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卷 扬帆 第一百三十九章 孤 臣

作者:兰莲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绝对的势力面前,没有反转一说,硬要编,可以让驿丞或驿站卒杀了史可法;可是与事无补,就不来这种有点脑残的情节,至于将王国兴搞成反派,又不想这位殉国的义士背上污名,要找还是找个软骨头来得顺手。

    东厂督理带着人冲到驿站门口,不是来救人的,而是来抓人的,为啥!

    一句“官兵来了”成了压垮骆驼的稻草,高度紧张的袭击者当下崩盘;逃的逃,跑的跑,还有不少吓呆在当地,将武器一扔,抱头往地上一蹲,动作娴熟让人惊叹;更惊叹的还在后面,五大三粗的男人哭得象个小脚女人,拉也拉不动,也是让人哭笑不得。

    反转的情节还是有,从解州方向同样来了群骑士,押着不少逃散的人慢慢走来;刚下马准备进驿站的王国兴看得是目瞪口呆,忙站定行礼,边上不少东厂的特勤队员也顾不得抓俘虏,也都忙着行礼。

    如此大的排场!来者何人!

    来的是东厂提督常延兴是也!骑着匹满身乌黑发亮的御马,带的人也全是上直卫铠甲卫兵,个个人长得高马大,手执燧发马枪是威风八面。

    “大人!您怎么回来了!”

    王国兴行完礼,迎上前去抓住马笼,抚摸着马头,小声问道。

    常延兴跳下马来,哈哈一笑,故作神秘道:“这么大的事,本督能不来?今天之事,你有点过头,里面那位骂人不说,巡警总队黄提督那也难摆平!注意点,不要,一甩袖子不理人在那干生气。

    生气是你的事,可有些事还得说透,常延兴把玩着做工粗糙的茶杯,淡然笑道:“史大人!河东盐政败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早烂透了,东厂知道,陛下也知道;如果不是他们还想插手海盐,坏了陛下当初定下的规矩,东厂不会趟这摊浑水;河东是块宝地,宝地不会出刁民,但会出豪强,视国家法度为儿戏的豪强!他们被捂在士族大家的盖子底下已很久了,史大人可有信心、有胆量去揭这个盖子?”

    好口才!好计谋!对付史大人这种儒酸文人,激将法是最有效的。

    还真是如此,史可法最烦别人说自己怕事、庇护贪官,一拍桌子,起身怒道:“无耻至极!早知河东盐政败坏还姑息养奸,朝廷就是多了你们这群‘奸臣’才会如此!只要宪之(史可法的字)还有一口气在,还在督察院左都御史这个位置,就不会让不法的行为存在!”

    常延兴也被他大义凛然的精神感染,拍着手起身,淡然笑道:“好!陛下果然没有看错!不过,下官再提醒一句;先不说太原设有督察司,内阁、督察院组织过巡察小组,可为何就没发现这里面的问题?史大人,问题可不仅仅出在河东,您有得忙啊!”

    一路走来,史可法也想过这个头痛的问题,东厂已将各种证据摆在面前,他只是不愿接受残酷现实;直到遇刺差点身死殉国,他才不情愿的接受事实;对于史可法而言,接受与处理是两回事,只要事实摆在那,自己心里不接受也会按律处理,没有任何私情可言,要不他怎么会是“孤臣”!

    “特务头子”如今怀疑自己的赤诚丹心,史可法如何受得了这鸟气,一拧脖子,大义凛然回道:“笑话!就是首辅李阁老牵涉在内,本官一样弹劾定罪!更何况他人!至于你们的罪,本官自会向五军都督府和陛下提及,一个都别想跑!”

    看着史可法咬牙切齿的样子,常延兴有点纳闷,陛下怎么对此人了解如此透彻,史大人可是一直呆在南边啊!

    算了,不想这个,办了正事再说。

    常延兴哈哈一笑,收敛笑容,正色道:“好!史大人有这个想法,本官就放心了,史可法!陛下口谕!接旨!”

    什么?圣旨!还是口谕!

    正在清理战场的人听到提督大人的话,放下手里的东西,恭敬的站着;史可法看着脸色肃穆的常延兴,佩服佩服这家伙收放自如的本事,知道皇帝的“宠臣”不会作假,忙整理下衣服就要下跪。

    正儿八经的常延兴似乎早料到如此,忙一把手托住,善言劝道:“陛下口谕!史可法站着听就好!”

    君言不可不听,可礼不能废;史可法起身,改跪礼为鞠躬行礼,恭敬的称道:“臣督察院左都御史史可法接旨!”

    文官讲究排场,常延兴也不含糊,见他快要行完礼,微微侧身让过,严肃道:“河东盐政糜烂,殃及山西官场与大明朝堂,史爱卿孤身涉险,朕深感痛心!特调大同近卫军步兵团进驻太原,近卫军骑兵团进驻解州;为统一调度,特派第六军军长候世禄中将进驻太原,整编第七军新军镇及山西国民警卫队以防不测;东厂提督常延兴忠心爱国,此去河东协助爱卿查案,望爱卿奉公守法,不徇私情!不负三晋百姓厚望,更不负大明百姓厚望!”

    调动近卫军做后盾?还调来皇家陆军的总预备队?

    天啦!皇帝就差亲自将刀递到他手里,这是让他不顾一切阻力,彻底肃山西吏治与刁蛮士族;涉及到朝堂也不用怕,这既是让他暂时做山西的“太上皇”,同时也将他推到文官集团的对立面。

    这是个考验,更是希望,皇帝破局的希望。

    史可法接了督察院的位置,就没考虑过个人荣誉的事;认为对的就去做,不管你是皇亲、勋贵、士族还是平头百姓,都一视同仁,从不妥协徇私枉法!这也是历史上在南明成了孤家寡人的原因,最后孤独面对汹涌而来的清兵,直到战死。

    虽千万人,吾往矣!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