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正文卷 第三百三十四章:雄心勃勃

作者:实在闲得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沈建华夫妻俩内心里早就断定黄瀚是个异类,纵然不是天才也应该相差无几。wap.kanmaoxian.com

    那是大国崛起于明末这本书导致他们有了这样的想法,文如其人,他俩都细读了十几万字,都认为这文笔和思路全然不是一个十二岁少年能够拥有。

    黄瀚老脸皮厚,面对调侃浑然不觉,他还假模假样一声长叹,道

    “唉我接触面太窄,沈叔叔,如果您每天派我去县里组织干部科跟乡镇书记、镇长、乡长谈话,我相信用不了一个星期,肯定能够发掘出许多可用之才。”

    见儿子越说越不像话,黄道舟老脸挂不住,板起脸呵斥道“不许胡说八道,吃饱了没吃饱了赶紧滚蛋”

    沈建华连忙制止道“别啊黄厂长,我跟你说实话吧,我今天来你家就是为了听听黄瀚的高谈阔论。

    你千万不能把他当孩子,他写的长篇小说我已经看了,那文笔哪里是一个小学生能够拥有”

    秦局长附和道“沈书记说得太对了,黄厂长,我也看了大国崛起于明末,能够断定你家黄瀚妥妥的是个天才,你千万不能把他当做一般孩子对待。”

    钱国栋添油加醋道“我早就知道黄瀚是天才,从来都没把他当孩子看,他不管说什么老卵的话,我都听得进去。黄厂长,在这一点上你要向我学习哟”

    黄瀚赶紧道“沈叔叔、秦叔叔、钱叔叔,你们过奖了。我肯定不是天才,有可能是开窍得比大多数孩子早而已。

    我之所以了解联运公司的现状,都是听成叔叔和成文阁说的。这其实是学而知之。看‘毛.线、中.文、网”

    秦淑珍道“学而知之黄瀚,你现在还每天看报纸吗”

    “当然看,还记得不少社论。也能够从文章中琢磨出上面的精神。”

    沈建华道“既然如此,你再多谈谈,谈谈对当下发展形势的理解和判断。”

    “那行,我们一起探讨。”

    “学无先后,达者为师,我们今天畅所欲言不分年龄,不管职务黄瀚你接着说,不要挑好听的。”

    黄瀚本就想着尽可能多说,只要沈建华能够听进去一些,都有利于三水县更好的发展,也有利于沈建华的前程。

    还有一个有利于,当然是自己家。

    很简单,三水县整体经济实力上去了,规模大、条件好、菜肴经济实惠的“事竟成饭店”生意肯定越来越好。

    黄瀚此时根本不藏拙,反正连沈建华夫妇都误认为自己是天才了,说得前瞻一点应该也无妨,有“天才”光环做挡箭牌呢

    他清了清嗓子,侃侃而谈“国家执行土地搞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条路完全正确,但是接下来就会面临一个大问题,农民少了管束还用不着上工挣工分,农村富余劳动力何去何从”

    “对呀这个问题迫在眉睫县里已经在苦思对策。各乡镇组建建筑队去东北是个不错的办法。”

    “沈叔叔说得没错,我们县的就业岗位有限,保守估计以后几年会有十几二十万农民放下锄头进入城市找工作。

    搞建筑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确实能够消化许多没有技能只有体能的农村劳动力。”

    “嗯你的分析大有道理,农村年轻人中只有体能没有技能的超过一半,以后这些人的就业很成问题。”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所以我们三水县要先走一步。”

    沈建华很严肃道“别卖关子,一口气说完”

    “东北有三水县建筑工在建设大庆,这远远不够,我们县还应该牵头有组织的进行劳务输出,可以在京城、沪城、深圳、广州建立据点以点带面。

    名称叫做办事处、联络处、或者叫做三水县同乡会,反正不管叫什么名字,最好能够做到提供一二百人临时落脚。

    县里可以委派一位副县长参与接洽业务,有了处长这个级别跟相关单位谈判,受到重视的程度截然不同,只要能够率先进军大城市的建筑市场,这碗饭至少足够吃三十年。”

    “吃三十年你的估计太乐观了吧只要能够吃年,我就要烧高香了。”

    “沈叔叔,你有没有出过国”

    “没有”

    “建议你有机会要去国外看看,最好是去美国,实在不行去日本、南朝鲜,要是这些地方也去不了,你就去香港看看。”

    黄道舟见沈建华貌似不高兴了,干咳一声,道“黄瀚,说话注意分寸,不要太老卵。”

    “没事、没事,我爱听,而且听得很认真。黄瀚你接着说,怎么难听你就怎么说,越难听越好,我一点点都不生气。”

    “我们国家迎来了最好的时代,将要创造奇迹,现在我们的城市拿西方国家的城市相比破败不堪,差距超过五十年。

    但是你我都要相信,勤劳的中国人民会用汗水重新建造出一座座雄城,最后反超欧美列强。

    我可以预见,国家需要上千万的建筑工,我们三水县的农民总共也就五六十万,早一日布局去各大城市抢占建筑市场,解决十几万劳动力就业真的不难。

    这时三水县能够先行一步,劳工输出形成规模,有部门进行管理,就能够减少三水县农民成为盲流的数量,这肯定是万家生佛的好事。”

    在改革开放初期,走出去很重要,走得越早越好立足,黄瀚这番话真的是掏心掏肺了。

    沉默,沈建华、秦局长等等都在皱眉思考,一时间鸦雀无声,只有屋外的蝉鸣声刺耳。

    秦淑珍率先开口打破了沉默,她道

    “建华,黄瀚这孩子真是雄心勃勃,他恐怕根本不知道我们跟西方国家的差距究竟有多大。唉花五十年赶上都不容易,谈超越恐怕”

    她说着还不住摇头,她应该是听在海外留学的妹妹和旅居海外的亲戚谈起过中国跟发达国家的差距,没什么自信。

    沈建华道“事在人为,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我坚信中国能够迎头赶上。”

    秦局长立刻附和道“沈书记说得对,我们县才执行大包干一年多,经济增长就超过了百分之二十,只要沿着正确的路线持之以恒走下去,肯定能够创造奇迹。”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