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正文 第一百零三章 父子计议

作者:要离刺荆轲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夜幕徐徐降临,皇城的灯火,渐渐点亮。赵祯半靠在床榻上,听着跪在自己面前的枢密副使杜衍的报告。

    “陛下,河西使者,希望可以在后日早朝时,亲自朝见唐王殿下”

    “您看,是否允许”

    赵祯听着,抬眼看了眼杜衍,问道“杜卿,枢府的意见呢”

    “回禀陛下,枢府上下一致以为,不该拒绝”杜衍拜道“河西,吾大宋今日最亲厚之属国,倘若使者连觐见唐王也不被许可,微臣担心,恐伤忠臣之心,徒使仇寇得利”

    “特别是辽人”

    赵祯听着,陷入沉思。

    今日之大宋,其实很尴尬。

    特别是在对外这方面,根本没有大唐威风八面的霸气与万国来朝的气魄。

    相反,朝贡体系,几乎陷于崩溃。

    现在,还在继续向大宋称臣,并坚持朝贡的,也就只剩下了青唐吐蕃与黄头回鹘。

    其他的藩国,不是已经独立,就是已经被灭,或者被辽国挖了墙脚。

    而青唐吐蕃,又是黄头回鹘现在唯一与大宋联络的通道。

    故而,那位河西节度使在大宋的重要性,其实很高很高

    而辽人,一直在各种想办法,妄图挖走青唐吐蕃。

    这不仅仅是外交问题,更是意识形态上的斗争

    一旦青唐吐蕃弃宋投辽,国际影响,将极为恶劣,更有可能使得大宋失去中国正统的大义名分

    须知,澶渊之盟后,辽人的汉化度,就突飞猛进。

    辽国人现在不仅仅照搬全抄了大宋的科举制度。

    就连差遣除授制度,也照搬全抄。

    上一代辽主耶律隆绪和当代辽主耶律宗真,都是汉文化的高手。

    尤其是耶律隆绪在位期间,励精图治,积极推进汉化,采取科举取士,制定差遣除授制度,使得辽国的文人纷纷出现。

    虽然还不能与大宋争锋,但再不能将视之为夷狄蛮子了。

    所以,赵祯沉吟再三,又问道“正府的意见呢”

    “申国公以为不可”杜衍道“申国公担忧,若是使者在殿上向唐王提出为其世子剃度、开光之请,恐怕唐王将不得不答应”

    赵祯点点头,这倒也确实

    但问题是

    “申国公可有办法解决河西节度使可能的不满”赵祯问道。

    杜衍摇摇头。

    赵祯叹道“申国公这是想要朕做决定了吗”

    “那朕要相做什么呢”他脸上已是微带愠怒之色。

    君王放权给大臣,目的何在

    当然是叫大臣在关键时刻勇敢背锅

    现在吕夷简不肯背锅,那要他何用

    杜衍立刻俯拜道“陛下息怒”

    然而,赵祯也没有办法。

    因为现在国家离不开吕夷简的强力和精明。

    于是,赵祯勉强压抑住怒火,斟酌再三,终于无奈的道“那就请杜卿,以朕的名义,告诉使者,请使者后日早朝,垂拱殿朝见唐王”

    他也只能做出这样的决定了。

    终究,这个国家姓赵。

    打走杜衍,赵祯就看向一直坐在自己身侧,为他轻轻按摩着额头的爱子,问道“二郎方才都听到了吧”

    赵昕点点头。

    “辅臣难用啊”赵祯深深的感慨了一句。

    这是他的经验之谈

    亲政以来,吕夷简他两罢两用。

    兜兜转转又一圈,最终现,比起其他人,吕夷简起码还能做事,会做事。

    于是,只能捏着鼻子用。

    赵昕听着,也是深有同感的点点头。

    用人就是这样,庸才才会无条件的附和皇帝,有才干的人,哪怕是奸臣,也是有自己的诉求和抱负的。

    而那可能会和君权冲突。

    于是,君王常常只能做两个选择一,妥协,二,罢相。

    现在,赵祯做的就是妥协。

    说到底,这个国家是赵家的,是家天下的封建王朝。

    宰执们可以撂挑子,赵官家不能。

    赵祯扭头,看向赵昕,问道“二郎在河西的事情上怎么想的”

    “自舜帝以来,绝地天通”赵昕看着自己的父亲,慢慢的道“从此,世俗的归世俗,鬼神的鬼神”

    “除天子外,再无人可以沟通天地鬼神”

    “节度使之请,二郎以为,绝不可行”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赵昕可不想看到未来,牛鬼蛇神全都跑出来了。

    甚至闹出徽宗、钦宗那种搞笑的事情。

    赵祯皱起眉头来“那二郎的意思是拒绝了”

    赵昕笑着摇头,道“阿耶,您难道忘记了,您是天子,可以封山神、河伯、土地及一切人间所供奉之神灵”

    “更可以赐给佛、道两教之大师封号”

    “二郎以为,阿耶或许可以给那位节度使一个类似活佛的封号”

    赵祯听着,顿时茅塞顿开。

    大宋龙虎山的张天山一脉,就一直受到大宋的册封。

    譬如天圣八年,当代天师嗣位,就被封为澄素先生。

    此外,佛教的一些有道高僧也可以是有钞能力的高僧,也会被授紫衣、法号。

    如此说来,封那位节度使一个活佛的头衔,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而且

    册封这种事情,有一就有二。

    倘若大宋现在册封了那位节度使为活佛,那么,其子嗣嗣位,必然要请求大宋继续册封的。

    这样,只要册封权拿捏住,这青唐吐蕃就不大可能反叛。

    只是,封个什么封号比较好呢

    有名有姓的菩萨、佛陀、罗汉的名号是不能用的。

    因为,经历过了爱子的事情后,赵祯已经深度的迷信了起来。

    万一那些菩萨、佛陀、罗汉什么的也存在,他贸然册封,岂不是要得罪了对方

    “那就封护教佛子”赵祯呢喃着问道。

    “二郎以为,加西天头衔比较好”赵昕小心的给出建议“再赠功德使的节旄”

    “命节度使持节都督一切往来西天之僧道,为大宋及所以愿向西天求取真经之僧道护法”

    赵祯听着,抚掌大赞,非常满意这个安排。

    因为,如此一来,这个册封在大宋方面看来,正治意义就大于宗教意义了。

    因为功德使是大宋官职,某些时候,宰相也可能会身兼功德使的职位。

    譬如真宗时

    于是,在大宋看来,只是加封了一个官职而已。

    而在吐蕃人看来

    嗯,吐蕃人愿意脑补,那是吐蕃人的事情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