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九章:心向大汉金日磾

作者:溟沧一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陛下,以人为靶,游猎取乐,乃是暴虐如秦二世之所为,陛下万万不可!”(注一)

    不等李陵委婉回绝,就有人跳了出来,不仅说的比他快,言辞也的更加激烈。

    怒发冲冠,眼角几乎被瞪裂,站在一旁的太史司马迁无法容忍皇帝笑谈射人。

    “……”

    看到司马迁这副[你不听我的,我就一头撞死]的架势,刘彻揉了揉脑门,只觉头皮发麻,连忙摆手解释道:

    “太守,朕和少卿不过是玩笑话罢了。”

    “‘天子无故贼杀不辜人,此上帝之禁也’,这是连奸臣赵高都知道的事情,陛下,你怎么能拿这种事情玩笑?”

    “陛下就不怕老天降罪,高帝厌烦吗?!”

    搬出老天,搬出高帝,这指责就非常严重了。

    刘彻的表情一下子垮了下来,面色不善地说道:

    “太史,左右不过是些胡虏,杀了就杀了,莫要妄动高帝。”

    “陛下。”

    说不清这是第多少次劝诫没有被采纳了,司马迁心中憋着的那股火一下就爆了。

    只见他再度上前一步,毫不退缩地和刘彻对瞪,双手向着东方一举,大声说道:

    “陛下乃是人君,要以牧民,仁慈为本,如何能说这等杀戮之语!”

    “咚,臣只闻桀纣谈笑间杀人,不闻尧舜,陛下莫要自误。”

    劝诫完毕,浑身发颤的司马迁一个大拜礼,脑袋紧紧贴着地面,整个人都爬伏在地上,等候着刘彻的反应。

    “……”

    脸色一阵变换,不加掩饰的愤怒出现在刘彻眼中,伸手指着自己,压抑着怒火,看向司马迁:

    “太史这是在说朕,朕是桀纣之君了?”

    “臣不敢,只是请陛下三思而后行,莫要为了几个胡虏,去败坏文皇帝嫡孙的名声。”

    虽然司马迁很想跳起来,指着刘彻说“你就是桀纣”,但出于和李陵相同的原因,司马迁还是不敢这么作死的。

    “不是我怕死,而是我父托付给我的遗愿我还有完成。”

    “绝,绝对不是皇帝的表情和语气太可怕,自己被吓到了!”

    浑身发颤,等待皇帝发落的司马迁这样安慰自己。

    “文皇帝嫡孙……”

    “朕出生那年,文皇帝就死了,朕都没见过文皇帝,这嫡孙就是字面意义上的‘嫡孙’。”

    “搬出‘文皇帝’来,怕是为了提醒朕,要像文皇帝对冯唐那样,对敢于劝诫的直臣多一份包容吧?”

    想到这里,刘彻心中的怒火稍稍平息,脸色渐渐缓和下来。

    又看了发抖的司马迁一眼,发现当年的小屁孩也长成大人了,刘彻没了发怒的想法,没好气地说道:

    “这又是高帝,又是文皇帝,不愧是太史,老是会拿死人来压朕,偏偏朕又不好反驳。”

    “嘭,陛下。”

    摘下帽子,踢掉鞋子,司马迁披头散发地趴在地上,苦苦哀求:

    “臣只是担忧陛下贼杀无辜人,绝无他意。”

    一个三十多的成年男子因为一句劝诫,就狼狈地趴在地上痛哭流涕,这还是蛮让人同情的。

    “起来吧。”

    当然,刘彻本人是一点同情都欠奉的,在冷冰冰地让人起来后,就面无表情地吩咐道:

    “去找霍子孟,和他一起搬运大黄弩和木靶。”

    “记住,你一定要亲自动手,不要找郎卫帮忙,这当作对你的惩戒了。”

    “多谢陛下。”

    不敢再讨价还价,甚至都不敢穿鞋戴冠,身体还在发颤的司马迁狼狈地从地上爬起。

    朝着刘彻一躬身,余光扫了一眼李陵,司马迁就光着脚,踉踉跄跄地朝着霍光离开的方向追去。

    “少卿,你可是交结士人的国士,一定要帮我呐!”

    “蹬蹬蹬。”

    不过,为司马迁说话的不是被他关注并寄予厚望的李陵,而是毫不相干的苏武。

    “陛下,太史的身体有些薄弱,大黄弩又太过沉重。”

    苏武有些担忧地看了一眼司马迁离去的背影,转过身来,朝着刘彻微微躬身,试探性地问道:

    “可否让太史不单独搬运,而是和郎卫共同搬运?”

    “不然。”

    干脆地摇了摇头,刘彻看着有些尴尬的苏武,认真地说道:

    “不管是不是[臣下的忠心劝诫],太史终究是让朕感到了愤怒和厌烦。”

    “如果因为太史的身体单薄,将惩罚减免,那以后再遇到这种[臣下的忠心劝诫],朕要不要再体谅一下?”

    “你一次,我一次,他一次。

    到最后,到底是朕是说一不二的皇帝,还是你们是说一不二的‘皇帝’啊。”

    “陛下,是臣错了。”

    说到最后,皇帝刘彻都说出了这种话,做臣子的苏武哪还敢继续反驳,连忙躬身请罪。

    “陛下,子卿也是一片忠心。”

    被说道的目标成了苏武,李陵才不紧不慢地下拜道:

    “认为太史是忠臣,不过是言辞有些不当,想替他说上几句公道话罢了。”

    “哼,太史是我看着长大的,他自是忠心的。”

    “若非如此,你以为顶撞朕,只是一个搬动弓弩的劳累惩罚?”

    刘彻对着下拜的李陵摆了摆手,并让躬身的苏武起来,嘴里忿忿不平地嘟囔道:

    “你们都是大大的忠臣,就朕是不讲理的暴君,对不对?”

    “哼,皇帝真是难做。”

    不等二人躬身请罪,说着没意义的废话,刘彻腾地一甩袖子,从坐塌上站起,气哼哼地转进殿后,唤起打猎的服饰来。

    “……”

    刘彻一走,现场三人间的气氛瞬间凝固起来。

    “呸,胡狗。”

    皇帝都走了,傲气不减李广当年分毫的李陵连鼻孔都不愿意给金日磾这个胡虏看,不屑地呸了一口,就转身离开殿门,顺着台阶走下。

    “呸。”

    李陵这一走,本想说上几句话,狠狠地羞辱胡虏一番,树立自己信心的苏武也不敢这么磨叽了。

    只是应付公事般地朝着金日磾呸了一口,表示自己的不屑,就拔起殿门前的长戟,一个胳膊夹一个,朝着李陵追去。

    “少卿,少卿等我。”

    “嘎吱。”

    拳头攥紧,又无力地松开,金日磾扭头看着一旁被擦得锃光瓦亮的铜柱上,自己那富有异域风情的面貌,不由咬牙道:

    “为什么?我明明都已经降服,准备做一名汉人了,为什么你们还是将我当做胡虏!”

    “因为你长的和我们不一样,和胡虏一样啊。”

    不知何时,被打发去搬弓弩的霍光,此时却两手空空地站在金日磾身后。

    “可我的心是向着大汉的!”

    也许是因为年龄还不是太大,心气没有被消磨殆尽。

    面对突如其来的回答,金日磾的第一反应并不是闭嘴,而是理直气壮地质问:

    “不光是我,整个休屠部子民也都是心向着大汉,在霍骠骑的带领下,我们为大汉披荆斩棘,血战漠北。”

    “我们为大汉立过功,我们为皇帝流过血,你们凭什么把我们当作胡虏来看!”

    当然,因为来人的身份,金日磾很鸡贼地把[霍骠骑]这个因素加了进去,并隐隐表达——

    我们休屠部为霍骠骑命是从,我们是霍骠骑麾下最忠心的义从骑。

    “不要这样。我兄长是我兄长,我是我,你们再忠心,也和我没关系。”

    “何况,兄长已经死去十余年,哪怕你们当年真的心向大汉,可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心里还能有几分大汉?”

    霍光完全不吃这套拐着弯的马屁,直接指出了金日磾话语中致命的缺陷——霍骠骑已经死了,还死了十多年,谁知道你们现在还听不听话。

    “我。”

    语气一滞,金日磾的表忠心一下子卡住了。

    “再说了,你说你心向大汉,可你长的是一副胡虏脸啊,你让大家怎么信?”

    “我们大汉是礼仪之邦,总不能让你剖开胸腹,大家瞅上一眼,看你长的不是是汉儿心吧?”

    面对霍光这近乎恐吓的言语,别说表忠心了,金日磾说起话来都磕磕巴巴的:

    “剖,剖心?!”

    下意识地摸向胸口,感受着嘭嘭乱跳的心口,想象了一下剖心的血淋淋画面,金日磾整张脸都开始发白了。

    “……”

    咳咳,别看金日磾为了取信刘彻不惜杀子,违背父子人伦,但那毕竟是在别人身上动刀子,不是在自己身上动刀子。

    而且,相比较提倡孝道,提倡父子的汉人,胡虏打心眼里就不怎么看重父子亲情,没有所谓的“虎毒不食子”。

    就像冒顿、头曼这对父子,

    当爹的头曼单于喜新厌旧,想要废立太子,就把冒顿派到月氏为质,然后急击月氏,想要害死冒顿。

    当儿子的冒顿,在月氏逃的一命后,被头曼奖赏了一个万骑,然后他拿着响箭天天练部队,先射善马,再射爱妻,再射单于爱马。

    最后,趁着和头曼一起打猎的时候,突然射出响箭,万箭齐发,直接把头曼射死了。

    可以看出,匈奴人的“父慈子孝”是有名的,完全不存在当爹的不忍心儿子去死的事情。

    ……

    注一,秦二世游猎上林苑,行人误入,亲手将其射死,

    [于是乃入上林斋戒。日游弋猎,有行人入上林中,二世自射杀之。——《史记·李斯列传》]

    最近几年,好多沙雕网友都在为商纣、项羽这种亡国之君“翻案”,说他是多么雄才大略,是多么爱民,他的敌人是多么卑鄙无耻,会输就是运气不好。

    但当你静下心来把相关的资料翻看完毕后,就会发现,他们能成为亡国之君绝不是一个“运气不好”能解释得了的。

    可以说,所有的“亡国之君”,什么商纣、项羽、杨广、崇祯,

    不管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但就他们的所作所为来,他们和“爱民”这个词一点都不沾边。

    相反,几乎所有的“亡国之君”都是骄奢淫逸,都是暴虐恣睢,都是任性妄为,都是不把老百姓放在眼里,甚至连个样子都懒得做的。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