的,不用管我,我在附近转一转。”

    &#21434&#21437&#32&#21697&#20070&#32593&#32&#118&#111&#100&#116&#119&#46&#111&#114&#103&#32&#21434&#21437&#12290杜恪穿着一套合身的宇航服,踩在月壤上感受着只有地球六分之一的重力,走路轻飘飘的好似要飞起来,蹦蹦跳跳是最适合的前进方式。

    他拿出随身携带的拐杖,然后慢慢的爬上一座小山头,找到一面比较平坦的地方,用拐杖在月壤表面上写字——杜恪到此一游。

    “哈哈,这行字怕是可以存在几十万年。”

    做了一个中二举动之后,杜恪才从山头上下来,来到科研工作区域,看到有科学家正在用土行孙系列盾构机,在广寒山上打洞,取出各种不一样的岩石、月壤标本。这个科研项目组,希望对月球不同区域的岩石、月壤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月球是如何诞生的。

    月球的质量相对于地球来说,是有些过于大了。

    从天文观测的结果来看,一般大质量的卫星都在巨行星旁边,比如木星、土星、海王星这种气态巨行星,就有着木卫一二三四、土卫六、海卫一这种超大卫星。而目前的天体形成假说,很难支持地球拥有如此大的卫星,而从外面捕获的话,也基本做不到。

    所以目前主流的学说,是支持行星撞击这个起源。

    推测当年可能有一颗火星大小的行星与地球相撞,然后地球在强大的能量中融化,抛散出很多物质,这些物质慢慢吸积从而形成了月球。

    不过这都是发生在很久远的年代,由于地球活跃的板块运动,已经很难从地球上找到直接证据。

    故此前来广寒宫月球基地科考的地质学家们,一直试图从月球岩石中,找到当初撞击的证据,因为行星相撞并非是传统的撞击,有着引力的参与,抛散出来的物质会有很大不同。

    等科考队员们完成了采样,车队返回,已经游览尽兴的杜恪,才好奇的询问道:“陶教授,你们项目组已经采集不少样本了,分析结果有什么趋向吗?月球是撞出来的,还是跟地球一起孕育的?”

    “从我们目前的采样分析,还不能直接判定月球是怎么出现的,不过,我个人是支持捕获说的。”陶教授回道。

    “为什么?”

    “一些样本中有几组很有意思的内容,与我们从小行星带采集到的样本,有着比较近似的元素分布值。所以我觉得,月球可能与小行星带同源,有可能月球本身是在小行星带孕育,然后因为木星的强大引力,将月球轨道弹射到地球轨道,最终被地球捕获。”

    “唔,这就有意思多了。”杜恪点头说道。

    不过这也不是最终结论,只能算是陶教授或者陶教授团队的一家之言,宇宙之大无奇不有,人类所了解的依然是很少很少。连太阳系内的天体都还认不全,更别说推断这些天体在无数亿年前,是怎么发生的。

    只能说从蛛丝马迹,推断到一个大概的可能性。

    “我们已经写了三篇论文,全部发表在上面,希望等样本分析足够多,能够推断出一些准确数据时,再发一篇。”陶教授说道。

    如今已经是顶级期刊,无数重量级科研成果都在上面发表,很多成果都是华夏独家所有,所以引用数量可以说是暴增,影响因子飙升飞快。继子刊发行后,因为完成登月,天文方面的内容激增,所以又发行了子刊。

    还有随着数学的发展,编辑部又发行了子刊。攫欝攫

    此外期刊,也发行了、、三本子刊,可以说、这两本中文核心期刊,正在衍生出庞大的学术家族。

    除了这两本核心期刊,还有一批中文期刊,也陆续发行并产生巨大影响力,比如、、、等等,其中的影响力,可以与、齐肩。巘戅戅

    这三者又被称为中文期刊三驾马车。

    主攻物理,主攻生物,则主攻重大科学成果。

    当初院里交给杜恪的任务,短短几年时间就顺利完成,所以他也在随后辞去了杂志总主编一职,原执行主编施院士升任总主编。

    的总主编,他也没有担任,而是由陶伟院士担任。

    他只是保留着杂志总主编职位,但具体的总主编工作,都是交给执行主编代为执行。&#21434&#21437&#32&#31508&#36259&#38401&#32&#103&#111&#97&#102&#111&#116&#111&#46&#99&#111&#109&#32&#21434&#21437

    “能分析出月球的起源,绝对是一篇合格的论文。”杜恪说道,“月球伴随着我们无数年代,了解月球就是了解我们人类自身,认识我们为什么存在的意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子力有不逮,所以托遗响于悲风,我们则要奋起探索。”

    陶教授接口道:“是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