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五十章 春宴

作者:Loeva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个日期完全没法让宁化王有反驳的余地,还有大半个月的时间,甚至足够他以兄长的身份,照顾受伤的弟弟赵砌到后者伤势好转为止。当然,伤筋动骨一百天,二月底之前,赵砌不可能痊愈到能下床走动的地步。但他们兄弟目前正在受罚,凭什么能获得优待呢?皇帝能给宁化王这么长的时间来准备行程,已经是格外开恩了。

    这里头可能也有好几拨进宫在太后面前为宁化王兄弟说情的宗室长辈的功劳。

    如今皇帝是既罚了人,又赏了恩典,太后很满意,宗室长辈们无话可说,宁化王若不听从,还有异议,那就是没眼色,为难人了。可谁又明白他心里的苦?

    他们夫妻二人在京城里进行的拉拢宗室皇亲、文武百官大计,才刚刚开始呢。

    但皇帝已经下了明旨,太后与宗室长辈们也都觉得这样的结果很理想了,劝他不要真的把离京的日子拖到月底,还是尽快动身的好。毕竟他如今也是犯了错的人,赵砌降爵,并不是就没有重新升起来的希望了,所以为了他和他兄弟的将来着想,他与赵砌都要做出知错能改的姿态来。

    比如赵砌要老实上几年,不要在京城行纨绔之举,最好是老实在家读几年书,寻个差使做做什么的;再比如宁化王也要乖乖回封地去,不要表现得对京城太过依恋,回到封地后,也要安分度日,生活节俭一点,爱好就选读书礼佛之类的,手有余钱就多在封地上做些善事,铺路搭桥什么的。等皇帝消了气,觉得他们依然是可造之材,那将来还会原谅他们,给他们更多的表现机会,赵砌也有望重新拿回广昌这个封地,或者直接在京城受到重用,掌握权势。

    太后与宗室长辈们都是在为宁化王兄弟俩着想,宁化王便是有心反对,也无从反对起。他只能一边吩咐妻子收拾行李,一边抓紧最后的时间,多在京城结交人脉,同时求得皇帝同意,在自己离京之前,把赵砌接回自己在京城的府第里休养,兄弟俩也能在长期分离之前团聚几日。

    这处府第,原本是宁化王为了进京后方便行事,才花大钱提前让仆从购买布置的宅子,处处都是照着郡王府的规制来的,虽不是工部官造,却也足够体面——宁化王长年在晋地生活,封王后只在京城逗留很短的时间,就往封地宁化县去了,根本没来得及在京城建王府。其实他也不是不能请求皇帝同意他在京城建府,由工部出工出人,但那就意味着他要放弃封地的控制权,长年留在京城了。他不愿意将封地大权交出来,自然无法享受这个福利,只好自行购置产业。亏得他身家丰厚,竟然真的自掏腰包,提前一年在京城置办下了这么大的宅子。m.22ff.

    宁化王想了又想,最终还是做出了决定:“去!又不是你犯了错,为什么不去?若是不去,反倒显得我们心虚。况且,即使不提联姻之事,云阳侯也是朝中数得上号的权臣。若能与他交好,将先前那点误会说清,日后两家交往得多了,对我们也未必没有好处。”他心中还存有那么一丝期望,云阳侯跟他毕竟没有直接的矛盾,宗室里头,父子兄弟分别与两方政敌来往交好的例子多了去了,亲如骨肉,也未必会站在同一立场,比如他的盟友之一,辽王世子赵硕就跟嫡长子赵陌明显不合。他兄弟得罪的人,却与他交情不错,这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宁化王妃心中暗暗叫苦。到时候要直接面对蔡家人质疑目光的是她,丈夫又哪里知道她的难处?然而,她只是闽地地方上的望族大户出身,能成为郡王妃,已是祖上烧了高香,实在没什么底气去驳回宁化王的命令,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春宴当日,宁化王妃打扮得低调而端庄,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带着丰厚的礼物,坐着马车前往云阳侯府的琪园,参加春宴了。她一下车,迎面就遇上了承恩侯府与永嘉侯府的马车。想到自家小叔被拆穿偷窥蔡大小姐的事,还是秦家兄妹做的证,她脸上的表情一时没维持住,耷拉下去,好不容易才勉强冷静下来,挤出一个有些扭曲的微笑,不理会秦家人,直接往云阳侯夫人那边走过去。

    秦锦华回头看一眼秦含真:“那是宁化王妃么?她那是什么表情?这是怨上我们了?就因为那天我们说出了广昌王觊觎蔡姐姐的事?”

    秦含真不动声色地收回视线:“别管她,跳梁小丑而已,谁会在意她对我们是什么表情?”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