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88 章 参观圣京织造局的触动

作者:三江口水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最后冯云山从左宗棠、许祥光等人推荐的五十余人中,选了前二十人,其中罗泽南作为状元,沈桂芬和李鸿章分别作为榜眼和探花,这三人作为此次科举的一甲;而其余的罗信南、张之洞、刘蓉、李元度、刘坤一、王錱、蒋益澧、毛昶熙、谭廷襄、张维翰、阎敬铭、文祥、李鸿藻、唐训方、单懋谦、张保衡、徐继畬,则作为二甲。

    工部尚书彭蕴章和四川按察使胡林翼等这些满清正三品以上的高官没有参加科举,确实,对于他们已经为官十余载以上的人来说,重新参加科举的确有些侮辱。不过,求官心切的顺天府尹谭廷襄和河南学政李鸿藻和团练头目徐继畬,他们原本都是正三品以上满清大员,却也参加了科举,并且还考了前二十名。

    冯云山清楚,这两道题目的设置,其实并不能完全反应这些降官的真正水平,不过自己需要的,便是从中选出能顺从自己意愿、领会自己出题心思的人,那就是超脱出这个时代的眼光之人,或者说,要站在整个时代开眼看世界之人,才能进入自己的核心圈子。

    其他的人,哪怕是他会做八股文章,还认死理,想着做个锦绣文章、颂歌颂德一下自己,就以为能当官,然后教化下百姓或者发展下地方教育风气,便能“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却是痴心妄想,自己不会让这类人主政一方,最多只是闲职或是直接安排他们去做吃力不讨好之事。

    冯云山并没让内务部和教育部张贴什么榜单,而是当做从没考过这次科举一样,谁也没透露。

    第二天,所有的来圣京满清降官以及地方推荐的代表,便接到通知,早早来到皇宫外五里远的织造局厂房。

    这里,原本在满清时期称之为江宁织造部院,太平天国时期更名为织营,如今在工务部副部长曾玉珩和商务部副部长伍崇曜等人的组织下,更名为圣京织造局,又重新开张了起来。不过,这也只是暂时的,伍崇曜已经在原本的圣国第一机器厂订购了十数台织布机和纺纱机,等机器制好,运来一安装,便用不着这般人工织布了。

    仓场侍郎崇纶也站在人群中,他在几年前来过这江宁织造府二次,如今旧地重游,织机仍在,织布的帮工也在,穿步的人却不是原本的那帮人了,想到这,他便有种物是人非的感慨。

    他当仓场侍郎数年,虽然主要是负责管理北上京师的漕粮,但丝绸和茶叶,也是大头。因此,他对这用蚕丝纺织出来的布匹十分清楚,这多么的费时费力,也清楚这丝织品是多么的昂贵。

    陛下还没有到,几十名讨虏军士兵和圣京织造局的执事领着他们这帮官员在纺织作坊内参观。

    崇纶一边跟随着人流往织营中央走,一边躲避着那些熟人,但没想到还是碰上了湖北巡抚青麟和安幑巡抚福济,他们三个都是旗人,又都是从二品的满清官员,又一起归顺了中华帝国,这一撞见,还真有些尴尬。

    还是那青麟脸皮厚,拉着福济,若无其事地笑着和他打招呼:“哎呀,崇纶大人,不如我们三人一起参观这圣京的织造局,一路也好有个照应,如何?”

    “是啊是啊,墨卿所言有理。你我三人是一样的境地,肯定是要齐心协力,一起相互照顾,共同进退才是。”一旁的福济也插话道。

    三人跟随着其他人,一起进了工场。只见过道两边都是纺机,将蚕丝纺成绢线。不过,整个过程繁琐而艰难,即便是工匠熟练,还是产量极其低下。青麟见状笑道:“崇纶大人,你管过漕运仓场,定是见惯了成千上万担的丝绢,可没想到那富丽堂皇的丝绢竟然是这种原始的蚕丝绢线一根根织成的吧!”woquge.

    “而采用这种新式蒸汽提花织布机,机器钱虽然贵了一些,但只需一名织工操作,一月下来可织成500尺上好的云锦缎子,卖给洋人的售价可达十二两,扣除生丝和燃料、机器损耗成本,一共能有近八十两银子的利润,除去雇请织工和其他杂工的工钱,利润至少也能有七十五六两银子以上。一台这种新式蒸汽提花织布机一月便能有七十五两银子的利润,一百多台机器,每月便能有近万两银子的利润,一年便是十万两!陛下说年底时,我圣京织造局要达到一千台以上的这种新式蒸汽提花织布机,算下来,一年光这云锦缎子的利润便能达到八十万两!若是加上生丝的收益远比这提花织布要多得多,光我圣京织造局一年下来,二百万两的利润是轻而易举之事!”

    听到这执事的话,众满清降臣都惊呆了!他们万万没想到,就这么个所谓的圣京织造局,也就是原本大清的江宁织造衙门,竟然能赚取这么多的银两!当初,这大清的江宁织造府,可是还要每年朝廷倒贴数万、十数万银子供养着啊。

    这新式洋人的机器,真的如此奇特,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众人不由对那轰隆作响的机器感兴趣起来,连带着刺耳的轰隆声也没那么让人讨厌了!

    崇纶更是满眼放光地看着那台轰轰响个不停的蒸汽机,在他看来,这台黑乎乎地铁疙瘩,已经不是机器,而是一个会下金蛋的母鸡啊!这嗡嗡作响的机器轰鸣声,就是银子入库碰撞的悦耳声音。

    崇纶心中充满惋惜:大清若是早十年能有这样的机器,何至于连兵饷都发不出,又何至于连火炮火枪都用不上啊,也就更加不会像今天这样,没几年功夫便被这粤贼打败,连江山都失去了!

    只是,连自己这样堂堂的原本的大清大员,正黄旗人,都看不到也接触不到这种先进的机器设备,更何况那天天呆在深宫的大清皇帝?而且,根据崇纶对大清皇帝和那些王公贵族的了解,就算知道这些机器的好处,也不大会让他们使用。

    那么高的烟囱,那些王公老爷们必定会说破坏风水了,而这些男女织工混杂着,必然会说有伤风化,崇纶心头想象着,最终只能苦笑着得出结论,即便是知道有这机器,大清也不会允许如此这般的投用。

    也只有这粤贼才会这么大胆,直接不顾世俗的风言风语,推广这洋人传过来的机器。想到这,崇纶不由对那从未见过的帝国皇帝,原本的粤贼酋头,心生敬佩起来!

    一个贼头,怎么就有如此肚量,如此见识,如此魄力,将这西洋机器引入华夏,并且手下还都支持!

    而到这时,他也终于明白,这位帝国的皇帝,为何让他们这些满清的降臣来参观这个圣京织造局了。这是给他们在上课,让他们开眼界啊!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