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一十章 军营与兄弟

作者:西门吹灯零零七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一g一一一>

    『笔下文学    】

    北洋军除了《北洋军军歌》之外,还有教授士兵摆兵布阵c攻守驻防c守护相望的《对兵歌》;教育士兵在行军遇险c修筑工事c令行禁止方面的《行军歌》;教授侦察注意的《侦探歌》;以忠孝c伦理c功利c果报推己及强调了军民一家c强调了国家养兵千日c用兵一时的《劝兵歌》等等十几首歌曲。

    王永安原本以为自己要多费些心思,但是看来自己是多虑了,人家袁世凯和一种参谋们早就认识到军歌的作用与重要性,而王永安只需要再添加一些简单上口的歌曲即可。

    在新兵营第一个月的队列训练结束之后,第二个月的训练重点变为了体能训练,而王永安也提出了加入体能训练的要求,他接替了一位生病的新兵,成为了两千名新兵中的一员。

    这名新兵普通又不普通,负责他的两名正副教官不敢松懈,又不能对他操练太狠,实在是非常尴尬。不过在一起训练几天之后,大家渐渐对这位王副官长,新兵营副总教官亲和了起来。

    王永安对自己安排的训练科目从来不偷懒,也从来不抱怨——他也不好意思抱怨——此时军队中大部分来自豫省和鲁省的新兵身体素质远胜于他,尤其是身材高大的鲁省人,充分证明了当初袁世凯建立北洋新军时兵源只招收鲁省农民的正确性。

    即便是在清末这种时不时便有天灾的情况下,从鲁省招收的士兵的平均身高足有一米七,而王永安记得二战时国民革命军的平均身高才一米六二,同时期美军平均身高一米七三,同时期德国算是士兵平均身高最高的国家,也才一米七五。以王永安一米七三的身高站在新兵当中,还有一半的新兵比他还要高,这让他有一点点没那么自信了。

    想当初穿越者的他,在日本算是鹤立鸡群,可是跟鲁省小伙子一比,咋就成了平均值了呢

    恰恰因为有了王永安亲自参与训练,在随后的一系列训练安排中,王永安切实地体验了科学训练的重要性,比不了后世,却远远超过现如今许多军队,甚至不逊色与北洋六镇主力。

    而其中最让新兵们感觉到痛苦的,莫过于王永安“发明”的圆木训练,这圆木训练不单单训练士兵的体能,还训练他们的写作能力,一根七米长的粗木头由一组十个人聚在头顶跑步,或者是一组新兵抱着原木做仰卧起坐,更或者是一组新兵扛着圆木做深蹲

    新兵们哀嚎叫喊,甚至连方咸五私下里对王永安说:“这个靖云啊,你的这个圆木训练是怎么想出来的,可是把新兵折磨得太惨了。”

    “怎么能说把新兵折磨惨了呢?”王永安不以为然地说,实际上一天训练下来,他已经累得要死,只是晚上不需要他去学习文化课,这才有时间与方咸五讨论新兵训练工作安排。王永安坏笑道:“新兵训练结束之后,圆木训练要推广到全军,让老兵和新兵一起遭罪,这才算是正确的练兵方式。”

    “啊?你让老兵也”

    王永安一本正经地说道:“不让他们一起吃苦,怎么能让老兵和新兵在最短的时间彼此信任?只有一起吃过苦,才算是兄弟,战场上只有兄弟才能彼此相信,彼此依靠,成为亲密战友。战友,战友,不一起遭罪,算什么战友?狐朋狗友酒肉朋友容易结交,但是一起吃苦的朋友,只有在训练场才能结交。教官不能做好人,如果教官做好人,便是在害士兵,也是在害自己。”

    方咸五点头道:“你说的对极了,明日起圆木训练继续进行,起码每天十个圆木深蹲和十五个原木仰卧起坐。”

    次日,士兵们继续哀嚎着叫喊着做圆木训练,几个士兵累的是在起不来了,叫喊道:“副总教官,您也和我们一起训练,何苦来为难自己?”

    王永安大声道:“兄弟们,我们休息一下,等一会儿继续训练,如果实在不能,不必勉强自己立即完成,以免伤了自己。”随后他站起来,继续大声说道:“兄弟们,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啊!你们想要在战场上活下来,就要时时刻刻以最苛刻的要求来训练自己。我可以对你们说,一旦战争打响,一旦战时,你们这些新兵最容易死亡,也最容易受伤。想要不受伤,想要不死亡,只有现在训练自己,折磨自己。”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一一一ver一一>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