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72章 克虏伯创始人

作者:三江口水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一g一一一>

    『笔下文学    】

    “圣王,说是工厂,其实也就是个小作坊。只有11名工人,其中的5人是他的仆人,也都跟到广州来了。”谭体元说着,像是想起了什么,又接着道:“对了,快回程的时候,合信牧师因为教会临时有事,要在英国呆一段时间。我和李兄弟便先回来了。这回多亏了李兄弟,许多事情,都是他出面打点。这回收获很大。”

    说完,谭体元对旁边的李见微道:“李兄弟,那些东西我说不清楚,你来给圣王禀报一下。”

    李见微知道这是谭体元给自己机会,感激地看了眼谭体元,跟着向冯云山恭谨地说道:“圣王,此次去欧洲,确实有些收获。不说克虏伯父子和他们的设备带了回来,另外还买了好多工业设备的制造图纸,机器设备和机械加工方面的书籍。甚至,还带回了十二名机械方面的洋人技师,都是普鲁士周边联邦王国的人,也是讲普鲁士语。”

    见冯云山喜形于色,李见微也是兴奋异常,继续说道:“出发时圣王交代的,找机会买些先进的火枪和火炮以及配套弹药的样品回来,谭兄弟带领我们,耗费了大量金银,终于从洋人那边买了一百杆1851式米涅线膛枪和二万发子弹。圣王您曾经提起过,这种米涅枪主要在于它的子弹,可以大大加长有效射程,竟然能到四百步。”

    “不过,火炮方面,没多少进展,只是,了解到,欧洲似乎在准备研制一种后装线膛火炮!”李见微顿了顿,继续道:“另外,还买了诸多的机器加工和设备装配的书籍和图纸。圣王,我认为最关键的,还不是米涅枪和子弹,而是这些书籍和图纸。有了它们,再加上带回来的那十二名洋技师,我们圣国甚至能自己制造米涅枪和子弹,根本就不需要向外购买。”

    “是啊,圣王,这回,我跟李兄弟参观了普鲁士的一家快要倒闭的兵工厂,发现主要还是靠机器,只要有了那些机器,加上技师工人和图纸,制造枪炮不是那么复杂。”谭体元接着说道。

    “很好!你们能有这见识,并且出色地完成任务,本王很是高兴。李兄弟说的很对,关键还是那些书籍图纸,还有那些洋技师。现在要做的是,将这些资料收集好,将洋人都安顿好。”冯云山笑笑,接下来的事情,就会多起来。

    冯云山转头望向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对于这家后世举世闻名的武器公司的创始人,冯云山很是敬佩。眼下,如何让此人好好替自己卖命,是个难题啊。

    想必,强行将他和他的产业绑来,又拿他儿子作为威胁,必定让他对自己很是埋怨。大棒给过了,现在,是时候他点胡萝卜的时候了。

    还是李见微充当翻译,冯云山让李见微告诉这个大胡子洋人,自己要成立一家大型钢铁公司,作为南洋公司的子公司。只要他愿意安心在华工作,便可以将这家钢铁公司交给他管理,作为奖励,可以封他为伯爵,爵位可以世袭传下去。

    听到这,阿尔弗雷德?克虏伯不再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开始透露着一股兴奋,也只是眼神透露一点而已,因为他的脸上全是络腮胡,根本就看不出一点表情。

    当李见微继续说到,可以一次性提供一百万银元,作为钢铁公司的启动资金,圣王和南洋公司不多加干涉他的管理时,阿尔弗雷德?克虏伯终于不再装平静了,他猛地站起来,盯着李见微道:“真的可以提供一百万元,上帝啊!这么多资金,这个公司规模该有多么的大?别说小小的埃森城,就是整个鲁尔河流域,都没几家公司能想比!可惜,这是在遥远的东方,要是在普鲁士,我能管理一家这么大的公司,该有多风光!”

    当李见微将他的话翻译给冯云山时,冯云山笑了!

    他没想到,这么简单的条件,就让这洋人心动了。

    其实,他看中的是这个普鲁士人的死板认真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这个克虏伯公司的创始人,他本人虽然算得上是这个时代的铸钢技术专家,但除此之外,却并没有其他的技术优势,也不是精明的商人,资本更加不够雄厚,但是他建立了一套卓有成效的生产制度,正是这套制度成为克虏伯发展兴旺的保证。

    恪守时间c遵从纪律c执行命令是这个家族企业的优良管理传统。

    他创建的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工人福利制度。每名工人,都有医疗保险,有养老金,有租金便宜的住宿,有医院c教堂c学校等生活设施。

    这样一来,克虏伯的工人也把自己看成是克虏伯人,这种认同感甚至世代延续。

    这套福利制度,甚至让后来的德国铁血首相俾斯麦得到启发,将它推广到全德国,使德国迅速发展,迅速成为最强大的帝国之一。

    “告诉他,本王除了授予他伯爵爵位外,还开给他每月800银元的薪水,并且拿出每年利润的百分之五作为公司工人的分红。”冯云山一狠心,想想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自己也难有精力去管这个公司,不如让这个历史已经证明了很成功的人来替自己打理公司,而自己,只要派出财务官,管好账目便成。

    果然,李见微将薪水一说,这个普鲁士人很快便向冯云山行礼,表示愿意加入南洋公司,替冯云山打理钢铁公司,但要求将从普鲁士带来的那些炼钢设备折算成资产,入股新建的钢铁公司。

    看来这洋人果然有自信,看好公司的前景,急着入股。冯云山让李见微问了下,运回来的原来那些设备,到底价值多少。

    没想到,一了解,不由哑然失笑,这克虏伯原来的连后世的小作坊工厂都不够格,刚从只有三间茅草屋的一家小小铁匠铺,发展成有一个厂房,只有近十台机器和一些配套的计量工器具而已。

    设备虽然还能使用,但相对老旧,一板一眼的普鲁士人,自己也不好意思多估,全部价值折算成一万二千元。

    不过,冯云山想到了这克虏伯初期的看家之宝,便道:“李兄弟,你告诉,让他知道,他那个‘罐钢’之法,已经不是什么高深技术,本王早就在湘南的桂阳城郊建了正和钢铁厂,采用碱性平炉炼钢法,比他那个什么‘罐钢’之法先进得多。本王提供的先进方法,便远远不止一百万元的价值。不过,看他较真的样子,本王便再追加18万8千元,凑成120万元,他的那价值一万二千元的设备,便算做百分之的股份吧。”

    阿尔弗雷德?克虏伯一脸激动地朝李见微比划诉说,等李见微翻译过来,才知道,原来这老小子不肯相信有比他父亲老克虏伯创造出的“罐钢”还要优异的炼钢之法,说是要去看过,钢的性能也要测试。

    冯云山正好也要去韶州府看看大宝山铁矿和曲仁煤矿开采的情况,现在正好顺便带这个普鲁士人去大宝山铁矿,未来的南洋钢铁公司的主要生产基地,便准备放在那里。

    于是,便决定下来,由李见微陪同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先出发去桂阳,参观正和钢铁厂,再赶往韶州,冯云山随后直接赶往大宝山铁矿,现场商议筹建南洋钢铁公司的钢铁厂。(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一一一ver一一>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