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大都风云 第235章 还有这好事儿

作者:憨皮拉朋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多林刺等人担心,赵维会连同蒂卡尔和奇琴伊察一起灭了。

    那大宋有这个实力吗?

    还真说不好,多林刺等人可是知道,大宋有铜质武器,有立威之心,到底能不能做到,谁也说不准。

    好吧,确实如宁王所言,大宋到了这里之后,一直温和有余,周边各族也只是看着大宋强大。

    可是,大宋到底有多少实力,别说他们,恐怕连已经并入大宋的奇布查三部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想到这儿,多林刺等人倒有些期待了。

    最好蒂卡尔和奇琴.伊琴也参与进来,然后大宋能够灭了他们。

    到时,科巴、蒂卡尔和奇琴.伊察都没了,那基里瓜就成了玛雅最大的城邦。

    好吧,多林刺他们就没按什么好心。

    说到底,还是玛雅文明太过松散,更谈不上团结。灭了更好,你灭了,我就是老大。

    可是,话说回来,蒂卡尔和奇琴伊察真的会援助科巴吗?

    呵呵,想多了。

    多林刺巴不得三城都灭掉,蒂卡尔和奇琴伊察又何尝不是这么想的呢?

    更何况,夺那这个疯子已经失控了。

    刚刚,夺那在与大宋针锋相对的同时,对蒂卡尔可是一点都不客气。甚至还放出了狠话,要攻打蒂卡尔。

    蒂卡尔大祭司表面上不说什么,心里却是记下了。

    别看散去之时,还特意去和夺那说,他愿意找宋人说和。

    其实,那就是骗二愣子的瞎话,蒂卡尔大祭司根本就没有从中调停的意思。

    打去呗,真打起来才好呢!最好是两败俱伤,还可以试试大宋这个神秘来客的能量。

    蒂卡尔巴不得真打起来。

    他们现在更关心的是,大宋怎么扭转基里瓜吃不饱饭的问题。毕竟,这才是玛雅所面临的最大危机。

    如果大宋真的有能力解决这一困难,蒂卡尔不介意也像基里瓜一样,暂时向大宋低头。

    是的,蒂卡尔和其他玛雅城邦来到基里瓜,其实已经做好了与大宋合作,甚至是低头的准备。

    就像赵维在婚宴上说的,让子民活下去,这才是最重要的。什么信仰,什么祖先,只能先放一放。

    而且,这次他们来,甚至都没有想偷师,把宋人的技术学回去的打算。

    一来,是没这个传统,玛雅人不擅长抄袭。

    二来,估计也学不会。

    能应对这种大灾季的技术,一定是十分困难的核心能力,宋人不会那么容易露出来,也一定不容易学。

    所以,根本就没动这个心思。

    可是,真的难搞定吗?

    其实,一点都不难。

    赵维他们的招数其实就两条:

    第一,精耕细作。

    第二,把当地的玉米换成土豆。

    精耕细作这个好用,这是汉人的祖传本领。

    好处是提高亩产,把基里瓜的劳动力尽量集中到小部分耕地上,使之也可以养活三十万基里瓜人。

    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现金/点币等你拿!

    当然,也有坏处,就是投入的精力更多。

    但这都不是事儿,玛雅人很闲的,以往都是烧一次等一次,然后把种子一撒就完事儿了。剩下大把的时间,就窝在神庙祭台,祷告敬神。

    可现在饭都吃不上了,还拜个屁的神?

    再说了,谁是玛雅的神明谁得烦死。没事儿就听你们祷告,神也没事儿干吗?

    现在好了,都给我下地干活去。

    而把玉米换成土豆,不是因为土豆比玉米产量高,而是因为土豆比玉米更为耐旱。

    在玉米苗期,干旱会抑制玉米的生长速度,使发育期显著延迟。而在拔节期,又会促进玉米早熟,导致发育期明显缩短。

    说白了,就是本来是长高的时候,没长起来;本来是结果的时候,又使玉米棒早熟。

    稍有一点农村经历的人都知道,玉米这种作物,要是长不起来,提前结棒,可以说是颗粒无收。

    扒开之后,只有玉米棒,没有玉米粒。

    而土豆则不同,本身比玉米更抗旱,就算因为干旱而减产,也只是个头小一点,不至于一点都收不上来。

    其实,几千年来,汉人的农民都会视头一年冬天的降水量,还有气候,来判断第二年的大该走向。

    随之适时地改变耕种策略,以应对旱涝灾害对收成的影响。

    就算做不到旱涝保收,也可以把损失降到最低。这是几千年农耕文明总结出来的经验。

    当然,玛雅人没有这么高超的农耕能力。可是,玉米换土豆这种简单的道理,他们还是想得到的吧?

    那为什么没换,反而要等到宋人来教他们呢?

    呵呵,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们种不出来土豆。

    十三世纪,中美洲的农产品虽然有玉米、土豆、红薯等等,种类不算少。

    但是,地域性很强。

    像是玛雅所在的位置,只能种玉米,却种不了土豆。

    之前说过,土豆唯一在发芽期对温度有一些要求。温度过高,就会进入休眠,埋在地里也不长,最后就烂掉了。

    所以,中美洲的土豆都生长在靠近南美的山地地区的高海拔区域,也就是库斯科、奇布查的领地。

    玛雅所在的中美洲陆桥,海拔低,雨林覆盖,夏季气温高达三四十度,并不适宜土豆的生芽。

    这也是为什么同样面对中美洲干旱,其他的几个文明都活的好好的,唯独玛雅文明挺不过去,走向衰落的一大原因。

    他们只能种玉米,而阿兹台克的北部、奇布查的南部和库斯科都有替代的作物。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玛雅的地理位置不适合种土豆,大宋怎么就能种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宋有王祯老爷子啊!

    老爷子在钓鱼城弄出来的那套,先切块培育、人工发芽的技术,可以完美的避开土豆休眠期。

    先在阴凉的室内培育发芽,然后下地种植,这才是关键所在。

    所以说,十三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人才才是第一生产力。

    忽必烈要是没有阿老瓦丁和亦思马因,就没有回回炮。没有回回炮,他可能等到死也打不下来襄阳和樊城,那大宋的命运还真说不好。

    而玛雅要是有个王祯这样的人物,不用多了,只需要一个,就能从衰落中走出来,后世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学者考古工作者对着玛雅文明的废墟感叹。

    现在好了,王祯在赵维手里,那么只需要王祯一个人,就可以掐住玛雅的脖子。

    也只是一个小小的育种之术,就像阴阳两端,一面是万劫不复的深渊,一面则是完全不同的历史命运。

    多林刺也好,兰琴也罢,包括蒂卡尔大祭司和慕名而来的那些城邦国王,他们绝不会想到,左右他们所有人命运的,不是宁王,而是混迹在宋人队伍之中的一个黑痩的汉人老头儿。

    至于科巴城的夺那,他也想不到,决定科巴城命运的几个人,正在遥远的新崖山,连名字他都不知道。

    ......

    八天之后。

    新崖山,西府,枢密院。

    枢密院,是华夏各朝之中,唯大宋独有的一个机构,也是宋朝职权分治的最大体现。

    表面上看,枢密院与兵部的职能是重合的,其实则不然。

    两个衙门各有其司,兵部掌兵权、军备后勤,而枢密院则执掌将权和战略谋动。

    宋朝被后世嗤笑“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来源就是兵部与枢密院的并行其事。

    当然,此弊病最盛是在北宋。

    靖康之后,宋廷也不是没有反省,养了百万禁军,却无一战之卒。

    痛定思痛,自高宗朝开始,已经弱化了禁军制度,转而重视地方部队,枢密院与兵部的分治也弱化许多。

    加上崖山之后,新宋励精图治,如今的枢密院已经不再注重将权之责,而是把重心向战略制定的方向转移。

    这样的结果,并不是弱化了枢密院的地位,当年的西府依旧可以与东府并立。

    而且,一众文人相公的加入,还有备战备归的大战略,反而使得枢密院所行之战略更为重要。

    此时,张世杰、江钲,包括苏刘义、张简之等一众相公汇聚一堂,差点没打起来。

    “苏相之策还要再斟酌一二,库斯科虽不足一惧,可是也要考虑我军战损,怎可莽撞行事?”

    张世杰摆着手,把苏刘义陆秀夫去就得了呗,你跟着凑什么热闹?不知道家里这几位,除了你,没人压得住吗?”

    这才走了不到一个月,天天吵,天天闹。

    开始的时候,张简之还参与其中,也说说自己的观点。

    后来,张师父也看出来了,这就不是观点的事儿。他干脆也不说了,开始当和事老,从中调停。

    现在,劝架他都懒得劝了。

    也劝不好,吵去吧!一会儿吵到口干舌燥,自然就消停了。

    揉着眉心,正在苦恼,盼着赵维那个倒霉孩子赶紧回来,却见一个锦衣卫的带刀侍卫风尘仆仆地冲进议事堂。

    张简之目光一凝,“你怎么回来了?”

    这侍卫张相公认得,是赵维从四川带过来的。而他现在,应该是在基里瓜,陪在宁王身边。

    那侍卫也不多言,把一封赵维的亲笔信交到张简之手中。

    “宁王急报,请相公过目。”

    张简之一听,更为凝重,心说,这是在基里瓜出事了?不然,好端端的,发什么急报?

    瞪了眼那边就要上手的几个人,“别吵了,殿下那边有急报来!”

    可惜。

    苏刘义,“江二郎,你这老货越来越像个武夫了!”

    张世杰,“苏任忠,你把话说清楚,武夫怎么着你了!?”

    江钲,“汝乃腐儒尔,不足为谋!”

    海娃,“武夫怎么了!?我还渔夫呢!”

    好吧,海娃资历潜,一般不冒头儿,实在是苏刘义这地图炮开的,让人忍不了。

    众人吵的是不可开交。

    张世杰,“库斯科不好打,要是这么打,你去!”

    苏刘义,“我去就我去!老夫又不是没带过兵,指望不上你们一群武夫!”

    江钲,“就你?捧着三字经出战吗?”

    海娃,“没我这武夫的海船,苏相走着去库斯科吧!”

    张简之:“......”没人搭理我吗?

    摇了摇头,自顾自的地展开赵维的信一看,“噗!!”张简之直接就喷了。

    看了看那锦衣卫,又看了看信,“这...这是真的?科巴人都没脑子的吗?”

    送信的锦衣卫也是苦笑,“用殿下的话说,他不死谁死?”

    “呵呵。”张简之干笑,“弟子说的对啊,他不死谁死!?”

    看了看还在吵的那几位,笑容灿烂,“别吵啦!”

    没人听。

    “别吵啦,宁王来信了!”

    还是没人听。

    “不打库斯科了。”

    “嗯!?”那边瞬间闭嘴,“那打哪?”

    苏刘义,“那混小子又变了?”

    张简之一翻白眼,心说,这一个个的,耳朵不都挺好使的吗?怎地?欺负我老头儿说话没分量呗?

    是都听见了,就是收不住,大伙儿都压抑坏了,要发泄。

    张世杰则是一把抢过赵维的信,“怎么就不打库斯科了呢?都准备好久了啊!”

    结果,看完了信,张世杰也懵了。

    “居然还有...这等好事儿!?”

    ......

    。

    。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