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五十一章 兵强马壮的护侨军

作者:西门吹灯零零七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一g一一一>

    『笔下文学    】

    而江北军队不驻防徐州,则是因为王永安考虑到徐州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自古以来属于兵家必争之地,既有津浦铁路通过,又有京杭大运河途径徐州境内,北有微山湖,南有铜山,向东则是海州(今连云港),向西便是豫东大平原。一旦大清国发生军变,南方革命军起义,必定双方都会对徐州进行争夺,王永安放弃徐州,也是让开战场,留给双方去打吧。

    冯衡对此非常理解,并认真分析之后,决定暂时在扬州进行大练兵,带五万步兵练成之后,由江北陆军第一旅与第二旅驻防扬州,打的是北洋新军第二十四混成协的名号;第三旅和第四旅驻防淮安县,打的是北洋新军步兵第十八协的名号;第五旅和第六旅驻防宿县,打的是北洋新军第十三混成协的名号。

    王永安表示同意,并勒令冯衡一年内完成征兵五万工作,两年内完成新兵训练工作,原二十四混成协六大处即日晋升为江北护军使司六大处,军官文书士兵各有封赏。

    为了支援江北新军建设,王永安以江北护军使和护侨军陆军司令的身份向德国购买了三十门克虏伯75毫米野炮和两万发炮弹,以及重机枪三十挺。炮弹武器一半被他运回到扬州大本营,一半被他带到邮轮上装备给护侨军炮兵营。那三十挺重机枪被王永安留在了护侨军中,为了增加护侨军步兵的火力,王永安的重机枪几乎装配到了排级作战单位。

    护侨军挑选工作结束,各营陆陆续续从扬州出发,顺运河而下抵达上嗨,入主江南机械制造总局总办旁的江南军营中。王永安着令护侨军参谋长方咸五与护侨军副司令员龚武远整顿兵马,等待海军到来之后一道出发前往墨西哥。

    而因为护侨军准备出国打仗,一时之间不少军官纷纷来投,王永安问清楚这些人的底细之后,一一留任,这些人之中包括日后鼎鼎大名的陆军次长蒋雁行c段兰芳c李士锐c单启鹏c沈尚濂c许崇仪c赵学方c黄瓒c张仲元c干玉龙c杨寿柱c周良才c马凤廷c高有成c金玉清c金麒等,这些人都是各方精英,但并不愿意参与国内动乱,一方面他们眼看着大清国没落,另一方面却又从小受到皇权教育不愿意谋反,因此在看到护侨军为国远征的时候,一个个放下自己的身份,来到王永安的手下谋得一官半职,也宣誓对得起民族对得起良心了。

    这其中蒋雁行c段兰芳c李士锐名气最大,如今的陆军部军咨使良弼还是他们的学弟,当年选拔第一批留日军校生的时候,他们每个人都是个中翘楚,只是因为际遇和性格的不同,有的人崭露头角,有的人忙碌无为,有的人泯然众人。

    如今他们不愿就此庸碌下去,这才投奔到年纪轻轻的江北护军使王永安的手下。

    王永安正愁手下无人,便安排蒋雁行c段兰芳c李士锐c单启鹏c沈尚濂c许崇仪各领一营,但与此同时又给他们配备自己的心腹作为副手辅佐,同时军中还设有各级文书负责教授士兵文化,传播效忠王永安的思想,并监督军中是否有其他思想之职能。如果这些军官来的目的是想鼓噪士兵起义反清,肯定会对王永安的军中文书大加反感,而如果他们只是一心带兵打仗,倒是不会在意军中思想教育。

    事实证明,这些投靠的军官之中,百分之七十以上并不在意军中文书,剩下的百分之三十虽然不喜欢却也不反对军中文书,大概这个时候大家也对清廷极其不满意吧。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一一一ver一一>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