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十六章 奏对(二)

作者:李白不太白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一g一一一>

    『笔下文学    】”

    楚驿道:“可记得季康子曾问政于孔子?”

    刘协抬头想了一会儿:“有点印象。”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楚驿轻笑道,“孔子又说: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刘协低头沉思了片刻,随即又抬起头:“楚侍郎是在说,为君者当为天下做好榜样,君善则民善?”

    楚驿脸上露出一丝满意地笑容:“陛下所言甚是,尧舜之时天下清平,四方顺服。而我大汉孝文皇帝在时亦是如此。为何尧舜乃至孝文皇帝之时,天下政教大兴,没有过多的贪官污吏,以至国兴民富,百姓安居?此乃天子之德也。”

    “古人云: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而天子之德,亦如日月之食,众人皆仰之c学之。此便是上行下效,若是天子爱惜百姓,不重钱财享乐。那天下官员,又有几个敢剥削百姓,致使哀鸿遍野,饿殍惨死于路?”

    刘协低着脑袋,想了好久,不由叹了口气:“若是楚侍郎再早出生几年,能在父皇面前说出这些话就好了。”

    楚驿嗤笑一声:“先帝在时,有不少人都进谏过类似的话,只是先帝没有采纳罢了。这多臣一个,少臣一个,又有什么关系?”

    刘协脸有愧色,随即又道:“这么说来,只要君王做好自己,重视民生,那么天下自会太平?”

    楚驿摇头:“不,那只是相对现在来说,会太平许多。要是想实现三王之治,仅仅靠天子自律是不可能的。”

    刘协奇道:“那以‘仁’治国也不行吗?”

    楚驿摇头:“空谈仁义,那天下世家的表率,四世三公的‘袁家’如何?”

    一听袁家二字,刘协脸上立马流露出厌恶的表情:“他们哪有什么仁义?无伦无理,罔为汉臣!”

    虽然是袁隗把自己扶上了皇帝的宝座,但是刘协还是对他的行为感到不耻!甚至说,痛恨!

    “陛下明鉴,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皆为利往,只要是人就都会有私心。有些人虽然口称仁义伦理,背地里却又率兽食人!仁义又能乃他们何?”

    “率兽食人?”刘协大惊,“他们居然会做出这般禽兽之事!”

    楚驿不禁失笑,看来对方没有看过孟子也对,孟子的言论有些激进,在诸多朝代都被当政者所忌惮,想必董太后和汉灵帝也不会让人教他这些。

    楚驿解释道:“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不为率兽而食人也?”

    刘协恍然,又问道:“这些人既不能用‘仁’和‘礼’去感化他们,那么又当如何?”

    楚驿正色道:“所以要用法去约束他们!治世之道,当仁法并行,缺一不可!如此,三王之治,亦可成也!”

    刘协皱眉道:“我大汉也有法律啊。”

    楚驿叹了口气,汉朝的法律,他前世也有所了解。以萧何的《九章律》为基础,随后又增加了《傍章》c《越宫律》c《朝律》一共六十篇。但这其中有不少漏洞,而且这些法律颇为严苛。

    更重要的是,汉朝的皇帝闲的没事就喜欢随意加几条法律,以至于到了汉成帝时期,光死罪就有千余条,和法律有关的文件差不多有百万余字,极为冗长烦杂,这给了不少人徇私舞弊的机会。

    而且,古代的法律,最不合理的地方便是其地位远在“仁礼”之下!所以很多时候王公贵族犯罪,都不会按照法律的流程。

    “那么敢问陛下,卖官鬻爵,当判何刑?与反贼勾结,当判何刑?搜刮民脂,当判何刑?欺君之罪,当判何刑?”

    楚驿看着刘协的脸,一字一句地问道。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一一一ver一一>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