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零二章 红薯丰收了

作者:锦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走?去哪儿?</p>

    张懒汉大着胆子问了出来。</p>

    “能去哪儿,当然是去县里,难不成你还想去省城?”</p>

    张懒汉先把这件事告诉黄板牙,按捺住激动的情绪,到了晚上才出来,他没有敲门直接翻墙,还带下来不少的土块。</p>

    “呸,什么破房子,明儿老子就是城里人了,还要你干屁!”说完还嫌不够,踹了土墙一脚。</p>

    “媳妇儿、媳妇儿!”张懒汉压着嗓音敲了两下门,里头没动静,又转过去敲屋子的窗户。</p>

    “谁!”</p>

    陈银花总算惊醒,但也吓了一跳。</p>

    “是我啊,除了我谁还能喊你媳妇儿,快给我开门!”</p>

    陈银花披着衣裳开了门,把他劈头盖脸的一顿骂,“这几天你跑哪儿野去了,是不是外头有人了?大半夜回来,你怎么直接吓死我?”</p>

    张懒汉讨好的笑,“这不生意上出了点事,我除了你哪有别人。媳妇快点没时间了,你赶紧把衣裳穿好,收拾东西,咱得赶紧走。”</p>

    “去哪儿?”陈银花满面狐疑,家在这能走哪儿去?</p>

    “我带你去县城啊!老板说了,让我跟黄板牙都去城里帮他干活,吃的住的他都给弄好了,家里那些破烂都不要,拿几件衣裳就行。”张懒汉边说边掏衣柜。</p>

    “能有这样的好事?那我就能住小楼房、变成城里人了!不过白天再走不行吗,非要夜里。”她打着呵欠,白天还能跟村里人炫耀一番,大晚上跟逃难似的。</p>

    “白天不行,哎呀你快点收拾,等路上我再跟你说。”</p>

    见张懒汉不像说谎,也确实很着急的样子,陈银花只能压下心里的疑问。</p>

    家里其实也没啥好东西,进了城当然不能再穿全是补丁的衣服,她只捎了两件新做的,还是上回张懒汉大摇大摆回家时买回来的布头做的。</p>

    剩下的也都是那时候买回来的新家伙事,还有米面,总共也不多了。</p>

    两人出了门,把大门一锁,跟黄板牙碰头,三人趁着夜色往城里走。</p>

    足足过了好几天,碾子村的人发觉好多天没见过陈银花和张懒汉了,上他家拍门。</p>

    “这俩人不会出啥事跑了吧,狗娘养的,借给他家的铁锨还没还我呢!”</p>

    一场秋雨过后,天气逐渐转凉。</p>

    地里的萝卜、红薯到了成熟的时候。</p>

    姜泥鳅挖红薯,姜鱼在后面慢腾腾的跟着收。</p>

    她手小,也没那么大的劲儿,用手揪断红薯秧子很是费劲,就用剪刀剪。</p>

    红薯秧子尖儿上的嫩叶可以炒菜吃,老的叶子回头挑给村长王茂生让他喂骡子。</p>

    “泥鳅,你家这红薯长得可真好,我跟我家这口子一块帮你收,等给你收完你再帮我们收!”魏大花跟孙红旗来了。</p>

    “我的宝贝儿呀,把剪子给干妈,别戳着你手,你去掐红薯叶子去。”</p>

    嫩叶就上头那细细的一点,这个姜鱼倒是不费力。</p>

    “魏大姐、孙大哥,你们家的红薯长得也不错。”姜泥鳅直起腰来,稍微歇了歇道。</p>

    今年夏天过了之后雨水不是很多,雨水越多,红薯就越不甜。</p>

    再加上之前的麦子长得都不错,算是个丰收年。</p>

    姜泥鳅种的红薯却是格外的好,可以说村里独一份,个个都特别大。</p>

    红薯中间胖,两头小,跟纺锥似的,他家最小的红薯都比姜鱼的拳头还大。</p>

    而旁边吴敞亮家的就不行,收的确实多,却大得少,一口能吃一个的那种小不点多,这吃起来太费劲。</p>

    麦子收的太早,损失很多,红薯收的也不行,可把吴家愁死了。</p>

    要是没瞧见姜泥鳅那大红薯还好,说不定挺高兴,但货比货得扔,咋姜泥鳅就啥都干的好呢?明明都说姜鱼命里带衰呀!</p>

    大石头村一个人能分到0.8亩地,姜泥鳅分家时总共也就是分到不到两亩地。</p>

    这一亩多的地收完麦子后,他都种的红薯。</p>

    红薯本就产量多,又丰收了,搞的知青点那地方根本就堆不下,便拉去新房子那里。</p>

    哪怕收麦子时有的人家遭了灾,但后续玉米、还有今年的红薯收成都非常好,所有人都体会到了包产到户的好处,说话干活全都带着笑,今年总算可以敞开肚皮吃,不用饿肚子了!</p>

    自己家收完,又给魏大花家收。</p>

    “魏大姐,今年红薯收的实在太多了,我想着去县里摆摊卖上一些,你家有没有多余的筐子、口袋啥的,能不能借我用用?”</p>

    他家就俩人,姜鱼饭量也不大,红薯全都留着根本吃不完。</p>

    姜泥鳅打算卖一部分,再晒点红薯干给姜鱼当零嘴,剩下的留着冬天慢慢吃。</p>

    另外顺便去找买铁锅的那个铁匠定做个炉子,看看城里有没有门路能买到煤,煤渣也行。</p>

    回来加点黄土团成煤球,冬天搬到新房子去住就能生炉子了,要更暖和,省的冻手冻脚。</p>

    “我也打算去卖点,还有你说的煤!”</p>

    魏大花家本来就有炉子,毕竟孙兵冬天能寄回来煤票。</p>

    但那点票买的煤根本就不够用,今年倒腾东西的越来越多,也没人管了,她打算多买点。</p>

    “炉子用着屋里是暖和,不过这东西用不好会闷死人的,我跟你说……”</p>

    魏大花传授了不少用炉子的法子,尤其门窗不能关紧,说的很细,毕竟她可不想宝贝干女儿过上好日子,却让煤气熏着了。</p>

    姜泥鳅没想到这么严重,连忙记下。</p>

    路上碰见村长王茂生,赶巧,王茂生也要卖红薯。</p>

    “你们两家坐我的车一块去,今年我瞅着卖红薯还钱的肯定多,价格高不了太多,到了那咱打听打听人家都卖多少。”</p>

    约好出发的时间,徐红舔着脸凑上来。</p>

    “村长,我们家也想卖,能不能也搭个车?”</p>

    王茂生道,“这没法子,我那车小,没那么多地了。”</p>

    徐红走了一段路后呸了声,“啥车小,就是看见姜泥鳅有钱想巴结他,当我不知道呢!”</p>

    等到转天,徐红看见王茂生的骡车上,除了魏大花、姜泥鳅,还多出姜为国夫妻,更是气的差点摔了洗脸盆,回家告诉姜老太。</p>

    “娘,他们这不是欺负人吗?我问就没地儿,大哥家问就有地儿,村长也太不把娘你放在眼里了。”</p>

    姜为国可是分家分出去的,整天二百五似的,王茂生凭啥让他搭车不让他们搭?还分走那么多钱,好一段时间没钱给超子买肉吃,都瘦了,就等着卖红薯赚钱呢。</p>

    主要是徐红懒,不想跟姜为民一路挑担子、挑到城里。</p>

    姜老太抬抬眼皮,“跟我说有啥用,骡子既不是我的,村长也不听我的,觉得欺负你,跟村长说去。”</p>

    徐红差点没被噎死,又去找姜为民说道这件事。</p>

    “那能怪谁,还不是你那时候不拦着娘?要不咱俩咋可能要干这么多活。”</p>

    徐红无话可说。</p>

    </p>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