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正文卷 第二十八章 马世耀“光复”潼关城

作者:脑疯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潼关城督师府衙外的大门口,熊元霸背着双手,正饶有兴致的看着贴在墙上的“系统版本更新1.01”公告,却不知道他的这番举动都落在了两个人的眼里。

    这俩人不是别人,正是前潼关城守将巫山伯马世耀和他的谋士牛道士。若说潼关城战役之后,城内最为劳心劳力,苦不堪言的就属这两个人了。

    大战一过,玩家们忙着满世界的捡垃圾,马世耀却盯上了更为重要的战略物资————战马!

    马世耀也搞不懂,为啥这帮大侠们宁愿去捡地上的残刀断剑,却也不愿去捕捉战场上走失的这些战马。

    即便是不想用马匹来打仗,弄回去拉车架辕,干点农活也是好的啊。

    中原自古缺马,如今乱世之中这战马更是金贵,无论是大明、大顺又或者是建虏,对这战马的需求都已经达到了望眼欲穿的地步。

    一匹内地的军马都能卖上二十几两银子,若是大粮细料喂养出来的边马,甚至价格还要翻上一番。这哪里是战马,分明就是奔跑的银子啊。

    不过这样也好,在战场上双方各取所需。你捡你的刀枪,我抢我的军马,倒算是和睦相处。

    等到了第二天早上的时候,马世耀派人一统计,自己竟然足足抢回了近万匹的战马。

    这些战马一部分是清军骑兵被打死打伤,跑散了的战马,而更多的却是这些大侠们随行来的战马,也不知道为什么都丢弃在战场上了。

    清军这边的战马良莠不齐,品种也驳杂不一,蒙古马、边马、和内地的军马都有一些。屁股后面无一例外的都烙着清军的马印。

    而大侠这边的战马却是清一水的西域高头大马,看牙口每一头都是七八岁的青壮马匹,屁股后面的皮毛也均都完整无缺,并没有什么主人的烙印。

    要知道这马屁股上一旦烙了马印,私人之间就不太好买卖了,价钱难免就要低上几分。如果烙的是军印,这价格就会更低。普通百姓不敢收,即便是地方豪强,也不愿收这些有主的军马,怕日后惹来无妄之灾。

    如今这些没有烙印的马匹,即便自己不愿意扩充骑兵队伍,放到市集上,也会卖上一笔巨款。

    马世耀深知这些战马的珍贵,也不敢把这些马匹拉回城里,而是放养在潼关城南的禁沟一带,派出人手,日夜看管照顾。

    他开始时还担心粮秣草料不够,打算和城内的大侠商量着买一些,谁料想城内的这几个草料场和粮仓,大侠们根本就不屑一顾。

    除了武备库和银库被大侠们砸开,抢掠一空外。这些草料场和粮库都大敞四开,根本无人把守。无论是附近的居民还是城外的百姓,这些干草豆料任取任拿,也没有大侠出来阻拦。

    马世耀提心吊胆,连夜派出一千多精明的老兵,假扮成附近农户百姓的模样,趁着月黑风高,偷运了几百车的草料出城。足足忙活了一个晚上。

    结果据手下的老兵说,潼关城的大侠根本就不在乎这些草料,有两次他们运送草料的大车甚至在胡同里就跟这些大侠们走了脸对脸。

    有的大侠转身避过,有的性急的甚至如杂耍一般,几个跟头从运送草料的马车上空翻了过去,身姿潇洒飘逸,带得大车上的草梗漫天乱飞,还引来了旁边几个看热闹的百姓一阵阵叫好之声。

    还有一些可能是哨探一类的大侠。专门蹲在百姓房想霸占潼关吧,却放任着城墙,城门等地不管,让自己随意地接管驻防。

    要说是心向大顺的义气之举吧,却还死死占着督师衙门不放。又在潼关北城搭起了一堆窝棚般的营垒,明显是准备长期久住下来的样子。

    这潼关城虽然不大,可找几处大宅子却也不难,为什么偏偏要占着督师衙门这块地方呢。那里面死了那么多人,到现在连尸体都没运出来,就不瘆得慌么?

    如今捷报已经传回了长安,那是万难更改了。自己也是高兴之余,把这个报捷的文书写得略微有些夸张了。

    估计皇帝陛下一接到这捷报后,便会立刻派人前来查看。如果长安的来人看到督师衙门的情况,自己又该如何解释?

    这督师衙门在潼关之中,就相当于北京中心的皇宫一样。其政治意义更大于实际作用。哪一方占据了,哪一方就等于代表了城内的正统和主权。

    在这一点上,自己是无论如何都糊弄不过去的。

    马世耀尝试着和这些大侠交流一番,可是也不知道这些大侠们都在忙什么,一个个都行色匆匆,无论是在人头攒动的市集街道,还是士兵把守的府库衙门里,这些大侠们都是一路急奔,竟找不到几个能稳稳当当,缓步而行的。

    马世耀好不容易拦住了几个大侠,可是无一例外的,都是一言不发。有的还能听着马世耀讲上几句,有的干脆不等马世耀讲完,直接转身离去。

    他这边还斟字酌句,拐弯抹角的往督师衙门的归属问题上引导呢,那边大侠们竟然招呼都不打一下,转身离去,留下一个大大的背影给自己,简直的不知礼数!

    这两天手下的哨探也不断回来禀报,似乎大侠们的人数,也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多。

    督师衙门的附近,马世耀是自己亲自看过的,除了门口身材高大,满身铠甲的那两个守门士兵外,有时候一整天的也不见出来几个人。

    即便偶尔出来的那一两个人,也都是赤手空拳,穿着寝宅里的中衣,丝毫没有什么防备的样子。

    至于城北大侠们所住的那些营寨窝棚里,里面倒是应该住了不少人。不过这两天不知道为什么,明显的人数少了许多,估计是战后疲惫,都躲在里面休整养伤。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窝棚的周围,只围了一圈薄木栅,里外的透光。四周既没挖壕沟,也没设鹿角,更谈不上什么悬楼暗哨了。

    有几个哨探大着胆子走到近处,探看窝棚内的布置。居然也没有大侠出来制止。

    在木栅的里面,就是一排排拥挤的树皮窝棚,密密麻麻的挤在一处。哨探们很快就探明了一切,甚至还画了几张营寨里面详细的部署图样送给马世耀。

    马世耀拿着这大侠们的营寨的地图,皱着眉头端详了半天,心中疑惑不已。暗想就是一个入伍半年的旗总,也不至于把营寨扎得如此乱七八糟。

    拥挤堵塞,胡乱搭建也就不说了,这营寨左右居然没有半点水源,而营寨的后面干脆就是黄河天险的悬崖峭壁。连一条退路都没有,这可绝对犯了兵家大忌,简直称得上死地中的死地。

    即便是兵书中的反面例子,也不可能把这么多的疏漏之处全都安排到了一起。即便是村里逃难饥民的临时营地,也不会搭建得如此丑陋不堪。

    俗话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如今潼关城既已守住,这大侠们看来也就没什么用了。

    最重要的是,马世耀觉得这两天自己完全看破了这些大侠们的虚实,原来还以为能正面击败多铎的八旗铁骑,那不一定是怎样的虎狼之师,可是如今看了这些大侠们的行动做派,扎营部署。觉得也不过是泛泛之辈。

    而且他也暗自盘算过大侠们的人数,按照自己的推算,在那一晚的潼关大战中,大侠们的死伤很可能达到了十之八九,可以说死伤掺重。

    即便剩下的这些大侠,也应该人人带伤,大大地伤了元气。如今又齐聚在城北一隅,不如......

    想到此,马世耀的眼中不由闪过了一丝阴鸷之气。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