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正文 112.买块绿松石

作者:陈琳文秋陈琳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西藏经济大发展的时期,也是交通、建筑对水泥需求量大增的时期。政府投入资金对水泥厂进行了技术改造,新的设备投入使用前,张浩天和李小虎前往拉萨水泥厂进行采访。

    接待他们的是一位年近五十的副厂长,个子不高,戴个眼镜,说起话来细声细气的,不介绍还以为是个技术员。听说要接受采访,他从厂房里快步走过来,身后还跟着两个年轻的技术员。张浩天和李小虎迎上去和他握手。副厂长却把伸出的手缩了回去,在衣服上擦了擦灰,说:“新设备还没投产你们就闻风而动了。”

    张浩天说:“厂长,过去几十年,水泥厂为西藏的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今天在西藏又一次建设*中,你们扩大规模进行改扩建和技术更新,意义重大啊!”

    “水泥作为基础性原材料,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随着西藏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水泥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消费将继续保持较高的水平,我们必须快马加鞭才能满足需求!”副厂长扶扶眼镜,朝东边的厂房指了指说:“走,去看看我们的产品。”

    李小虎觉得他举手的样子很有气魄,刚想按块门,副厂长挡住他的手说:“不要照!”

    宽大的厂房里,整齐码放着水泥成品,十几名工人正在分类登记,两辆叉车忙着装载水泥。副厂长走到一堆标有“525”的“高争”牌水泥前,说:“建厂以来,我们已为全区提供了一百多万吨火山灰硅酸盐和普通硅酸盐等多个品种的水泥,产品标准已经达到了‘525’。改进工艺后就能生产出‘625’和一些特殊水泥了,突破两百万吨是指日可待的事。”

    张浩天说:“厂长说起自己的产品来很自豪啊。”

    副厂长笑了笑,说:“自豪啥,最近被一个技术难题卡住了脖子,正一筹莫展呢!”他身边一个藏族技术员看了看副厂长疲惫的脸,忍不住说:“这段时间,厂长带我们反复试验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昨天晚上又干了一整晚,到现在还没……”

    副厂长打断他的话,拉着他们去参观还没有完工的窑炉。他们站在工地旁,看见打桩机正用力把基桩贯入地下,脚下的大地都在发颤,太阳的光芒从打桩机上方投射下来,大地一片金黄。

    副厂长的思绪仿佛一下子回到了水泥厂创业的初期,说:“我们最初的两个小土窑就建在这块土地上。那时,西藏没有水泥生产工业,只有少数贵族从国外进口过少量水泥,每公斤要十五块大洋。西藏解放后,政府从进藏部队中选派军人在这里建起了土窑,可是,不懂技术,物资匮乏,生产出的水泥就是土渣废料,根本不能用。”

    张浩天问:“你也是部队派来的?”

    “我要说出来你们都不信!当时我刚从山东大学的土木工程系毕业,分配到当地一个建筑单位上班。一天,单位的领导找到我说,由于我政治可靠,技术过硬,经过层层筛选,被派到西藏搞建设了!我觉得非常荣耀和自豪,二话没说就来了。可到了拉萨才知道,让我造水泥!”说完像个孩子似的哈哈大笑起来。

    李小虎觉得他很可爱,可刚举起相机副厂长又制止了他。

    张浩天问:“那你会造水泥吗?”

    副厂长说:“我哪会啊。可他们不听我解释,说你学土木工程的,会用水泥就一定会造水泥!就这样我硬着头皮干起来,从了解水泥的特性开始研究,拿着白天晚上反复试验。那么多眼睛盯着我呢,我不能让大家失望啊!”

    张浩天很想知道结果,问:“终于成功了?”

    副厂长叹口气说:“经过两年的试验,终于把石头烧成了灰,但却不能用。后来才知道,西藏的氧气含量低,原料无法达到分解的温度,烧出的水泥就是废料一堆!”

    李小虎忍住笑起来:“估计世上没有人在这么高的海拔上,用这样的方式生产过水泥!”

    张浩天又迫不及待地问:“后来呢?”

    “后来,我们创造了人类建筑材料上的奇迹!经过三年的努力,我们生产的水泥终于可以用来盖房子、修公路了!那时,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牛的人!”说完问他们:“你们知道水泥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吗?”他俩摇摇头,副厂长把手一挥说:“走!”

    技术员拉住他说:“厂长,我们带他们去,你回去睡会儿吧!”

    张浩天也劝道:“是啊,回去休息一会儿,让嫂子给你做碗面睡一觉!”

    副厂长听了煞有介事地对技术员说:“去,让你嫂子在山东给我下碗面条端过来!”说完苦笑了一下,“走,让你们看看石料是怎么变成水泥的!”

    生料车间的机器震天动地,工人正把刚刚运来的大块石头碾压破碎,还有几个工人正低头调配原料。燃烧车间,工人们把粉碎调配过的生料投进一个窑里煅烧,经过高温和化学反应之后,原料很快变得面目全非。

    副厂长戴着手套走到汗流浃背的工人身边,抓起一把石灰仔细查看,满意地和工人交流,走过来时头发和眉毛全是灰,浑身像披着一层霜。他用手套拍打着身上的灰,完全没有注意到李小虎又悄悄举起了相机,可李小虎看着镜头里一下子苍老了许多的副厂长,却不忍心按快门了。

    副厂长说:“过去我们用的燃料是从青海拉过来的煤,四吨解放牌汽车拉到这里就剩两吨了。看见烧煤就像烧钱一样,我们心痛啊!后来我们发现机场清洗输油管道的废油可以再利用,就夜以继日地改造了窑炉,废油效果好、还省钱。今年我们又对窑炉进行了技术升级和改造,到时质量会进一步提升!”

    张浩天看见烧出来的石灰已经很接近水泥了,就问:“烧完之后就可以装袋了?”

    副厂长脸上的汗水流到了嘴里,他横着抹了一把,说:“冷却后还要加入适量的石膏,再进一步研磨才能变成水泥!”

    听他这么一说,张浩天突然想起邓安经常讲他老婆磨豆腐的过程,笑了起来:“造水泥就像做豆腐一样,选料、研磨、加热、点石膏、成形!”

    副厂长说:“要是制水泥像做豆腐那么简单,我就不会在这干三十年了。”i.woquge.co m

    张浩天忍不住问:“三十年,你不后悔?”

    副厂长取下眼镜用衣角擦拭着镜片上的白灰,像在擦清尘封多年的岁月,目光一下暗淡了下来,说:“远离父母和孩子,和老婆结婚三个月就开始两地分居,全部的青春和生命中的大部分时光都献给了西藏,献给了这灰扑扑的水泥灰,说后悔谈不上,但一生再没从事过我喜爱的建筑工作,多少还是有点遗憾的。”然后又戴上眼镜说:“但是,人生怎么会没有遗憾,一生的路哪一段不是坡坡坎坎,谁这一辈子总是心想事成呢?当看见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付出得到了汇报,还是很自豪的。”

    临走,李小虎又提出要为他照张相。副厂长摆摆手说出了原委:“这灰头土脸的,别照了。你嫂子每次看见都要哭,我这一生已经够对不起她的了,不想再让她和孩子伤心!”

    李小虎轻轻放下端起了好几次的相机。

    张浩天和副厂长握手告别。

    两个人骑车回来的路上,张浩天一直默默不语。副厂长的形象一直在他眼前挥之不去。李小虎问他在想什么,他说:“副厂长的样子让我感到有些心酸,寂寞的心情,孤寂的生活,还有对家人深深的愧疚以及他永远没有机会从事的专业!”

    李小虎的速度也慢下来,和张浩天并驾齐驱,说:“为了家人,连照片也不敢照。这还是我头一次采访什么也没有拍着。”

    张浩天说:“副厂长这一生都在水泥厂那个山沟沟里转,连拉萨城也没有去过几次。为了水泥,他的牺牲太大了。”

    李小虎蹬车的速度越来越慢,好像在思考一个重大的人生问题。事实上他也的确在思考一个重大的问题:要不要留在西藏干一辈子,像这个副厂长一样,为西藏贡献自己的青春和一切?他问张浩天:“你说我们的未来会不会和他一样,在西藏默默奉献,度过余生?”

    “我们肯定无法和副厂长比,他的生活虽然艰辛凄苦,但是为西藏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做出了成就,还是值得骄傲的。”

    “而我,昨天和今天一样,今天和明天也差不多。不过,你的未来就不同了,你已经在西藏干了七年,很快就要离开这里,开启另一段不一样的人生旅程。而我……”李小虎突然骑得很慢。

    “你怎么,不回去了?”张浩天回头看着他。

    李小虎慢慢地蹬着,看了看草丛中不经意溜走的溪水,感叹时光的流逝和青春的消退,想到事业和爱情还在原地踏步,不好不坏的心情突然有些惆怅和寂寥。这是他原来从未有过的感觉,他细细体会着心里的变化。这时,一辆满载水泥的货车呼啸而过,荡起厚厚的尘埃遮天蔽日,李小虎用力蹬了几下,超过张浩天。

    张浩天知道近段时间大家都在谈论八年回去的事情,自己思前想后也考虑了许久,就这样走了吗,好像什么都还没有做啊!来时的梦想一个也没有实现就匆匆离去吗?应该留下来再做点什么吧,哪怕是微小的事情!刚来的时候,还掐着指头算过什么时候可以回去,可是现在怎么越来越不想走了呢,是什么又牵绊住了自己的脚步呢?张浩天没有头绪地想了一阵,看见李小虎的心情和平日不太一样,快速追上去,问:“你和德吉的事情,到底定下来没有?”

    “她……”李小虎突然不知道说什么,又猛蹬了几圈。

    张浩天说:“德吉真的很不错,你就一点也没动心?”

    李小虎想说什么,又一辆水泥车开过来贴着他飞奔而去。他急打方向倒在路边草地上,闻到清新的草香突然心旷神怡,干脆坐在地上欣赏起远处的风景来。

    张浩天把车推过来靠在一棵弯弯斜斜的柳树上,看着忽然有些深沉的李小虎。

    李小虎的目光游离在远处。

    这是拉萨近郊难得的一块天然湿地,道路两旁长满了丰盛的小草,一条溪流静悄悄地在水草间缓缓流动。李小虎把手伸进水中,洗涤脸上的尘埃,看见滴入水中的泥灰水化作股股“青烟”沉入水底。几条小鱼游过来嬉戏,还有几只飞虫在碧绿的浮藻上跳跃。

    美景让人沉醉也容易勾起心事,李小虎突然听见自己心“突突”乱跳的声音,他坐下来,想理一理纷乱的思绪。

    张浩天用手挡住阳光,看见芦苇深处几只时起时落的水鸟,两只雪白的蝴蝶在紫色的小花间追逐飞舞。四周静悄悄的,偶尔从湿地深处传来几声野鸭的叫声,清亮而悠远。他拿起李小虎怀里的相机说:“让我试试你的新家伙!”他把镜头对准绿色的水草,心里却在等李小虎开口。

    李小虎却不知被什么情绪控制住了,一路上思考过的问题又浮现出来,真的要和德吉结婚吗,将来的生活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会像副厂长一样远离家人、寂寞孤独地度过一生吗?

    张浩天看了他一眼,见他还不想说话,耐心地等着。

    李小虎靠在柳树下闭着眼睛,暖洋洋的太阳使他昏沉沉的,没有找到答案反倒很快进入了梦乡。他看见窑炉旁满脸灰土的副厂长遗憾伤感的眼;看见绿草丛中父亲日渐衰老沧桑的脸;看见一只蝴蝶变成德吉的样子,在自己头这个世界上有多少没有结婚的女人?”还没等张浩天回答,又问:“你说没有结婚的女人当中又有多少喜欢我的?”不等张浩天思考,又问:“喜欢我的女人当中又有几个是我看上的?”

    张浩天说:“问这么多,你到底想说什么?”

    “你说德吉可爱吗?”李小虎这次耐心地等着张浩天回答。

    “这还用说?”张浩天觉得他明知故问。“她对你的感情是真诚的,持久的,热烈的,可以看出她是很认真对待这件事情的。一个女孩子这么大胆地追你,而且还追了你这么多年,坚定不移,从不放弃,不容易啊……”

    李小虎突然站起来,抓过相机骑上了车。

    张浩天不明白怎么回事,站起来大喊:“你去哪?”

    李小虎头也不回,一路飞奔。

    李小虎先去了八廓街,在一个摊主那里一眼就看上了一块有鸽子蛋那么大的绿松石。他对着阳光看了看,绿松石在光影中立刻呈现出不透明的圆润,一团凝乳般的亮光。他用指尖摸了摸,感到质地细腻光滑,坚韧厚实。想象着德吉佩戴它美丽动人的模样,打定主意后用藏语和摊主杀起价来。

    摊主见他老是挑这块石头的毛病,还以为他嫌货色不好,便从口袋中摸出一块条柱形的九眼石给他。李小虎接过来就吓了一跳,这是他见过的最长、最粗的九眼石,无论是光泽度还是图形花纹都让他大开眼界。他在手心里捏了一下,最后看了一眼九眼石,连价格也不敢问就递给了摊主,又拿起绿松石看了看,决定买下它。当摊主问他要二千元时,李小虎傻眼了,这可是自己三个月的工资啊!他感叹道:“空气对人性命攸关却一钱不值,而这些玉石珍宝对人的生存毫无用处,却价值连城。”

    摊主听了他的自言自语,“嗯”了一声。

    李小虎笑笑,又开始和摊主讨价还价。摊主见他真心想要,而且还会说这么流利的藏语,会心一笑,给了他一个最后价:“一千二百元。”李小虎喜出望外,赶紧掏钱,可身上所有的钱加起来刚过一千。摊主见他把裤兜的白布都翻出来了,笑嘻嘻地抓住他的相机说:“钱不够,相机可以抵价。”李小虎丢下绿松石就跑,可走了没多远,还是抵挡不住诱惑。打开钱包,从最里层取出深藏于此,还是张浩天给他的一枚西藏纪念币。当时这枚纪念币连修鞋的都不收,可现在一元钱就值一百多元人民币,而且还一枚难求。他把钱和纪念币塞给摊主,握住绿松石往回走,心里是控制不住的喜悦。

    李小虎走出八廊街没多远,就看到德吉正和一个女伴坐在甜茶馆喝茶,忙走了进去。

    德吉见到李小虎走进来就把头扭向一边,无论他说什么都不回应。李小虎见德吉无动于衷,便对她的女伴说:“你看她脾气大的,我低声下气这么久,她看都不看我一眼!”

    他不说不要紧,一直默不作声的女伴突然发起火来:“你就是李小虎吧,你把德吉的心都伤透了。你以为我们德吉没人要了是吧!我告诉你,有的是藏族小伙子追她,可不知道为什么她偏偏喜欢你这个无情无义的家伙!”

    李小虎说:“其实不是你说的那样,我真的很喜欢德吉……”

    还没等李小虎说完,女伴就把手里的茶杯狠狠往桌上一砸:“我才不相信,你喜欢她还让她这么伤心!”

    甜茶溅得李小虎一脸,他用手指擦拭着脸上的水珠,说:“你们藏族姑娘是不是个个都这么厉害?”

    德吉只顾哭。女伴说:“我们厉害,我们厉害德吉还能被你欺负成这样,真想好好教训你一顿!”

    李小虎把绿松石掏出来,刚说:“这是我给你买的……”就有人冲过来教训他。李小虎感到一拳打在自己后背上,回头一看,是一个藏族小伙子,刚一愣神,自己肩上又重重挨了一下,相机磕在桌上。李小虎稳了稳身子,抡起凳子还击,打在那人胳膊上。那人又挥动拳头扑过来,李小虎赶紧躲闪。

    这时,听见德吉大叫:“不要打了!”可那一拳还是打在了德吉身上。她踉跄一下,差点摔倒。李小虎赶紧扔下凳子扶住她。

    德吉对那人吼道:“谁让你打他?”

    打李小虎的男人说:“不是你们说要好好教训他一顿吗?”

    德吉说:“我的事情不用你管!”

    那人一笑,说:“喔,你原来喜欢汉族小伙子啊?你们是不是吵架了,他欺负你了吧?让我好好教训他一顿!”说完举起凳子朝李小虎砸过去。李小虎立刻蹲在桌子下面,看见凳子从头:“大伙都忙,我就不念了,别耽误大家的时间!”

    张浩天也忍不住跟着大家笑了起来。他不知道前天李小虎离开他干了这么一件伟大的事情,跑去为德吉买绿松石,还和人大打出手,这说明他终于下定决心要和德吉好了。

    林江涛瞪了李小虎一眼:“你到底念还是不念!”

    李小虎清了清嗓子,正襟危坐地念道:“前天下午,我从八廊街出来路过甜茶馆,碰到德吉和她女伴,就进去和她们聊天。我们没说几句话,背后就冲过来一个喝甜茶的小伙子向我挥动拳头,我没有还手,德吉还替我挨了一拳。当他打出第三拳时,我就抄起凳子砸了过去。凳子把其他喝甜茶人的碗打翻了,他们一起向我发起了猛烈进攻。这时,德吉挺身而出,站在桌子上把凳子一摔,和他们针锋相对,还帮我夺回了绿松石……”

    还没等他念完,林江涛就摆摆手说:“前半部分念得有气无力,后半部分说起打架你就来劲了,饱含深情,像在念英雄事迹。”

    李小虎说:“如果你们在场,也一定会被德吉的举动震撼的。那一刻,她就是我心中的英雄!”

    这回,连田笑雨也跟着大家笑了起来。

    林江涛提醒他说:“你念的是检讨书知道不?对自己所犯的错误一点认识都没有。这个态度怎么行?要不是我和洛桑一再向领导求情,还不知道给你什么处分呢!”

    李小虎不但不领情,反倒不服气,说:“我又没错,又不是我先动手的。再说,我不拿凳子砸他,相机就会被打坏,到时,你们不还是要给我处分?”

    林江涛一拍桌子站起来:“你还有理了!你说说,身为一个记者去甜茶馆和人打架,你知道后果吗?你到报社第一天,刘主任就教育你们时刻要把民族团结这个弦绷紧,可你呢?”

    李小虎说:“你批评吧,反正我也不在乎!”

    林江涛说:“什么,你不在乎,破坏团结你都不在乎?”

    李小虎挥动检讨书,说:“我怎么就破坏团结了?今天我就当着领导和同事的面发誓,我要娶德吉这个藏族姑娘当老婆,我们生的孩子就是团结族,今后我们家要形成血浓与水的民族关系,看谁敢说我不团结!”

    李小虎的话让大家笑成了一团,连林江涛都笑得把刚喝到嘴里的茶水喷了出来。而这次,张浩天没有笑,他看着和过去判若两人的李小虎沉思起来。和德吉结婚就意味今后的人生道路和过去完全不同,要面临的阻力和困难一定很多,而他毫不犹豫选择了和德吉在一起,说明他完全放下了,想通了,释然了。

    田笑雨激动地看着李小虎,为他终于迎来了爱情而高兴。她轻声对张浩天说:“看来这次,小虎下决心了。”

    林江涛忍住笑,用力拍了一下桌子:“李小虎,你以为我们在这选民族团结的先进代表吗?我们是在听你检讨!”

    李小虎在椅子上扭了扭身体,清了清嗓子,说:“反正我今天是面板上的面团,随你们蹂躏了!”见林江涛又想拍桌子,他低着头检讨起来:“我也知道自己有错,不应该感情用事,不应该参与打架。请组织放心,今后我绝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林江涛见会场恢复了严肃的气氛,便说:“我希望我们在座的每个人都要从中吸取教训,不要头脑发热干出冲动的事情。”见大家不吭声,又说:“这事到此为止。另外经领导研究,准备在自治区人民医院成立四十周年时对医疗事业的发展进行专题报道。哪位同志手头活不多,先把任务接下来?”

    刚说完,李小虎就站起来说:“医疗卫生系统四十年来为西藏和平解放、社会主义建设和藏族群众的身体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情我最喜欢干!”

    大家又是一阵笑。林江涛说:“那好,这件事就交给你。要保证质量,有深度,有力度!”

    大家正要离去,林江涛又说:“还有一件事,自治区党委决定,在全区各单位选派政治上过硬,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同志组成驻村工作组到农牧区开展工作。经报社领导研究,决定派洛桑、邓安和张浩天三位同志参加驻村工作。你们三位有意见没有?”

    洛桑和邓安都举手说没意见。

    张浩天看了看有些放心不下的田笑雨,说:“没困难!”

    会议结束,林江涛拉住张浩天说:“报社领导找我几次了,要笑雨去编辑部工作,说她文笔好,能采会编。你看她身体也越来越不方便,去了编辑部,一是可以发挥她的特长,二也用不着天天在外面跑。你看咋样?”

    张浩天说:“谢谢组织关心。”

    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