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卷 第三章 抉择

作者:生于安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三天后,秦天跟随着孙承宗的车队,一起走上了前往辽东的道路,随行的还有那被石头砸到的少年,那少年名叫黄元甲,今年十七岁,辽东广宁人,他娘在生他的时候难产而死。他爹原是辽东总兵刘秉忠部下参将黄云鹤,广宁城破,战死沙场,而那玉蝉便是朝廷发放给他爹的私人凭证,战前黄元甲他爹知道此役凶多吉少,便提前将他托付给了管家送出了城,还将随身玉蝉当作信物交给了他,让他前往南京投靠亲戚朋友。可是没想到一路上的难民何以数万,他又和管家走散,幸好从小打熬身体,有一点力气,为了活命,无奈之下才去当了苦力。

    改变秦天想法的不仅是孙承宗极高的人格魅力,还有那少年黄元甲对祖国高度的热爱,最重要的还是秦天与孙承宗秉烛夜谈后,孙承宗对他作出的承诺——在我能力范围内给你最大的支持!

    就是这个承诺,让秦天改变了想法,决定傍上孙承宗的这条大腿。

    而对于孙承宗来说,他今年62岁了,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龄,而面对如此山河社稷危机,他只能感慨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他将更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培养下一代方面,之前他挑选出来的马世龙、袁崇焕都能算作是栋梁之材,只是这二人勇猛有余,谋略不足,想要挑起大梁还需要时日,特别是那袁崇焕做事毛毛糙糙,前年的时候擅杀朝廷命官,惹了极大的麻烦,自己费了极大的力气才把这件事情压了下去。但是这秦天却是不同,不禁想法奇异,独具创新,很多想法与自己不谋而合甚至还在自己之上,例如修筑关宁防线,建立海军已达到牵制后金的作用,甚至对努尔哈赤以及他的几个儿子,所谓的八大贝勒,例如皇太极、多尔衮、多铎等都如数家珍,说了许多连孙承宗都不知道的秘闻,如果这些还不算什么的话,那么最后一番白银作为流通货币必将毁灭明朝的理论更是彻底折服了孙承宗,这更加重了秦天在孙承宗心中的份量。

    孙承宗此行原本是奉命西行,但在途中得知京城出了大事,自己的朋友,同属东林党阵营的杨涟被抓了。得知这个消息的孙承宗十分愤怒,在他看来这个幕后的黑手魏忠贤这么做是以卵击石,当即决定上书弹劾魏忠贤,但是转念一想,明白上书是没有用的,为今之计,只有自己亲自前往京城,当面向皇帝陛下解释这件事情。

    虽然说皇帝陛下平日不怎么上朝,更有魏忠贤这种人狐假虎威,但是对于孙承宗来说都不是问题。他是皇帝陛下的老师,内阁大学士,更是手握重兵的辽东经略,他想要见皇帝,除了皇帝自己,没有人有能力去阻拦他。

    但是这一次却是不同,他接到了皇帝陛下的旨意,不是让他进京,而是不允许他进京。

    这让他出离的愤怒,他知道魏忠贤速来有假传圣旨的习惯,但是这道圣旨绝对是货真价实的,应为就凭他和皇帝陛下的关系在这里,没有人能在中间做什么手脚。而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召集兵马,去京城见见自己的那皇帝学生,顺便把那些阉党解决掉;要么遵从旨意,改道回辽东,继续和后金死磕。

    孙承宗陷入了犹豫,他在冥思苦想了大半天之后,派牛顺找来了秦天,想要听听秦天的意见。

    看完了旨意,秦天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清君侧!”

    在秦天看来,孙承宗属于典型的谋略型统帅,从来不做无把握的事情,说简单一点就是性格犹豫,做事思前顾后。秦天虽然具体的历史事件记得不是非常清楚,但是大概的脉络还是了解的,这孙承宗最后还是因为阉党的诡计而下台,最后战死在自己的家乡。秦天不是道德圣人,也不在乎什么蝴蝶效应之类的说法,在他看来既然傍上了孙承宗这条大腿,那么大家就是在同一条船上了,秦天没有道理眼睁睁的看着这条船往错误的方向越走越远。

    “如何清君侧?”孙承宗不是没有想过这个办法,但都止于细节,结果都被他一一否决掉了。在外人看来他是手握重兵的辽东经略,但是实际情况他能完全调动的兵马不足万人,就凭这些人马就想打出清君侧的旗号,未免有些可笑。

    “有时,想要结束一个人的性命,并不需要那么大张旗鼓,干掉魏忠贤的办法有许多,我们为什么非要选择与之硬抗呢?”

    孙承宗不愧是杰出的军事家,瞬间就明白了秦天的想法。“你是说派人去暗杀他?”

    “没错,树倒猢狲散!阉党在朝堂上的势力主要是来自魏忠贤,而魏忠贤的权利有主要来自于对皇帝的把持,只要干掉魏忠贤,阉党的势力就会土崩瓦解,自然不足为据了.

    其实按照秦天的想法,最好是能连皇帝和那些封建的士大夫们一起干掉,构建一个富强民主开化的新世界,不过这种疯狂的想法秦天还没有傻到说出来,他知道,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很难改变什么,即便自己是个穿越者,熟知历史的走向。

    “这么做倒也是个办法!”孙承宗是一个务实的人。务实那就是只看重结果,不注意过程。只要能把魏忠贤干掉,瓦解掉阉党的势力就行了,其余的都不是问题。

    “这种事情一般人怕是做不了!我军中帐下倒是有些猛士,只不过到时候万一追究起来......”

    孙承宗的这番话潜台词十分明显,要派人干掉魏忠贤从技术层面来说是没有问题的,我好歹也是辽东经略,手握十几万兵马,挑出一两个对我忠心武艺又高强的人来一点都没有问题,不过这些人如果出了事情,万一牵扯到了自己那可就不好了。

    秦天明白了,立刻说道:“在下原意为大人解忧!”

    中国社会自古以来便有投名状一说,而在秦天看来,要想彻底融入到孙承宗的圈子里面,光靠嘴上说是没有用的,关键还是要做出成绩来,而眼下的这件事情就是最好的机会。

    “那魏忠贤身居大内,护卫森严,即便出门也是前呼后拥,走狗跟随,秦公子可有把握?”

    “孙大人,即便是刺杀也不一定要去拼命,要结束一个人的性命,可以有非常多的办法!在下愿意立下军令状,半年之内,必取那魏忠贤的狗命!”

    “好!既然秦公子如此有信心,那么这件事情就拜托了,若是秦公子能为天下苍生除此祸害,实乃我大明之幸,社稷之幸。老夫在这里先谢过秦公子了!”说罢双手作揖,鞠了一躬。秦天连忙伸手扶起。“不过有些准备工作还要请孙大人帮忙!”

    “这都是小事,你需要什么就和牛顺说,他会给你帮助的。”孙承宗顿了一会,接着说道:“牛顺送我回辽东之后,我会让他回京任职,一方面监视阉党的动作,另外一方面给与你必要的协助,另外我会给你一份名单,名单上的人都是我的心腹,在京城之中也算是有些能量,必要的时候,你可以寻找他们的帮助。”

    “不必了,京中阉党额眼线众多,联系的越多暴漏的也就越多,这件事情我一个人就足够了,说好了半年的时间,魏忠贤的死讯必定公布天下!”秦天十分自信的说道。

    孙承宗似乎也被秦天的这一份自信打动了,点了点头,似乎又重新认识了一番眼前的人。

    托了明朝官僚腐败的福,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秦天花了八两银子坐上了一条从南京开往北京运送官文的快船,这种运送官文的快船沿途从来不做停留,用现在的话来说算是直达,加上船轻顺风,不到三天的时间,就来到了京城的地界。

    这北京秦天不知道来过多少次,不过那都是在后世。举世繁华的帝都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过往的行人大都面黄肌瘦,行色匆匆,拖家带口不乏少数,一副破败之象,让秦天心惊的并不是这一副破败之像,而是这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的过往行人,看不到一丝精气神。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秦天看到这种惨象,不禁感慨道。

    “这位兄台好文采!”一个清脆悦耳的声音在秦天耳旁响起,秦天也冷不丁的被这一声赞美吓了个够呛,他回头一看,一位俊俏的公子哥正微笑的看着他,公子哥肤白如雪,唇红齿白,白衣白袍,头戴玉冠,手中拿着一把精巧的折扇,真是要多骚包就有多骚包!

    “靠,娘娘腔!”这年头可没有整容,长相都是纯天然,这家伙要是放到后世绝对能秒杀一帮所谓的小鲜肉。

    白衣公子上前走了一步,说道:“兄台好文采,在下朱文……,佩服佩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好诗,好诗啊!发人深省,振聋发聩!不知兄台尊姓大名,如此文采,定不是碌碌无名之辈,今年春闱必定能榜上提名啊!”

    明代实行四级考试制,即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会试在春天举行,又称作春闱,若是能够考上春闱,参加最后的殿试,那么就离读书人的梦想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不远了。

    “猪瘟?还真是个好名字?在下秦天,是一名大夫,真是不好意思,并无功名在身,怕是没有那个机会了!”秦天十分平静的说道。

    “额?”那白衣公子万万没想到秦天会这么说,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往下接话,气氛顿时有些尴尬。倒是秦天不在乎的拍了拍那白衣公子的肩膀:“社稷腐败,阉党横行,当了官又能怎样,最后还不是同流合污、鱼肉百姓,哪里有一个人自由自在呢?”

    “阁下此言差矣!”那白衣公子一听秦天这样说,顿时急了。“读书人当官自然是为国效力!我见秦兄弟气度不凡,谈吐极有见地,又是一名大夫,即便没有功名在身,像秦兄弟这样的人才,只要有一颗报效社稷的心,自然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在此危难时期,自是大丈夫建功立业的时刻!阁下若是有心,我有些门路,倒是可以像朝廷举荐你!”

    “为国效力?抱歉,我不想去!”秦天摇了摇头。现在已经是明朝的末年了,朝廷昏庸无能,官员贪污成风,外族侵略不断,如果用后世的史学家的评论来总结的话,那就是此刻的明朝面临两个矛盾,那就是统治阶级与各地被压迫人民之间的矛盾和统治阶级与关外异族(主要是后金)之间的矛盾,这两个矛盾有其一都了不得了,现在两个问题一块爆发出来,大明王朝已经算是烂到根上了,这样的问题和处境,光靠他一个秦天又能解决什么呢?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为国效力,乃是每个人的本份,莫非阁下是怕死不成?”朱文的语气顿时提高了不少,仿佛秦天的拒绝是多么的罪不可赎一样。

    事到如今,秦天也只好实话实说了。“我不是怕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一条命算得什么?只不过我想活得更有价值罢了,现在的朝廷蛇鼠一窝,皇帝昏庸无道,我自问虽然没有旷世之才,但是此刻为国效力不过是明珠暗投,人终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你说我该怎么选择呢?”

    朝廷蛇鼠一窝,皇帝昏庸无道,这句话一说来,朱文的脸色却是一变,手都气的直发抖。“大胆,你不过是一介布衣,竟敢如此大逆不道,非议当今朝廷和陛下?你好大的胆子!”

    “胆子大到谈不上,就事论事罢了。朱公子你也别太激动,别给我乱扣大帽子!”秦天可是被吓大的,眼前的这个白衣公子就算是皇亲国戚,那又怎样,现在这些所谓的皇子龙孙都自身难保了,还有能力去威胁别人吗?

    “你就不怕我把你说的话告发出去吗?我要是把你说的话告诉锦衣卫,说不定还能算得上我一件功劳呢?”

    “这天下对被朝廷弄得民不聊生,普通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每天骂朝廷的人何以千万,光靠锦衣卫抓人抓得过来吗?再说,朱公子怕是来历不凡吧,也不会缺这点微不足道的功劳吧?”

    朱文一时沉默不语,算是默认了秦天的话。“可是当今陛下正值壮年,精力充沛,受命于危难,正是励精图治,谋划大事的阶段,秦公子刚才说的那番话,我就当做没听见,还望公子自重!”

    “靠,这家伙是典型的保皇派啊!自己不过说了几句实话,就被教训了这么多句,那自己要是告诉他大明会灭亡在后金人手中,那他估计会找自己拼命吧。”

    眼见决定一切呀,落后的思想真的会害死人呀!

    秦天不想和他在这个问题上再做过多的争执,历史自然会证明一切。现在的皇帝是天启帝,后面的皇帝就是崇祯,自己的历史就算再差,好歹金庸先生的鹿鼎记还是看了很多遍,那崇祯似乎最后在煤山上吊自杀,据现在似乎也就还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不是还留下了一个长平公主,也就是鹿鼎记当中独臂神尼的原型。

    “道不同不相为谋,我还有些事,先走了!”人志趣不同,自然就没什么可聊的了,硬撑下去也只能显得尴尬,倒不如就此离开。“今日与朱公子相遇便是有缘,在下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

    “哦,秦公子还有什么高见!”

    “高见谈不上,算是我个人给你的一点建议吧!”秦天原本是不想说,但是这朱文似乎对朝廷抱有极大的希望,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自己先提前给他提个醒,也算是让他有些心理准备吧。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秦天念出了这一首诗句,他就想借这首诗句婉转的告诉朱文做事要顺其自然,逆天改命的事别去管!

    过了好一会,这朱文才从这首诗句中清醒过来。“好诗,秦公子!秦公子!”抬头一看,秦天早已不见了踪影。

    “吴刚,人呢?”

    ”才走估计没走多远,要不要我去帮您把他追回来?”一个身着淡黄及膝大褂,腰束一条三寸宽白丝腰带,淡黄绸裤,粉底快靴,高卷袖管的壮汉毕恭毕敬的侍立在一旁。

    “不,算了,现在去追他反倒是涨了别人的志气,灭了自己的威风,你派人去打探一下,那个秦公子住在哪,他说他自己是个大夫,应该不难找,找到了记得早点通知我,你们不要随便轻举妄动!”

    “可是这京城这么大,每天又有那么多人来往,我怕……”

    “这件事情对别人或许是个麻烦,但是对你们锦衣卫而言算是什么呢?”

    “属下尽力!”

    “走吧,我们再去别的地方逛逛,好不容易出来一趟,怎么也要玩个够本!”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