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天下纷争 第十六章 十二月朝议

作者:玩蛇怪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性格缺陷是这世界上最难治的病。

    项羽手下难道就没有猛将,没有智谋之士吗?

    当然有。

    可他坐拥大半江山,数十万军队,最后还是倒在了刘邦脚下。

    崇祯皇帝不勤政,不想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拯救即将崩溃的大明江山吗?

    当然勤政,也当然想拯救江山。

    可辛辛苦苦十多年,最后还是被李自成攻破了首都。

    这一切的缘由是为什么呢?

    因为性格决定命运。

    项羽和崇祯都刚愎自用,疑心病极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他们都不明白。

    汉灵帝倒是明白。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黄巾之乱,他选了三个最好的主将去平叛。

    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把黄巾之乱平定。

    对待边关的时候,也是启用刘虞、张温平幽并二州。

    虽然张温只是击败了韩遂,没有剿灭,但相比于非常糜烂的局势,已经算是不错了。

    可汉灵帝是个好皇帝吗?

    当然不是。

    乱而不损谓之“灵”。

    谥号灵帝,就是最好的解释。

    宠信宦官,不断敛财,贪图享乐,大修宫室。

    他的性格实在是太爱玩了,这意味着陈暮没法逆天改命,帮他纠正过来。

    一年半以后,大概率汉灵帝还是会因为贪图享乐搞垮自己的身体,而在床上骤然暴毙。

    如果是这样的话,陈暮就得按照最初定好的计划来。

    事实上他已经破坏了一次计划。

    最早的时候,陈暮可是打算彻底将江山提前崩溃,让乱世提前到来。

    但在老大哥刘备的影响下,最终还是没有将这个计划实施。

    所以他选择了第二套计划。

    作为一个狡兔三窟的智谋之士,多预备几个后续计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下班回家。

    陈暮在自己的房间里用毛笔将现阶段的计划写下来。

    “如果汉灵帝必死的情况下,那么就有两个选择,一者,董卓入京,引狼入室,杀少帝挟持献帝,然后开启天下崩坏模式。”

    “二者,刘备入京,打败董卓,辅佐少帝,开启摄政王模式。”

    “但以刘备的性格,,两千石的事情还是归三公汇报。

    汉灵帝点点头:“既然确认无误,那就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吧。”

    许相坐下去。

    接着又是何进,曹嵩,张温等人汇报工作。

    等他们说完之后,终于轮到刘焉。

    太常为九卿之首,刘焉坐在前排,对汉灵帝说道:“陛下,腊日将近,今年一岁平安,应于南郊迎百神,做辟雍之礼。”

    汉灵帝答道:“正应如此。”

    “迎百神之日,应当大赦天下,休戈止兵,莫起争端。”

    刘焉又说道。

    汉灵帝略微犹豫:“朕今年春已经大赦过一次,且辽东尚未平,恐怕不宜罢兵。”

    “辽东之事,就先放在一边,大赦天下还是要的。”

    刘焉坚持,这是一个掌管礼仪的太常最后的底线,不然礼法何在?

    “那便依太常卿。”

    汉灵帝其实有点心疼钱,每一次大赦天下,就意味着少了很多缣赎钱,不过又想今年风调雨顺,税收了不少,便觉得无所谓了。

    “陛下,臣有事启奏。”

    宗正刘虞站了出来。

    “何事?”

    汉灵帝问道。

    刘虞认真说道:“如今海内平息,天下稳定。太子之位却空悬已久,帝子辩已十二,我为宗正,有劝进成全宗室礼法之责,因请陛下早日册立太子,置之左右,与图天下事,以系万民之心。”

    他这话说完,汉灵帝脸色就僵住,身后的张让赵忠等人面面相觑,有些惴惴不安,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汉灵帝的脸色。

    后宫宦官宫女谁不知道,因为史侯行为轻佻,没有帝王威严,而董侯端庄稳重,深得陛下喜欢,因此陛下有意将董侯立为太子,只是受到的阻力太大,因而作罢。

    现在刘虞当众提出来,这不是让天子下不来台吗?

    汉灵帝扫视一圈,目光盯着何进。

    何进低着头,老神在在。

    再看向别人,除了黄琬似乎想说点什么,其他人一个个也都不说话。

    “这是宗正卿的意思,还是大家的意思?”

    汉灵帝原本还有点笑容,现在极为平静,眼神冷漠地看向众人。

    三公九卿所有人都闭口不谈,装聋作哑。

    如果是在汉灵帝初期,那个时候朝廷正直的官员无数,要是当时提出,恐怕三公九卿早就站出来附和刘虞的话。

    毕竟这件事情本身就是汉灵帝错了,立长不立幼,立嫡不以贤,是祖宗定下的规矩,汉灵帝一意孤行,正直的官员肯定要阻拦。

    然而经过几轮党锢之后,现在满朝官员,基本都是巴结宦官或者拿钱买上的位。

    像司徒许相,少府樊陵,就是在袁绍杀宦官的时候,因为他们是宦官派系的党羽,而被袁绍一并斩杀。

    至于光禄勋丁宫之流,在董卓要废掉刘辩的时候,更是第一个站出来拥护。

    所以除了刘虞被怂恿了以外,其他老狐狸一个个都不会表面态度。

    不过不表态不代表他们就赞成汉灵帝立刘协为太子的决定。

    事实上包括张让赵忠在内,都认为天子应该立刘辩。

    原因很简单。

    张让赵忠等人跟何家关系不错。

    张让跟何进是亲戚关系,赵忠做过皇后宫中的大长秋。

    除了那个憨憨蹇硕以外,常侍们都认为刘辩上位,才符合自己的利益。

    毕竟刘辩当皇帝,何家上位,他们就能继续保证自己的权势。

    因此天子暂时不立刘辩可以,但若是强行立刘协,那么满朝文武包括张让赵忠,都会站出来反对。

    这也是刘协为什么没在汉灵帝生前名正言顺当上太子的原因。

    “大将军,你以为呢?”

    汉灵帝将目光投射到何进身上,别以为他不知道刘虞是谁怂恿的。

    满朝一群老狐狸,大鸿胪射咸原来叫谢服,因为嫌弃他名字不好听,汉灵帝就给他改名,谢服欣然改叫射咸。

    刘焉也是唯天子马首是瞻,其余人个个不是买官就是搞关系上来,也就刘虞是个愣头青会被利用。

    何进淡淡地道:“臣以为,早立太子,以安众心,亦是件好事。”

    “朕知道了。”

    汉灵帝漠然道:“此事容后再议。”

    “陛下。”

    刘虞还想说点什么。

    正在这个时候,外面王钧忽然急急奔到门口,朝着坐在末席的陈暮疯狂招手。

    这个举动打断了朝议,众人目光都看向王钧。

    陈暮原本也在装聋作哑,这事儿他可不想搀和,不管是支持哪一方,都会得罪另外一方,装糊涂就行。

    见到王钧脸色焦急,陈暮向汉灵帝道:“陛下,许是有大事发生,臣告罪。”

    “去吧。”

    “谢陛下。”

    陈暮倒退着出了玉堂殿,被王钧拉到一旁角落。

    “子归,出事了。”

    “何事?”

    “尚书台的人来报,休屠各部大举入侵并州,杀刺史张懿,西河郡全郡失陷,太原与上党郡亦岌岌可危,匈奴鲜卑人兵锋直指河东。”

    “我马上向陛下报告。”

    陈暮眉头一皱,看样子只能派丁原去并州了,不过无所谓,既然要走崩坏霸道路线,吕布还是要送给董卓的,之所以留王允一条命,也是那时布下的棋子。

    不然如果汉灵帝能够长寿的话,他早就想办法把皇甫嵩和王允这俩坑货弄死了。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