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卷 扬帆 第四十二章 西域记二

作者:兰莲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众人的疑惑眼神中,谜底很快揭晓。

    只见侍卫取来几把强弓,高举过头响彻云霄,至少方圆几里的野兽是夹着尾巴逃走了;也许是喊累了,跳累了,黑鸦鸦人群开始伏地山呼万岁。

    没想到的事还在继续,有人要彻底击垮蒙古人内心那丝仅剩的骄傲。

    朱由检高举弓箭微笑的绕场两周,下令继续竖起标靶;这次的靶子没立那么远,同样的手法间隔十米,接连竖起四个靶子,最远才七十米,最近只有四十米。

    激烈的鼓声又一次响起,现场的人都有点视觉疲劳了,可主角朱由检确没有罢手的想法;

    只见他单手持枪打马而出,马稍微加速后,两脚紧瞪马镫,两腿夹着马肚子,双手持枪微微前倾着身子立在马上;没等大家回过神来,清脆的枪声响起,远处的靶子应声倒下。

    没看射击成果就掉转马头,换了把枪从头再来,如此四次,枪响靶落,“煎熬”的表演终于结束;主角将枪斜靠在肩上,当然不会向m国西部片牛仔那些去吹枪口的亲烟,一手安抚着坐骑,两眼平静的看着远处跌落的靶子。

    和煦的阳光,青色的草原,矫健的身影,俊朗的外表,令人仰望的地位,今夜草原有多少怀春少女失眠,有多少美妇寂寞这真的就不知道了。

    落地的靶子被不知情趣的侍卫捡起,原本完好的靶子中心露出破洞是那么显眼;这些侍卫自己看了还不过瘾,还拿着它开始绕场奔跑,边跑边高声呼叫,好像是自己打中一样。

    这些忠心耿耿的配角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多么“恶劣”,他们的行动打破了浪漫幻想的氛围。

    少女们叹息声与尖叫声中,静止的画面动了。

    主角朱由检跳出剧本的约束,临场发挥将枪扔给侍卫,骑马跑到余贵人面前,弯腰将美人揽入怀中;让她横坐在马背上,不顾满场打翻无数醋坛子的“酸味”,开始炫耀式的绕场致谢。

    不顾国体,有失君威!不顾礼仪,有失君严!

    皇帝在“开幕式”闹一出戏,将会猎的进程完全打乱,现场各族人都疯狂了,哪还有心思继续下面的比赛,“运动”模式被强行切换成“狂欢”模式。

    副作用还在发酵,原本半抵制、半观望态度的旧勋贵们心思变了,开始络绎不绝的来到皇帝的大帐外,排队请求接见。

    这是上有所好,下必应之,这群改革的既得利益者,知道怎么投其所好。

    崇祯帝朱由检根本不看这些表面功夫,而要看他们其它的表现,看他们各自的悟性;没有意外,临时抱拂脚的这些人吃了闭门羹。

    崇祯帝可不只是“四肢发达、武艺高强”,想进入他的核心圈子,不是梁世勋这样的“老油条”或魏国公、英国公等这些“老江湖”还真不行。

    其他人要么没那个头脑,要么舍不得放下一些利益,要么患得患失不敢面对守旧势力,这样婆婆妈妈又如何进入核心圈子!

    崇祯帝朱由检这个时候是不会在停下来等这些人,早迈开步伐大步往前走了,能跟上就跟上,跟不上的也怨不得人。

    虽没有后世“末位淘汰”那么无情与残酷,但对功利性极强的勋贵们来说,无疑也是极度刺激,一步走错的后果如何他们很清楚。

    暂且按下围猎“闹剧”不说,再来说说西域,毕竟另一个“次要主角”孙应元也等久了。

    西域(新疆)在明末时呈三足鼎立之势,三位主角是占据北部的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准噶尔部与占据南部的叶儿羌汗国,势力强的还是叶儿羌,前面两个需“抱团取暖”才能敌得过叶儿羌汗国得兵锋。

    三位的汗王同样大名鼎鼎,历史上“废墨”较多的人物,分别是图鲁拜琥汗、巴图尔汗及阿不都拉哈汗;此三人不仅是骁勇悍战之辈,也是智商、情商高超的角色,当然为各自的部族或汗国做出过巨大贡献。

    如果历史没有改变,三位将在西域、青海、朵思甘及乌斯藏等地先后粉墨登场;掀起的不仅仅是腥风血雨,建立的不仅仅是丰功伟业,而是极大改变了中原王朝西部边疆的地缘政治格局。

    首先出场的是阿不都拉哈汗,先击败南侵的准噶尔部巴图尔,收复伊犁河谷;继而南下喀什地区,夺取了叶儿羌的汗位,平定国内长时间的宗教纷争,将汗国疆域扩展到鼎盛时期;可惜晚节不保,败在选择对立教派的亲生儿子手里,最后客死他乡,这样的“英雄好汉”历史上好像不少。

    接着出场的是和硕特部汗王图鲁拜琥,先整合卫拉特蒙古各部,以卫拉特汗王身份东进青海;打败异想天开的永谢布部绰克图(却图汗),收编了青海蒙古各部;再攻入藏区,先后打败朵甘司藏区白利土司与乌斯藏藏区藏巴汗,建立地域广大的和硕特汗国,风光一时,善始善终。

    最后笑傲江湖的却是准噶尔部,巴图尔励精图治、锲而不舍最终在伊犁河谷站稳脚跟,打下准噶尔称雄西域的根基;其第六子葛尔丹,继承父兄基业,灭掉前面所述两个汗国,建立地域更加广大的准噶尔汗国,打败宿敌喀尔喀蒙古,实现祖辈多年的梦想,剑指东方新生的满清帝国。

    备注:

    1、鄯善县:西汉时为狐胡国地,东汉时并入车师前国;唐置柳中、蒲昌两县,隶属西州,宋属高昌回鹘王国;元代称作鲁克察克,元末改称柳城,到明代又称作柳陈、鲁陈等,即今鲁克沁镇,在鄯善县城以西四十五公里沙漠边缘。

    明正统年间并入吐鲁番,称作“必残”;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设辟展办事大臣,并建吐鲁番六城,辟展为六城之一;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设鄯善县,隶吐鲁番直隶厅,现属吐鲁番地区。注意与古鄯善国不同。

    2、“黑山派”与“白山派”:绿教的一种教派,有兴趣的可以去网上搜索下。

    3、文中大明皇家陆军与近卫军军服一样,只是军旗上少了条龙,前文疏漏没提及,现补充。

    4、准噶尔、叶儿羌都在新疆留下痕迹,准噶尔盆地及叶儿羌河;和硕特因东进青海,余部被准噶尔部吞并没留下什么痕迹;现新疆和硕县是迁到伏尔加流域部众,东归后满清安置时取的名字。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