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正文卷 第十二章 进击的马世耀

作者:脑疯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清军的东路军最高统帅,豫亲王多铎早已暗地里发下重誓,一旦破了潼关城之后,定要大开杀戒,但凡高于车轮的男子,一个不留,全部屠尽!

    不为别的,就说自己打了这么多年仗,从来没有如今天这般憋屈过。

    自己的大军刚进城,还没等大展神威呢,因为害怕八旗汉军冲垮了自军阵势,就先把自己人砍了个七七八八。

    经此一事,好不容易收归的汉军被自己亲手杀得元气大伤不说,更可怕的是,未来整个汉军队伍的离心离德。

    可以说之前那些优待汉军降卒的政策,全都白做了。

    而且日后难免会有风言风语传出去。没人会细究今天战场上的前因后果,

    大家只会说清主子不把汉军的性命当一回事。如果换成溃逃的是八旗子弟,多铎肯定不会下这道死令的。

    大哥多尔衮计划中“江南汉军,传檄而定”的难度也凭空翻了几番。

    当然,此时多铎还不知道怀顺王已死的消息,否则,恐怕就不是高于车轮者杀,而是潼关城内,鸡犬不留了。

    等前面的哨探来报,说前锋营已经把冲阵的汉军全部杀散,大军稳住阵型的时候。多铎的满腔邪火仍无处发泄,随后跟了一条军令下给前锋营。

    “八旗兵丁如有临阵退缩者,与汉军同!”

    前锋营的将领也知道多铎动了真怒,自然不敢怠慢。调动队伍向潼关深处杀去。

    原本各清军的将领还以为城内的大侠们有多厉害,能在城破之后士气不坠,又在巷战中把耿仲明近万人的汉军旗杀得溃败。恐怕是大顺军少有的精锐劲旅。

    所以刚开始时还一个个小心谨慎,不敢轻敌冒进。各个牛录都把自己麾下的侦骑放出,各个队伍交替穿插掩护,四下里探看埋伏。

    每过一街一巷。必定由骑兵先左右包抄试探,之后刀盾兵缓步前进,弓箭手紧随其后,阵尾由长枪手压住阵脚。

    可等与大侠们的队伍一接阵,不由大吃一惊。不是惊讶大侠们武功如何了得,而是被大侠们的不堪一击惊呆了。

    这些大侠们打仗毫无章法,如同乡里村民之间的互殴。明知道清军阵型完整,居然不顾生死,连个盾牌都没有,就起马世耀这个人,虽然对李自成忠心耿耿,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胆子又大,脑子又一根筋,总觉得自己智慧过人,愿意自作主张。

    李自成撤离潼关的时候跟马世耀说得好好的,虽然凭着马世耀手下的这七千多人马,恐怕是挡不住多铎的大军。

    但是凭着潼关这险要的地势和坚固的城防,若真的一心坚守不出,守上个十天半月的也不成问题。

    这样的话,就能为整个大顺军撤离长安,赢得一些宝贵的时间。

    结果李自成前脚刚离开潼关,马世耀就写了诈降书给多铎,来了个先斩后奏。

    其实早在李自成还在潼关的时候,马世耀心中就有了诈降的想法。一心想着火中取栗,利用诈降之计来反败为胜,为大顺立下盖世奇功。

    只不过李自成当时还在潼关,马世耀也知道李自成肯定不会同意自己的这个冒险计划,所以干脆忍住没说。

    一直等到李自成离开了潼关,马世耀才玩了一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边给多铎写信约定献城时间,一边派人回长安给李自成送信,告诉他自己要献城诈降的事情。

    按照时间推算,等李自成在长安接到信的时候,即便想反对,自己这边也早已献城多时,木已成舟了。

    可是马世耀万万没想到的是,今天这出献城诈降的妙计竟然被一些莫名其妙的大侠给搅合了!

    如今诈降妙计非但没有成功,反而一矢未发便丢了潼关,顷刻间便把长安整个的暴露在清军的兵锋之下。没有给大顺军撤退,留下一点点的时间。

    这个事要追究起来,马世耀就是整个大顺朝的罪人,是无论如何也交代不过去的。

    于是马世耀便没敢从西门直接逃往长安,而是出了南门,直奔潼关南面禁沟的方向而去。

    这禁沟位于潼关的南面,是一条山水冲刷出来的谷道,南面接着潼关,北面一直通到秦岭的嵩岔峪口。

    自古以来,潼关守卫者为了防御这条谷道,在此建立多座关口。而且中间遍布十二座烽火台,号称潼关十二连城。

    这十二连城可不是普通的夯土所建的烽火墩,而是真正外面包了厚砖石的烽火台。

    烽火台外面一圈还修筑壕沟,吊桥,围墙。可以说是十二个坚固的堡垒也不为过。

    这十二连城借助地势,可谓易守难攻。即便是拿大炮来轰,也要花去一番周折。

    马世耀逃往禁沟,想的是凭借十二连城的险要,多少能和清军拖上些时间,自己日后见了李自成,也能有话交代。

    如果清军去攻长安,自己便可以在潼关的后面伺机而出,骚扰清军粮道。

    如果清军转头来打自己,必要费力去拔除这十二连城。这禁沟中沟壑起伏,想要把大炮运来也需要花些时间。

    即便清军最后攻破了这十二连城,自己也能有充足的时间,带着大军沿着沟道退入到秦岭山中。可谓进可攻退可守。

    所以去禁沟关落脚,是他丢失潼关后的一个折中之计。

    等马世耀的部队顺利进入禁沟关以后,自然要派出侦骑去探听潼关城的消息。结果不久之后,侦骑回报的消息,却让马世耀大感意外。

    先是大侠们在城内和耿仲明的部队连番血战,大侠死伤无数,潼关内几近血流漂杵,才堪堪抵挡住耿仲明的进军步伐。

    马世耀听到这个消息,暗暗敬佩这些不知名的义士。虽然以螳臂当车稍显莽撞了些,但千里来援,不为名利,这气节还是让人敬佩不已的。

    只可惜清军势大,连大顺皇帝李自成亲率最精锐的大顺军苦战十余天都没能取胜,这些所谓的市井游侠儿,虽然暂时用血肉之躯抵住了清军的进攻,不过城破人亡应该也近在眼前了。

    旁边的牛道士更是摇头晃脑的感叹道:“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今日见潼关之壮举,方知太史公所言不虚。”

    马世耀原以为如果再有哨探回来,定是潼关失守,清军大肆屠城的消息。

    没想到后面陆续回来的哨探说的却是:

    “汉军旗溃败,互相践踏,踩死踩伤无数!”

    “怀顺王耿仲明生死不知!”

    “多铎亲率满八旗攻入潼关!”

    “多铎震怒,阵斩溃散的汉军无数!”

    “潼关城内清军数次进攻未果,大侠们死战不退!”

    一条接着一条的消息,都在告诉马世耀一个结果,这些大侠们不但,应该也是强弩之末了。现在就看谁能撑得更久一些了。

    所以他根本不觉得敌人居然还有分兵偷袭他后方的余力。还不断的从后方抽调人马来补充前锋部队。

    .....

    多铎左翼的部队从早晨出来到现在天黑,虽然没有参与战斗,但也是顶着几十斤重的盔甲,水米未进。早已劳累不堪。

    如今都抻着脖子望着潼关的方向,一心盼着城内的战事尽快结束好回营休息。

    然而他们想不到的是,居然在这个时候,马世耀修整了一天的部队从自己部队的斜后方摸了上来。

    潼关距离禁沟只有区区不到十里路,也就是说马世耀的部队一整天一共就走了二十里路。其大半的时间都是在禁沟关内休息的,

    这些顺军该吃饭吃饭,该休息休息,可以说几乎没有消耗什么体力。如今体力饱满,又是有心算无心,再加上军队人数也全面占优。所以几乎一个照面,左翼的清军就被打得全线溃退。

    负责左翼的一个梅勒章京慌忙派出传令兵,去给此时还在城中指挥的大军的多铎去信。就说左翼遭遇大顺精锐主力,倾覆就在旦夕之间。要多铎赶快定夺。

    传令兵刚走,多铎的左翼清军就从溃退变成了全线溃败。右翼的清军和后翼的清军将军也知道危亡系与一线,慌忙领军前来支援。然而天黑之下,只觉得漫山遍野都是敌军,刹那间,多铎的整个后军就乱成一片。

    事有凑巧,就在多铎收到后军被袭的消息之前,刚刚把手头的最后几只预备部队全部压到了前锋之上。

    他想的是倾力一击,破鼓用重锤,如果能直接给敌人杀败就是最好,如果敌人还能撑住的话,那说不得今天只好退兵了。

    毕竟满洲八旗一共就这些人,即便是一个换十个,也是消耗不起的。在天黑力竭之下,伤亡更是加倍。不行的话,只能暂且退兵,改日再想办法。

    可他预备队刚派出去,后军被大顺军主力攻击的消息就传到了。时机竟然一分不差。

    这就像两个人下象棋,一方刚刚不小心走了一个漏招,对方立刻吃了你的车,顺便来了个卧槽马。这已经不是吃亏的问题了,而是一着走错满盘皆输之局。

    多铎大惊,前面屡攻不克,后面退路被抄。大军败亡几在一瞬。于是慌忙下令:

    “不要去管刚冲上去的预备部队了,让这些预备队在前面顶着,断臂求生。能顶到什么时候就顶到什么时候。

    后面各部徐徐而退。另外急调各部人马的残余精锐,支援后军。务必为大军打开一条后撤通道”

    然而多铎并不知道,就在两个时辰之前,怀顺王耿仲明几乎下了和他一样的命令。甚至连“徐徐而退”的这句成语,用得也是一般无二!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